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第二食堂建设项目安全事故预防监控措施及应急预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1034447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第二食堂建设项目安全事故预防监控措施及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学校第二食堂建设项目安全事故预防监控措施及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学校第二食堂建设项目安全事故预防监控措施及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学校第二食堂建设项目安全事故预防监控措施及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学校第二食堂建设项目安全事故预防监控措施及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第二食堂建设项目安全事故预防监控措施及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第二食堂建设项目安全事故预防监控措施及应急预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x市医药卫生学校第二食堂建设项目安全事故预防监控措施及应急预案 编制单位:x 编制日期:一、工程概况 x市医药卫生学校第二食堂位于x区x大道19号(学校内)。框架结构,属公共建筑,吊层为商铺,层高4.5m,地上三层,一层为餐厅,商铺二层为餐厅,三层为多功能厅,高14.6m,总建筑面积为3437。本建筑抗震设防为6度,设计使用年限50年,耐火等级为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为1级。0.000绝对标高为319.5m,建筑工程等级为三级。二、应急救援机构根据本工程特点,结合公司的实际,为确保施工中安全事故发生后有序地控制,将发生事故后的损失程度降低到最少,能及时采取救援措施,对该工程成立应急救援小组,由项

2、目经理任组长,现场项目负责人任副组长,项目安全员、施工员和分包班组为成员的应急组织救援机构。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项目经理:丁烈现场负责人:王岚(副组长)施工负责人:杨代进(成员)施工员:尹杰(成员)施工员:庹昌华(成员)安全员;陈科霖(成员)安全员;李政(成员)三、施工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针对本工程实际情况,为防止高处坠落、触电事故、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事故等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对施工现场和各分部分项工程危险性较大、事故易发生部位、环节编制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施工现场发生伤亡事故时,必须有组织地抢救受伤人员,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的再次扩大;保护事故现场不被破坏;及时

3、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报告。1. 地基与基础工程1.1 控制措施1.1.1 土方开挖和回填1.1.1.1 土石方开挖前,摸清工程实地情况、开挖土层的土质,水文情况、邻近建筑物、地下埋设物、电缆线路、上下水管道、地面障碍物、水电供应情况。1.1.1.2 做施工场地的防洪排水工作,保证施工场地排水畅通不积水,场地周围设置必要的截水沟、排水沟;备好施工用电、用水、道路及其它设施。1.1.1.3 施工人员必须按安全技术交底要求进行挖掘作业;挖土应从上而下逐层开挖,严禁掏挖。坑(槽)沟边1m内不准堆土、堆料,不准停放机械。1.1.1.4 坑(槽)沟必须设置人员上下坡道或爬梯,严禁在坑壁上掏坑攀登上下;开挖坑(

4、槽)沟深度超1.5m时,必须根据土质和深度放坡或加可靠支撑。1.1.1.5 土方深度超过2m时,周边必须设两道护身栏杆;危险处,夜间设红色警示灯;配合机械挖土、清底、平地、修坡等作业时,不得在机械回转半径以内作业。1.1.1.6 作业时要随时注意检查土壁变化,发现有裂纹或部分塌方,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将人员撤离,排除隐患,确保安全。1.1.1.7 对施工准备、开挖方法、放坡、排水、边坡支护严格按施工方案和规范要求进行,挖土方前对周围环境认真检查,不能在危险岩石或建筑物下面作业;基坑开挖应严格按要求放坡,操作时应随时注意边坡的稳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加固处理。1.1.1.8 深基坑开挖时,四周设防护

5、栏杆,人员上下必须使用专用爬梯。人工挖基坑时,操作人员之间保持安全距离,一般大于2.5m的安全距离。1.1.1.8 在软土地区开挖基槽时,施工前必须做好地面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工作,地下水位应降至基底以下0.51.0m后,方可开挖。降水工作应持续到回填完毕。相邻基槽开挖时,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 施工顺序,并应及时作好基础,尽量防止对基土的扰动,挖出的土不得堆放在边坡顶上。1.1.2 人工挖孔桩1.1.2.1 整平场地,做到场地平整不积水,并做到水通、电通、道路通;了解施工场地上下的障碍物,有完整的地质勘察报告,掌握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桩持力层的岩性特征及地下水深分布情况。1.1.2.2

