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常见考点汇总(地域问题常见考点)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1051352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常见考点汇总(地域问题常见考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常见考点汇总(地域问题常见考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常见考点汇总(地域问题常见考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常见考点汇总(地域问题常见考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常见考点汇总(地域问题常见考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常见考点汇总(地域问题常见考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域问题常见考点一、兰州问题 石化工业区不合理: 位于河流谷地工业废气不利于扩散; 位于城市盛行风向的上风向,造成城市大气污染;位于城区河流上游,污染城市水源。 山谷地形的不利影响: 易发生滑坡、泥石流、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使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城市大气污染;使城市的空间发展受到限制。 布局形式与地域形态:位于黄河谷地,发展被迫沿河流两岸东西延伸地形、河流条带式分散疏松式( 因素) (地域 形 态 ) (布 局 形 式 )二、黄山与庐山旅游问题 欣赏黄山云海,最佳季节是夏季,最佳天气是雨过天晴。 黄山四绝中的 怪石 在游览时,应选择特定的观赏位置才能欣赏到这些岩石地貌的酷似造型 . 庐山黄山

2、比较: 游览价值:黄山大,庐山小;市场距离:黄山较短,庐山较长; 地区接待能力:黄山较小,庐山较大;交通通达性:黄山道路较少,交通不便;庐山有京九铁路和长江航线,通达度较好。 环境承载量: 黄山缺少较大平台,环境承载量较小;庐山有较大平台,生活、服务设施齐全,环境承载量大 在规划黄山旅游规模时应注意的问题是:旅游活动的规模与黄山游览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黄山与庐山较好协调了旅游活动的规模与黄山游览区的环境承载量的关系,均获 世界人类和自然遗产 殊荣,成为著名旅游区 制约黄山夏季旅游游客数量的最主要因素是:环境承载量 黄山与庐山两地开发条件不同,主要原因是:环境承载量;地区接待能力(8) 对黄山

3、开发为旅游区的影响作出评价:利:增加地区的经济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弊:环境污染、动植物的破坏、背景环境的破坏、文物古迹的破坏、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9)对黄山的开发条件作出评价: (从游览价值方面分析) 黄山天下奇 ,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质量较高; 集群状况优良; 附近没有雷同景点, 具有较好的地域组合状况。( 10)西欧旅游业发达的原因: 欧洲西部自然条件多种多样, 自然景观丰富; 历史文化灿烂,各地有独特的风土人情,人文景观丰富;欧洲西部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三、三峡工程问题意义 : 防洪(提高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缓解洪水

4、对武汉市的威胁;减轻洞庭湖淤积;大幅度减少分蓄洪造成的损失) 发电(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紧张状况)变输煤为输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水电代替火电,环境效益十分显著) ; 航运、供水和灌溉、南水北调、水产养殖、旅游。成败的关键:移民移民安置最大困难:库区移民环境容量不足移民安置政策:本地安置(就近后靠安置)和异地安置相结合的农村移民政策移民方针:开发性移民-通过发展经济来安置移民开发性移民好处:开发性移民把移民安置和库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两者相互促进, 有利于移民的长治久安四、武汉、上海城市问题 分析我国武汉市的城市区位因素:地理位置:位于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中国大陆的中部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

5、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长江、汉江汇合处,方便人流、物流的集散和中转。社会经济因素:附近铁矿、棉花资源;现代工业、新兴高科技产业(光谷); 科技发达; 劳动力丰富, 素质高; 湖北省省会城市, 华中地区最大的经济、 文化中心;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京广铁路穿过,交通便利(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棉纺织、光谷等)。 第一批城市诞生的地区:世界上一些大河冲积平原,如:长江黄河中下游平原;恒河和印度河、尼罗河中下游平原等。原因分析: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条件,农业发达;便利的水运。 上海市的发展:优越的区位因素:便捷的交通; 广阔的消费市场; 高素质的劳动力;宽

6、广的经济腹地;充足的商品供应; 丰富的农副产品;雄厚的技术力量。城市化问题:产生原因:城市人口膨胀;用地规模扩大;表现:道路狭窄,交通堵塞; 居住拥挤;绿地面积小,环境质量差; 用地紧张。浦东新区的规模和发展:作用:解决城市化问题;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利条件:位置:接近上海繁华市区;面积:相当于建城的2倍;地形:平坦、开发空间大;水 源:河网密集,水源充足;产业:农业为主,开发成本低城市规划:分为城市化地区和非城市化地区两部分;采取轴向发展与综合组团相结合的布局形态;纵横交错的快速干道和河流;各种类型的绿地组成绿化体系。建设成就:浦东新区已建成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 城市道路网问题:形

7、 式:环行 - 放射式方格 - 环行 - 放射式作 用:放射线:方便市中心交通,使市中心成为通达度最高的地区。环 线:缩短了城市各端点的距离,避免把大量人流、车流引入市中心,减少市中心的交通拥堵和交通污染。 城市交通环境问题:两大问题:交通线路拥堵; 交通环境污染措 施:解决交通线路拥堵:根本措施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解决交通环境污染: 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 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二者共性措施) 逆城市化问题: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发展:英国 - 美国、西欧、日本- 北欧(联系经济发展水平记忆)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 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数量增多。 城市中工业区区位特点及原因: 不断向市区外缘迁移原因:城市土地日益紧张,工业企业污染环境的问题突出。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原因:工业生产活动的大量运输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