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论文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1065947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信息技术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信息技术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信息技术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信息技术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论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给现代教育带来的变革内容摘要: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应用 技术和远程网络通信技术等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 加速了社会信息化的步伐,使传统教育技术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而 且对我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教育思维定势带来强烈冲击,推动着教学 模式、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深刻变革。关键字: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变革(一)对教学模式产生的变革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教育体制、教育组织形式和动作规则等主观形态的技术。 它体现了知识积累、社会文化传递的渐进性,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既定教 育目标的最基本、最有全局意义的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中心,知识的传递主

2、要靠教师对学生的灌输,作为认 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发 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也不利于创造性 人才的培养。在以知识为关键要素的信息时代,传统教学模式里培养出来的人难 以适应知识翻新速度快、问题出现类型复杂的时代要求。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 泛应用,首先给传统的教育观注入一股清新的空气,教育不再局限于校内,而是 以信息网络为传输技术核心,拓展到课外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对象 也突破青少年的圈子而向中老年延伸,由阶段性教育转变为终身教育,真正实现 了“活到老,学到老”;教师借助新式的信息化、多媒体化工具,采用动感的

3、画 面和音响效果,栩栩如生地向受教育者传输知识、信息,由传统的线性教学转变 为非线性的资源型教学理念。在信息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开放式的教学, 只是课堂的管理者、组织者、指挥者,计算机和网络则取而代之进行“传道、授 业、解惑”;学生不仅是知识、信息的接受者,而且是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教师和学生不再仅是盛水容器,他们还必须具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创造信息 和发布信息的能力,在接受和熟练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还必须具备作为信息时代 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了改变传统模式,国内外的许多教育工作者、教育技术专家从理论与实践 两个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一致认为:发展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

4、育现代化,关键在于“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络技术的 发展与应用,为新型教育模式的出现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目前,在国内外,基 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教育技术应用大体有以下四种模式:1. 基于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的“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 特点是:教师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控制教学过程;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 学媒体有机结合;通过教学设计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媒体、策划教学过程、 进行学习评价。2. 基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 其特点是:教学环境是多媒体计算机及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反映教学策略的教 学软件;以多媒体的方式显示教学内容;教

5、学信息按超文本(非线性)方式 进行组织,符合人类的联想记忆方式;具有良好的交互界面,学习者必须通过 一系列交互操作来进行学习;以CD-ROM贮存教学信息,信息量大。3. 基于互联网络的“网络教学”模式。其特点是:提高信息的传播与利 用率;学生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主动地进行学习;学生能按照自己的进 度、自主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学习内容;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平 等地通过“协商”进行学习。4. 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虚拟现实教学模式”。虚拟现实是多媒体与仿 真技术相结合而成的一种交互式人机世界,它可以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完全真 实的学习环境。(二)对教学内容产生的变革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与

6、学习革命,其中首当其中的就是教育内容的改革与 革命。现代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逐渐普及,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知识来源。信 息时代的学生,不仅仅从包括家庭、社会、学校在内的本土文化环境以及书本中 吸收知识,而且可通过卫星电视、国际互联网,从跨文化、跨时空的电子信息资 源中汲取知识。知识资源的拓展,提供了学生发展的更广阔的天地,也向学校教 育提出了新的课题一一如何使学生在广阔的电子空间中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信 息时代所需要的人才?传统的教育教学中,课程的设置、课时的要求以及授课内容都有严格的规定 性,教师按大纲要求备课,按照规定的授课时间授课,课程与课程之间也缺乏交 融,每门课的老师基本上只是讲授本门

7、课的知识,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往往支离 破碎,不能达到学科间的交叉和融会贯通。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课时 与课程的要求相应较为灵活,教师借助教学支持系统和备课系统,可以采集到各 学科的大量相关知识信息,用以支持自己的授课内容,这样不仅大大地丰富和生 动了自己授课内容,而且极大地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实现了学科知识之间的融 合,使学生的知识具有了整体性和连贯性。现代信息技术革命使传统的以纸版等印刷品为主的教材向多样化的信息载 体过渡。传统的纸版类印刷教材,虽具有稳定持久、使用方便、容易携带、不需 相应设备等优点,但信息传递单向,不能实现交互;且信息承载量少,也仅能提 供抽象的、静态的信息。传统

8、的音像教材,能通过声音和影像信息使真实再现, 却需相应的播放设备或受特定播出时间制约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现代信息化教 材以CD-ROM教材和Web教材为主,CD-ROM教材包括计算机课件、专业数据库和 信息检索系统等,可依靠计算机巨大的存储容量,开发功能强大的软件,兼容了 音像教材和纸版教材的功能,不仅能实现真实再现,还能模拟真实过程,使静态 信息转化为动态信息,抽象概念形象化Web教材则可利用Web传播媒体,以最 快速度推出新的教材或对现有的教材不断翻新充实。目前越来越多的教材实现了 多媒体化,它们不但包括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声音、动画、录像以及三维图像, 通过超媒体链接,使得画面、声音、文