6、施工现场周围设置栏杆与外界隔离,不允许非施工人员入内;按施工方案要求配备齐挖孔施工机具、通风机、水泵、照明、动力电器、氧气瓶等;1.1.2.3 严格施工队伍管理,按施工方案进行。成立专门的施工指挥组,由现场施工负责人与挖孔专业技术人员共同负责指挥施工管理;现场设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现场的安全检查和监督工作;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1.1.2.4 参加挖孔作业的工人,事先必须检查身体壮况,凡患精神病、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聋哑人等不得参加作业;挖井4m以下时,施工人员下孔前,先用通风机向孔内通风,并检测确认无误后才允许下孔作业;孔下作业人员作业时,孔上必须设专人监护,监

7、护人员不准擅离职守,保持上下通话联系。人员不得乘吊桶上下,必须使用安全爬梯上下,井下需要工具,应该用提升设备递送,严禁向井内抛掷。1.1.2.5 施工所用的电器设备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孔下施工照明采用24V的安全电压;孔底如需抽水时,必须在全部井下作业人员上地面后进行。1.1.2.6 正在开挖的井孔,每天上班前应对井壁、混凝土护壁、井中的空气进行检查,如发现异常情况必须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施工;上班以及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检查井架、吊绳、挂钩、提桶等设备,发现问题应立即修理和更换。1.1.2.7 挖孔桩孔口,必须设水平移动式盖板,完工或下班时必须盖好盖板,以防人员、土块、工具等掉入孔内。1.2

8、 应急预案1.2.1 事故环节:在人工挖孔桩井(地)下施工中有人发生中毒时。救援措施:井(地)上人员绝对不要盲目下去救援。必须先向下送风,救援人员必须采取个人保护措施,并派人报告工地负责人及卫生主管部门。现场不具备抢救条件时,及时拔打119、110或120求救。1.2.2 事故环节: 在人工挖孔桩井(地)下施工中有人受物体打击时。救援措施: 救援人员必须采取个人保护措施,使用现场救援器材把受伤人员送往井(地)上,进行现场急救,并派人报告工地负责人及医疗部门。现场不具备抢救条件或受伤严重时,及时拔打119、110或120求救。1.2.3 事故环节:当在基坑作业中发生坍塌事故时。救援措施:应立即利

9、用机械和人工清运塌方土石,救出受伤人员。清运的同时调查了解受伤人员数量,并对塌方部位进行加固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2.主体结构工程2.1 模板 脚手架 钢筋 混凝土工程2.1.1控制措施2.1.1.1 模板施工前,现场施工工长必须认真审查本施工方案中关于模板的结构设计计算书的荷载取值是否符合施工部位的实际荷载,计算方法是否正确,审核手续是否齐全。2.1.1.2 采购模板、构件时要认真检查出厂合格证书及荷载检测资料。2.1.1.3 当模板、构件进场时,收料人员认真检查是否有严重锈蚀和变形,构件连接螺栓是否符合要求,木料的的材质是否符合要求。2.1.1.4 排除模板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要保证运输

10、道路通畅,做到现场安全防护设施齐全、安全措施落实到位。2.1.1.5 现场施工负责人在模板施工前要认真向施工班组作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必须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2.1.1.6 模板工程作业高度在2m(包括2m)以上时,要根据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和高处、临边作业专项防护措施的要求进行操作和防护,要有可靠的安全操作架子,二层以上周围应设立面安全防护网和防护栏杆。2.1.1.7 操作人员上下通行,必须走安全通道和上人扶梯,不许攀登模板和脚手架上下,不许在墙顶、独立梁及其它狭窄而无防护措施的模具板面上行走。2.1.1.8 高处作业架子上、平台上一般不宜堆放模板料,如须短时间堆放时,一定要堆放平稳,堆放

