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中考复习专用参考word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1067525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桃花源记中考复习专用参考word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桃花源记中考复习专用参考word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桃花源记中考复习专用参考word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桃花源记中考复习专用参考word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桃花源记中考复习专用参考word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桃花源记中考复习专用参考word》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花源记中考复习专用参考word(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桃花源记陶源明三、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俨 阡 陌 垂 髫 怡 诣 遣 骥 遂 津四、通假字:便要还家 要 通 邀 意思是邀请具答之 具 通 俱 意思是详细五、一词多义 武陵人捕鱼为业 动词 作为 复前行 副词 又为 复 不足为外人道也 介词 对、向 不复出焉 副词 再 便舍船,从口入 动词 丢下 其中往来种作 动词 劳作舍 作 屋舍俨然 名词 房屋 设酒杀鸡作食 动词 制作 见渔人,乃木惊 副词 竟 竟然 寻向所志 动词 寻找乃 寻 乃不知有汉 副词 竟 竟然 寻病终 表时间的副词 不久 寻向所志 名词 标记 复前行,欲穷其林 代词 那志 其中往来种作 代词 这,指村子处处志之 动词 坐标记

2、 其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代词 他们的 既出,得其船 代词 渔人的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代词 渔人忘路之远近 结构助词 的渔人甚异之 代词 这景象之 具答之 代词(他们的)问题 处处志之 助词 补足音节 不译 闻之,欣然规往 代词 这件事六、古今异义词 古义:鲜艳美丽 古义:互相通达(芳草)鲜美 (阡陌)交通 今义:汤、羹味道好 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古义: 妻子和儿女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妻子 绝境 今义:成年男子的配偶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 今义:表条件关系的连词七、 出自于本文的成语世外桃源: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美好地方。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

3、幽暗突然变得宽敞明亮的样子。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 无人问津:比喻无人过问而十分冷落。依然自乐:形容和悦而自得其乐。依然:快乐的样子。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互相通达。落英缤纷: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的样子。鸡犬相闻:村落间可以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形容一派祥和景象。八、 解释下列字词(1)记:是古文中的一种体裁; 可议论,可抒情 目的在于通过描述或记述一件景物或事情,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者抒发感情; 如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唐代诗人柳宗元的醉翁亭记等等。(2)太元:公元376396年,晋孝武帝年号。 是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第二个年号,共计21年。(3)武陵:晋郡名,治所在今湖南常德。 (4)缘:循,沿

4、着。 (5)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6)异:惊异,诧异。这里的意思是“对感到奇怪”。(7)尽:尽头。 (8)才:仅。 (9)俨然:整齐的样子。 (10)属:类。 (11)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南北小路叫阡,东西小路叫陌。(12)悉:尽,全。 (13)黄发:指老人。(14)垂髫(tio):指儿童。髫,古代小孩的垂发。(15)要:通“邀”。 (16)咸:都。讯:消息。 (17)邑人:同乡(18)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19)间隔:隔离。 (20)乃:竟然。 (21)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22)延:邀请。(23)扶:沿着、顺着。(24)向:原先。(25)处处志之,志:名词作动词,做标

5、记。(26)郡下:指武陵郡城下。(27)诣: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28)寻向所志: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29)刘子骥:名驎(ln)之,晋书.隐逸传里说他“好游山泽”。(30)规:计划,打算。(31)未果:没有实现 (32)寻:随即,不久。 (33)遂:终于(34)问津:问路,访求。津,渡口。(35)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36)旷:空阔,宽阔。(37)俨然:整齐的样子。(38)穷其林: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穷,尽。(39) 鸡犬相闻:(村落间)能互相听见金鸣狗叫的声音。 (40) 为具言:为(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说出。(41)延:邀请。 (42)为:对,向。(43)便扶向路:就沿着原来的路(回

6、去)。扶:沿着。(44)语云:告诉(他)说。“语”后面省略了代渔人的“之”字。(45)具:同“俱”,完全,详尽。(46)得:取得,获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47)既:已经,以后(48)志:用符号做标记,动词九、翻译下列句子1、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打渔为生。2、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3、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生长在小溪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芳香的野草鲜艳美丽,飘落的花瓣纷纷扬扬。4、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渔人很诧异眼前这一切。其继续往前走

7、,想要走完那片桃林。5、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桃林的尽头便是溪水的发源地,紧接着便是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亮似的。6、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于是渔人丢下小船,从洞口进入。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7、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8、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9、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犬吠的声音清晰可闻。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

8、桃花源外面的人一样。10、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孩子们是那样的悠闲那样的幸福,又是那样的自得其乐。 11、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桃花源中的人们见了渔人,竟然非常的惊奇诧异,问渔人从哪里来。12、 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渔人)详尽地回答了桃花源人的问题。桃花源的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备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13、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14、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就再没有从这里出去过,于是就和桃

9、花源以外的人们隔绝了。15、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要说魏朝和晋朝了。16、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详细地告诉了他们,村中人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饭菜来款待他。17、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渔人住了几天,便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18、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标记。19、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

10、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并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向桃花源的路。20、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说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21、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没有实现,不久因病而终。此后就再也没有问路探访桃花源的人了。十、知识迁移1、写桃花林美景的语句是: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渔人初见桃花林的感受的语句是: 渔人甚异之3、渔人初到桃花源的感受是: 豁然开朗4、侧面写出桃花源不易被发现的原因是:初级狭,才通人。 5、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美好的语句是:土地

11、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6、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平静的句子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7、写桃花源内人们生活恬适的语句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8、文中与陆游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豁然开朗9、根据写桃花源的故事人们得出了一个至今沿用的一个成语是:世外桃源10、写桃花源的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十一、重要语句的理解与赏析1、第一段描写桃花林的美有何作用?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氛围,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桃花源的神秘美丽做铺垫。2、第二文字描写了乡间图景,作者从那些方面来写?分别指出美

12、好的含义。自然环境:优美富饶 社会环境:安定和平 人们生活:自由快乐3、文中第二段写:“初级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你能从中联想到那些人生哲理且得到那些人生启示?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一帆风顺,你想要成材一定要经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只有这样最终你才回站在成功的彼岸。4、第三段主要写了那些方面的内容?写了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良好风尚,还写了村人自叙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来此的经过。5、在第三段中句子“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你认为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叹惋? 为桃花源的人与世隔绝的时间太长,外面的世界变化太大而感叹,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饱受战乱的蹂躏、社会黑暗、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而感到惋惜。6、为什么桃花源中的人们嘱咐渔人 “不足为外人道也”? 因为他们是为了躲避战乱才来到桃花源,他们自己现行的生活感到很满足,想永远过着这种没有硝烟、没有战争、人人劳动、人人平等、自由快乐、幸福安宁的生活。7、桃花源记中作者虚构的美好世界就是作者的理想,你认为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 作者所追求的是一种生活环境美好祥和、没有硝烟、没有战争、人人劳动、人人平等、自由快乐、幸福安宁的理想社会。作者在本文中描写的世外桃源有何用意?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