教育心理学第一作业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1068507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第一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教育心理学第一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教育心理学第一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教育心理学第一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教育心理学第一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第一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第一作业(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查测验提交:2015年下半年教育心理学第一次作业 内容用户2014春专升本杨翰斌课程教育心理学测试2015年下半年教育心理学第一次作业已开始15-12-5 上午 10:01已提交15-12-10 下午 4:50状态需要评分分数成纟贝尚未公布。已用时间126小时49分钟。说明I问题1得0分,满分1分1. 第一个提出儿童学习能力有年龄差异的教育家是() 答案所选答案:C.卢梭I问题2得0分,满分1分2. 提出了教育学的新理论,相信知识的获得是通过经验发生的教育家是()。答案所选答案:B.冯特I问题3得0分,满分1分C、下面不属于认知方式差异的是()A、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B、沉思型与冲动型内倾型与

2、外倾型 D、辐合型与发散型答案所选答案:未给定I问题4得1分,满分1分)A、感觉和4、根据皮亚杰的观点,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其认知发展主要是(知觉分化 B、感觉与动作分化 C、动作与语言分化D、形象与表象分化答案所选答案:B.感觉与动作分化I问题5得1分,满分1分5听觉障碍指由于听觉器官的结构或功能障碍而造成听力上的损失。听觉障碍影响儿童的口语发展,进而影响书面语。集中表现为语言发展水平低,并以作为主要的交际手段。()A.书写B.触摸C.手语D. 口语答案所选答案:C.手语1问题6得1分,满分1分6视觉障碍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不同程度的视力损失而视野缩小,使得个体难以完 成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

3、作、学习或其他活动。听觉和触觉成为视觉障碍儿童的主要学习通道。是他们获取知识和交流的独特形式。()A.盲文B.手语C.书写D.背诵 答案所选答案:A.盲文I问题7得0分,满分1分7、一个联结的应用会增强这个联结的力量,一个联结的失用则会导致这一联结的减弱或遗忘,这是桑代克关于学习的()A、效果律B、练习律 C、准备律 D、消退律答案所选答案:A.效果律I问题8得1分,满分1分)A、正强化B、8、通过撤消厌恶刺激(惩罚)而使行为发生概率提高的方法是( 负强化C、惩罚D、撤除答案所选答案:B.负强化I问题9得0分,满分1分9、 个体把成功或失败归时于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能力),这分别属于()A、

4、稳定的内部归因 B、不稳定的内部归因C、稳定的外部归因 D、不稳定的外部归因答案所选答案:D.不稳定的外部归因I问题10得1分,满分1分10、 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A、马斯洛B、布卢姆C、奥苏贝尔D、班杜拉答案所选答案:D.班杜拉1问题11得0分,满分1分11、 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是()A、认知的内驱力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C、附属的内驱力 D、避免失败的内驱力答案所选答案:A.认知的内驱力I问题12得1分,满分1分12、最有利于学习效率提高的动机激起水平是()A、低等B、中等C、高等D、不确定答案所选答案:B.中等1问题13得0分,满分1分13、

5、动机水平与学习效率之间呈()A、线性关系 B、倒U型关系C、正U型关 系D、平行关系答案所选答案:A.线性关系I问题14得1分,满分1分14、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需要是)A、认知的内驱力 B、自我捉高的内驱力 C、附属的内驱力 D、避免失败的 内驱力答案所选答案:C.附属的内驱力I问题15得1分,满分1分)A、桑代克 B、斯金纳 C、巴甫洛夫 D、15、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代表人物是( 苛勒答案所选答案:C.巴甫洛夫1问题16得0分,满分1分1.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包括()。A. 价值观B.知识观C.学生观D.学习观E.人生观 答案所选答案:A.价值观B.

6、知识观D.学习观I问题17得1分,满分1分2.情绪智力主要包括四种基本能力()。A. 感知情绪B.整理情绪C.忍耐情绪D.理解情绪E.整合情绪F.管理情绪答案所选答案:A.感知情绪D.理解情绪E.整合情绪F.管理情绪I问题18得1分,满分1分3. 在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思想产生,其代表人物包括()。A. 杜威B.康布斯C.马斯洛D.罗杰斯E.冯特 答案所选答案:B.康布斯C.马斯洛D.罗杰斯I问题19得0分,满分1分4学习风格的感觉通道可以分为()。A. 视觉型B.听觉型C.动觉型D.味觉型 答案所选答案:A.视觉型B.听觉型C.动觉型D.味觉型I问题20得0分,满分1分5学生的个体差异