11、高度不能过高,重量必须控制在允许荷载范围内。2.1.1.9 高处支模人员所用的工具不用时必须放入工具袋内,不能随意将工具、构件零放在脚手架或容易滑落的地方,以免坠落伤人。2.1.1.10 木料和易燃材料要运离火源堆放。2.1.1.11 夜间施工,必须要有足够的照明,潮湿的地方电源电压采用24V的安全电压,各种电源线全部采用绝缘线,并不允许直接固定在模板上或容易碰撞的位置。2.1.1.12 模板支撑不能固定在外脚手架或安全防护设施上,避免发生倒塌或模板位移。2.1.1.13 五级大风以上的天气不宜进行大块模板安装和吊运作业,并进行搞风加固措施。雷雨天气,模板要安装避雷设施,且接地电阻不大于4。2

12、.1.1.14 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模.2.1.1.15底模,在混凝土符合下表规定后方可拆模: 表7结构类型结构跨度(m)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板2502,8758100梁、拱8758100悬臂构件1002.1.1.16 符合以上规定后,项目技术负责人书面向班组下达拆模通知后方能拆模。2.1.1.17 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拆下来的木料要及时运走、清理。2.1.1.18 拆模程序一般是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除非承重模板,后拆除承重部分。2.1.1.19 拆除较大跨度的梁底模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2.1.1.20 多层楼板

13、模板支柱的拆除必须按以下要求进行:上层楼板浇筑混凝土时,下一层楼板的的模板支柱不得拆除,再下一层楼板模板的支柱仅可拆除一部分,跨度在4m和4m以上的梁下均保留支柱,其间距不得大于3m。2.1.1.21 组合式模板的拆除要加强保护,拆除后要随即传递下来,不得抛掷,拆下的模板必须即时清理干净,面板涂油。按规格分类堆码好,以利再次利用。2.1.1.22 拆模时必须有人临护,并做出警戒标志。2.1.2应急预案2.1.2.1 事故环节:在拆模或搭设脚手架时,发生脚手架或支模系统整体垮塌时。救援措施:立即清除受伤人员上面的脚手架或障碍物,救出受伤人员,同时,对垮塌部位采取安全措施,以防事故的扩大。3.卸料

14、平台3.1控制措施3.1.1 钢平台的搁支点与上部位拉结点必须位于建筑物上,不得设在脚手架等施工设备上,支撑系统不得与脚手架连接。3.1.2 钢平台搁支点的砼梁应预埋铁件,宜于与平台次梁螺栓连接次周围使用。3.1.3 钢丝绳与钢平台的水平夹角宜4560。3.1.4 钢平台上拉接点的梁(柱)应验算抗拉强度,以保证建筑物与平台的安全。3.1.5 吊运平台时应使用吊环,不得使吊钩直接钩挂环。3.1.6 钢平台安装时,钢丝绳应采用专用的挂钩挂牢,采取其它方式昌卡头子不得小于3个,建筑物锐角利口略高于内口。3.1.7 钢平台左右两侧必须设置固定的防护栏杆和密目安全网。3.1.8 搭设脚手架时应预留平台位

15、置,平台两侧脚手架的立杆应用双立杆加强。3.1.9 定期对平台各构件进行检查和维修。3.2应急预案3.2.1 事故环节:当有施工人员从卸料平台高处坠落摔伤时。 救援措施:清除受伤人员身体上面的障碍物,立即对受伤人员抬上单架,送往医院治疗。在救援受伤人员时,应注意摔伤及骨折部位的保护,避免因不正确的抬运,使骨折错位造成二次伤害。4.外用吊篮4.1控制措施4.1.1 施工现场外吊篮严禁使用钢管扣件搭接,必须采用型刚制作进行焊接,使用定型化、工具化的作业方式。4.1.2 外吊篮必须有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并经公司审批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详细具体,能完全指导施工作业。4.1.3 吊篮平台内必须设置安全带和工具的挂钩装置,平台内最小通道不少于400,平台上必须装有固定式的安全护栏。4.1.4 外吊篮靠建筑物一侧的高度不少于800,后侧及两边高度不少于1100,护栏应能承受1000N水平移动的集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