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五好小公民”活动总结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1063332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争做“五好小公民”活动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争做“五好小公民”活动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争做“五好小公民”活动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争做“五好小公民”活动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争做“五好小公民”活动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争做“五好小公民”活动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盐亭县花林小学争做“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总结为了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我校认真贯彻党中央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盐亭县2013年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要点,始终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以养成教育为核心,以扎实可行而又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把“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落实到教育的各个环节。一、营造育人环境,培育合格小公民把培育“五好小公民”的活动渗透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坚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学校利用周前升国旗周末放学的时间进行宣讲、召开家长会进行反馈;班级利用班会、板报、班级的各类活动进行教育;少先队利用专题专栏、

2、广播站、歌咏会、知识竞答、社区调查等活动。把专题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实施争做“五好小公民”的教育。二、结合养成教育,培育合格小公民。在全国主题教育活动中,我校积极组织全体少先队员,认真对待,并和学校的养成教育结合起来,不断强化“文明班集体”和“文明小标兵”的创建评比活动。平时通过教师及“校园文明小卫士”执勤,及时了解各班学生的情况,对卫生、守纪、两操、礼貌及爱护公物等内容进行细化、量化,每周公布各班的得分情况,做到公正、公开、公平,有的放矢地对学生加强教育,及时表扬学生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事例。 无论是校领导、教师,还是学生,都能明确责任,勤于管理,并把必要的检查督促和

3、经常性的宣传示范有机地结合起来,除了加强对师生不良行为的教育以外,还善于发现师生中的优秀事迹加以宣传和表彰,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利用公告栏及宣传橱窗对好人好事及时进行宣传表彰,弘扬了学校的正气,从而加强了校园精神文明的创建力度。在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的同时,我们十分注意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把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与贯彻“小学生一日常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二是把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与少先队开展的文明小天使达标活动结合起来;三是把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与争当合格小公民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这些活动,广大学生勤学守纪、文明礼貌的习惯已基本养成。我校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文明小标兵”。二、利用主题教

4、育,培育五好小公民。 我们学校把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的实质贯穿一致,使这些活动环环相扣,形成常态化。均适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希望通过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每周各班的班会渗透五好小公民的教育。班级板报宣传五好小公民建设的内容。学校都要开展等系列活动:制作贺卡、奉献爱心、义务劳动、走进社区、向雅安地震灾区捐款;少先队开展主题演讲、征文竞赛、主题专栏,这些活动把主题教育渗透其中,学生乐意参加,在润物无声的主题活动教育下,师生的关系更近了,学生更加热爱学习了。三、通过观摩评比,培育五好小公民。 我们通过形式多样的班队观摩评比活动,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班队活动要求做到内容

5、积极向上,教育针对性强,形式新颖,学生全员参与。每个班至少举行一次事迹演讲活动,优秀班队活动积极向外公开展示。并有记载、反馈和评比。这些主题观摩评比活动,都发挥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通过对各班班队活动课的观摩评比工作,真正发挥了班队活动在教育学生思想、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作用。经过主题教育实践,各班班主任在组织班队活动中,既保证了数量,又确保了质量,注重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锻炼学生、培养学生。观摩评比活动的正常开展也列入了评选优秀班集体的条件之一。四、结合最新时事,培育五好小公民四月中旬,在我国浙江一带发生了禽流感,学校立即抓住这个机会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并要求学生利用周末回到家乡社区做好预防禽流感知识宣传。四月二十日雅安芦山发生7.0级地震,学校要求学生收看有关地震的报道,组织了向灾区献爱心的活动。总之,结合我校的实际,根据学生的特点,把主题教育活动渗透在学校的日常教育活动中,根据这些日常的主题教育活动,我们不是为参加某个活动而单纯的参加。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让学生潜移默化、点滴融入的培育优良品德,这是我们德育的首要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