7、包括()A.先前知识基础 B.学习方式、C.智力水平D.兴趣E.家庭环境F.需要 答案所选答案:A.先前知识基础B.学习方式C.智力水平D.兴趣E.家庭环境I问题21得1分,满分1分6. 亚里斯多德认为人的记忆遵循三条联想律()。A.相似律B.相反律C.相对律D.相等律E.邻近律 答案所选答案: A.相似律C.相对律E.邻近律I问题22得1分,满分1分7.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张学校开设以下课程()。A.情感课程B.认知课程C体育课程D.体验课程 答案所选答案:A.情感课程B.认知课程D.体验课程I问题23得1分,满分1分8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8、,主要包括()A.课室B.实物C.文字D.手机E. 口头语言F.图表 答案所选答案:B.实物C.文字E.口头语言F.图表I问题24得0分,满分1分9学习风格的生理因素当中的生理刺激包括以下()。A.气味B.声音C.光线D.温度答案所选答案:a.气味b.声曰C.光线I问题25得1分,满分1分10.影响儿童社会化的最主要的三种因素()。A.自我B.家庭C.同伴D.教师答案所选答案:B.家庭C.同伴D.教师1问题26得2.85714分,满分5分1学习是个体由于与 _1的互动经验而产生的行为表现或心理的持久变化。2、有些儿童解决问题的速度很快, 但常出错,其认知方式主要是2。 3.3_是学习的主体。

9、4学生的差异包括 4_差异和_5差异。5社会认知理论把学习分为 6学习和 7学习。1的指定答案:自然界2的指定答案:冲动型3的指定答案:学生4的指定答案:个体的智力5的指定答案:个体的学习风格6的指定答案:参与性7的指定答案:替代性I问题27得4.28571分,满分 5分6. 根据知识及其应用的复杂多变程度,斯皮罗把知识分为1和2。7马斯洛最关注 _3,他从_4出发,认为人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潜能,而这种积极向上的潜能又是人的内在价值的核心。8罗杰斯的教育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能够适应变化、知道如何学习的59罗杰斯把学习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意义音节学习,一类是10罗杰斯提出 7的教

10、学思想,强调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中心,学校为学生而设,教师为学生而教1的指定答案:结构良好领域的知识2的指定答案:结构不良好领域的知识3的指定答案: 成长的目标4的指定答案: 性善论5的指定答案:自由人6的指定答案: 意义学习7的指定答案:以学生为中心1问题28得0.71429分,满分5分11.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启发学生的创造性应该注意提供良好的生理条件和1。12.罗杰斯提出教育上的两种学习: 2和3前者是由一连串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所组成,是强记的无意义的;后者对学生较具有意义性和趣味性,是自发主动的学习。13、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个体相应的学习行为或行为倾向,称为 4_。14、学习者根据一定的

11、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这是5强化。15、根据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努力程度是一种 6归因,且属于可控因素;运气好坏则是一种7归因,且属于不可控因素。1的指定答案:充实的学习机会2的指定答案:3的指定答案:4的指定答案:5的指定答案:6的指定答案:7的指定答案:1问题29需要评分无意义音节学习意义学习正强化负积极消极名词解释:兴趣 答案所选答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 案: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I问题30需要评分名词解释:心流答案所 选 答心流:是指个体将自己的精神力量完全投注在某项活动上的感觉,伴有高度 案:的兴奋感与充

12、实感。【问题31需要评分名词解释:焦虑 答案所 选焦虑是一种普遍的不自在和紧张的感觉,它包含了部分害怕的情绪。同时,焦虑答案:可以早一种特质也可以是一种状态。其次,焦虑包含认知和情感两个成分。认知 成分包含忧虑和消极思维,例如认定事情失败后情况会非常糟糕,并感知自己必 然失败。情感方面则包括生理和情绪的反应,例如出汗、胃疼、心跳加速和恐惧 等。1问题32需要评分名词解释:自我效能感 答案所选答自我效能感(self efficacy)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 BaJIdura.1977)提出的概 案:念,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I问题33需要评分名词解释:外在学习

13、 答案所 选答:所谓外在学习,是指单纯依赖强化和条件作用的学习,其着眼点在于灌输而答案:不在于理解,属于一种被动的、机械的、传统教育的模式。这个概念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批判传统学习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并界定。马斯洛反对外在学习,提倡内在学习。1问题34需要评分1比较设计型问题与解释型问题的异同。答案所 选设计性问题就是针对某种实际问题提出某种可行的设计方案,答案:比如设计一种电路、某种抗生素或者一个污染治理方案等。解释型问题是针对某种现象提出一定的理论解释, 说明其中的规律性关系及其原因机制,比如解释光是怎样传播的,生物怎样进化的。这两类问题中所应用和加工的知识技能是不冋的。设计型问题往往需要学习者综合更多的相关知识来生成某种实践性方案,更有利于实践性知识技能的学习;而解释型问题要求学习者更多的聚焦在集中性的主题上进行深入的加工,提出某种理论解释,更有利于习得超越具体实践情境的原理性知识和基本的认知技能。设计型问题和解释型问题对于知识建构而言,有着互相不可替代的作用。理论解释本身并不能自动提供实践方案,同样,实践活动本身也设计性问题就是针对某种实际问题提出某种可行的设计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