9、字融为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一改过去“活 人读死书”的状况,使书本知识变得鲜活起来。首先,信息时代需要有知识的人才。人类知识财富需要代代相传,传授前人 积累的知识仍然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信息社会的知识时效性比以往任何 时候都强,知识更新的周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短。因此,知识的拥有不仅止于对 前人积累的知识的继承,更重要的是对新知识的更新。其次,信息社会不但要求会学习的人才,同时还需要具有协作能力的人才。 人们通常认为整天与计算机打交道令人失去情感,失去人际协作能力。由此推出 信息社会中只需要与机器打交道,不需要感情,不需要人际协作的结论。其实不 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虽然减少了人际交流的

10、机会,但是并不意味着降低 了人际沟通和协作的重要性。如果说工业化中采用机器的结果是以流水线的集体 劳作方式代替了个体劳动方式,从而显示人际协作的重要性,那么,信息社会中 的遥距模式,是以网络化的更为精密的系统协调代替了流水线式的协调。纪律观 念、分工合作观念、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协调等都是信息社会中的人们必 须具备的能力与品质。美国与澳大利亚等国家从小学开始就常出一些题目,分工 合作,进行解答,然后教师在小组之间进行评比,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再次,信息社会需要身心健康的人才,无论在什么社会,人都必须学会生存。 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就是能够适应环境。因此,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就是适应环境的 能力。

11、信息技术加快了整个社会的活动节奏,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能在信息社会 中生存与发展。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出现的青少年吸毒率、自杀率、犯 罪率上升的现象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可见,技术的高度发达可以提高物质文 明水平,而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明建设则非技术之所能及。教育是塑造人类灵魂 的工程,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才是教育的时代 使命。(三)对教学方法产生的变革一位心理学家认为,知识并不是简单地由教师传递给学生,而是学习过程中 学习者在大脑中主动地进行建构而形成。信息时代的学习环境,极大地丰富了学 生的知识来源,超文本计算机教学软件和互联网信息系统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学 习

12、的主动性。信息技术和与其相伴随的学习环境必然带来教学方法上的革命。信 息时代的教与学的方法将产生根本的变革。第一,教师的“讲”变为“导”。曾经有入怀疑信息时代精心设计的多媒体 计算机教学软件将会代替教师的角色,其实不然,信息时代教师仍然是一个非常 重要的教育角色。但是,教的方法已经有本质上的变革。“教”师应该变为“导”师。 工业革命以前,一个人可以通晓百科,一位老师可以包揽从天文地理到人文科技 的所有课程,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丰富,出现了分科教学的学校教育。一个人 可以成为物理学家、化学家,而通晓百科的通才已经不可能存在了。信息时代, 信息与知识的爆炸性膨胀,任何一个人都无法避免不断的知识更新

13、,以求跟上时 代的步伐。所以,站在讲台上的教师,即使是对着十来岁的小学生,也不一定样 样都比学生懂得多。因此,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课应该变为向导式的引导。 教师在介绍了基本的知识以后,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 与探索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以及丰富的信息资源的作 用,达到教学效果的质与量的高水平。第二,学生的“听”变为“学”。信息时代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承担更 多的责任,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因而具有更大的创造性。信息时代,教科书与教 师不是仅有的知识来源,学生除了从课堂上学习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运用学习的 技能,从丰富的学习资源中探索与汲取知识。这种建立在学

14、生兴趣与自觉性上的 学习,学生所获得的矢口识将会更力口深刻、巩固。传统的教育方式以课堂教育为主要形式,以教师为教学主导,以文字化的教 案为授课内容,进行面对面的正规教学。现代信息技术使之得以创新和发展,在 传统的面对面的教学基础上,在象原先那样采用的文字教案的同时,教师开始利 用教师备课系统和教学工作支持系统,筛选与授课内容有关的信息制成CAI课 件,学生也可自主制作CAI。现代信息技术还使得另一种教育方式一一网上远程 教育,越来越成为当今网络化时代不可缺少的教育方式。1999年,经国务院批 转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正式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 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15、”。还明确规定,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有效地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优势,是我国教育资源短缺的条件下办好大教育的战 略措施,要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加大建设力度。并首次在浙江大学建立远程教育 中心,通过网络进行教学。现代远程教育所采用的授课基本方式有两种:其一是 网上异时教学。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材通常被组织成超文本和超媒体链接结构, 学生通过网上浏览器获取学习材料进行自学;通过Internet或其他异步通信工 具,向导师提问和与同学讨论;其二是网上实时教学。在这种方式下,师生通过 网上视频会议系统、聊天室等同步通信工具来传递教学信息或进行讨论网上远程 教学。网上远程教学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上网获取信

16、息,进行学习,极大地提 高了人们学习的自主性;同时网上远程教学优化配置了网上优质的教育教学资 源,扩大了共享面。现代信息技术由影响教育观念到影响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而影响到教育 的整个系统,使学校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以校办为核心,学校教务处、后勤处、 政教处等各个构成部分组成的综合体转化为一个以信息网络为支持结构,由教学 活动、学校管理、信息资源、课外教育、信息网络等子系统构成的多功能的信息 系统,将学校的基本功能和外延功能融为一体。目前,由于我国的信息技术及其在教育中的运用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因而存 在地区间资源配置的不平衡;软件研发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学生尤其是青少年 上网行为的难以控制性;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对网络的应用存在能力和学科的限制 等方面的不完善。而传统教育也不是一无是处,也有自身的许多优点,如教学的 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针对性较强;注重对青少年进行道德观、人生观、价 值观的教育;师生面对面交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可以自己渊博的知识 和独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