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电路》课程教学大纲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1046930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电子电路》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模拟电子电路》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模拟电子电路》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模拟电子电路》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电子电路》课程教学大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拟电子电路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 课程内容 一、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1、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放大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3、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图解法,微变等效电路法;4、温度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5、基本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共射、共集和共基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6、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绝缘栅场效应管);7、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定性分析);8、多级放大电路的三种耦合方式(阻容耦合、变压器耦合和直接耦合)的特点,多级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和频率响应。 二、集成放大电路基础1、集成电路的特点;2、集成运放的基本组成单元:差动放大电路、互补对称输出级,偏置电

2、路3、集成运放的主要技术指标;4、集成运放的典型电路(双极型和CMOS集成运放)。三、放大电路中的反馈1、反馈的基本概念;2、反馈的分类和负反馈的四种组态;2、 反馈的一般表示法;4、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定性分析);5、深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6、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自激振荡及消振措施(定性分析);7、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应用举例。四、集成运放的应用1、集成运放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1)运放应用电路的分析方法 理想运放的概念,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和非线性区时的特点。(2)三种基本输入方式(以三种比例运算电路为例) (3)实际应用中注意的问题2、运算电路:求和、积分和微分,指数和对数,集成模

3、拟乘法器;3、信号处理电路:有源滤波器,电压比较器;4、正弦波发生电路: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条件,RC振荡电路,LC振荡电路,石英晶体振荡电路;5、矩形波和锯齿波发生电路:工作原理和输出波形;6、 输出功率的扩展。五、数模和模数转换电路1、DA转换器:基本概念,倒T型电阻网络D/A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影响转换精度的主要因素。2、AD转换器:基本概念,逐次渐进型和双积分型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影响转换精度和转换速度的主要因素。六、直流电源 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管稳压电路,串联型直流稳压电路,集成稳压器,可控整流电路; 七、读图举例 注表示面授的内容,表示自学的内容,表示不作教学要求小字

4、排版的内容。第二部分 实 验1、器件参数测试(如二极管、双极型三极管等)2、三极管放大电路3、负反馈放大电路4、功率放大电路5、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6、直流稳压电源7、 设计性实验至少一个,包含电路的设计,组装、调试及总结报告第三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模拟电子电路是理工科电类各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程。它具有自身的理论体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解决电子技术入门的问题,使学生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和基本技能,为深入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有关电于技术方面的实际工作打好基础。为此,必须充分重视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注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电路问题的能

5、力。 二、本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是电路磁路,在总的教学计划中,应将本课程安排在电路磁路课已讲授完“电路的基本定律和定理”、“动态电路”以及“正弦稳态分析”等部分的有关内容之后开始。 本课程的后续课,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可开设高频电路、半导体变流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微型机原理和应用以及电子技术方面的课程设计等。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1、正确理解以下基本概念和术语 两种载流子,扩散和漂移,PN结、耗尽层、沟道、单向导电性,稳压作用、放大作用,三极管截止、放大、饱和三种工作状态,静态与动态,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工作点、负载线、非线性失真,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频率特性,反馈,

6、开环与闭环,自激,零点漂移,差模与共模,共模抑制化,恒流源,互补,输出功率和效率,理想运放,虚短、虚地,噪声和干扰等。 2、掌握以下分析方法 (1)用于确定工作点和分析波形失真的图解法 (2)分析放大电路动态性能所用的简化h参数微变等效电路法。 (3)分析运放应用电路时所用的虚短法。 (4)判断正负反馈的“瞬时极性法”。 (5)根据具体条件处理实际问题时所用的近似估算法。 3、注意培养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初步的阅读能力。要求能阅读由所学器件和基本电路组成的较简单的典型电子设备的原理图(例如音频信号发生器、稳压电源等),能了解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2)初步估算(包括合理的近似)基本电路主要性

7、能指标的能力。 (3)选用元器件和选择基本单元电路的初步能力。能根据需要,从手册中选用合适的元器件以及选择适当的单元电路。 (三)实验部分 1、正确使用常用电子仪器。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毫伏表,稳压电源,图示仪等。 2、初步掌握基本电子电路的测试技术。如:测量静态工作点,放大倍数,输入输出电阻,频率,时间,脉冲波形参数等。 3、初步具有查阅常用电子器件手册的能力。 4、根据技术要求能初步选用合适的元器件,组成实验电路,能进行组装及调试。 5、初步具有分析,寻找和排除电子电路中常见故障的能力。 6、初步具备自行拟定实验步骤,分析和综合实验结果以及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四、关于实验的几

8、点说明 1、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是本课程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由各地负责面授和开出。规定必做的基本实验5个,设计性实验一个。基本实验必须配合电视播课开出,凡选做电子电路课程设计的学生可将设计性实验同课程设计结合进行。 2、要加强实验教学环节的管理,确保学习本课程的学生完成规定实验内容。全国统一考试中包含基本实验内容的考题。提倡有条件的地方进行实验操作和动手能力的考核,规定实验未完成或不合格者,不能获得本课程的学分 3、每次实验内容不宜过多,避免超学时。每个实验时数可为23小时,设计型实验可用 68小时,为确保每个学生有充分动手的机会,每组人数不得超过3人。 4、实验前,必须要求学生预习,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写出严谨、实事求是、文理通顺、学迹端正的实验报告。五、学时安排理论课:78学时实验课:21学时总学时:99学分:5.5。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理工部2002-3-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