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作品的特征教学教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1029597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作品的特征教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美术作品的特征教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美术作品的特征教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美术作品的特征教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美术作品的特征教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术作品的特征教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作品的特征教学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姓名: 班级: 学号: 课题:美术作品的特征适用学段:高一年级模块: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理解审美观念的形成;掌握美术作品的基本涵义、美术的门类、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审美意识。2.过程方法目标:观察-比较-发现分析归纳-总结3.情感态度目标:以审美的眼光观察生活、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生活。提高审美水平以及对美术特征的理解。教学方法:由于本课涉及的新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决定采用讲授法、对于相关的作品采用对比、演示法。重点难点:掌握美术的分类及特征,掌握美术的门类以及

2、基本特征,以此培养审美观及对美术的鉴赏水平;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特征是本课的难点所在。教学过程(1)教师的教学活动演示草图学生的学习活动板书多媒体导入什么是美术:字面含义:即表达美的方式方法实际含义:“美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构图、透视、用光等艺术手段,在一定的空间中塑造直接可视的平面形象或立体形象的艺术。 展示图片:齐白石牡丹丢勒野兔石雕立马木雕老把式康定斯基构图七号奥本海姆裹着裘皮的咖啡具构图七号野兔裹着裘皮的咖啡具老把式立马牡丹A、你喜欢哪幅或者哪几幅作品,为什么?B、以上有你感到不解的作品吗?为什么?C、你能说说其中有关作品的表现有哪些独到之处吗

3、?讲授新课 1、什么是美术鉴赏?展示图片:齐白石的中国画牡丹和德国画家丢勒的油画野兔对比:齐白石的牡丹具有中国水墨画特有的笔法特点,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运用中国画特有的水墨材料;丢勒的野兔使用的是写实的手法,具有很强的客观性,运用的是水彩颜料。通过对两幅画的欣赏以及对各自相关知识的查证,得出他们的内涵是不同的。所以美术鉴赏是被动接受与主动参与的综合的审美活动。美术鉴赏的方式:(理解)1. 感悟性鉴赏:对于作品的表达进行主观感悟。2. 社会学鉴赏:联系作品内涵、创作的社会环境进行欣赏评判。3. 比较式鉴赏:基于以上两种鉴赏进行作品与作品之间的鉴赏方式。美术作品的直观和相关知识是美术鉴赏的基础,这就

4、要求鉴赏者必须首先具备美术的基本知识,识别美术的基本类型和一般表现方法,然后才能进行实质的鉴赏活动。 2、美术作品的特征(1)造型、空间特征美术又称“造型艺术”、“空间艺术”。美术家头脑中的艺术构思、艺术想象,只有通过一定的物质材料,创造出以空间未存在方式的造型艺术作品。造型、空间特征构成了美术作品的最基本特征。但造型不是创作的最终目的,而是揭示美术作品艺术主题的一种手段。(2)视觉特征离开了视觉,就谈不到对艺术形象、形式的造型创造与完整欣赏。凭借视觉感官可以在一目了然的视觉形象欣赏中获得审美经验。(展示图片:野兔写实;构图七号抽象;牡丹中国水墨画特有笔法;立马威武粗狂)不同的造型手法、形式,

5、具有不同的视觉美感特点。(3)材料、肌理特征美术作品最突出的显示了构成作品的材料本身的视觉、触觉效果美术家善于运用各种材料,通过各种手法,创造出多样的材料、肌理美感,丰富、强化了美术作品的视觉审美效果(展示美术作品的类型)3、美术作品有哪些类型呢?这就涉及到了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问题。(1)、展示图片:齐白石牡丹丢勒 野兔 石雕立马木雕老把式康定斯基即兴裹着裘皮的咖啡具(2)、提出问题:A、看到这些作品我们联想到什么?(提示:造型的、历史的、情感的)B、牡丹和野兔两幅作品有什么区别?(提示:画种、材料、形象)(3)、总结有关理论和观点。活动:欣赏图片,探究问题,回答提问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美术根据其艺术门类划分为:绘画、雕塑、建筑、设计、书法、篆刻。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按照其材料、功能、题材和内容等分别作更细致的划分。依照美术作品在形式语言上的不同特征划分出了以写实性客观再现为主艺术,以写意性主观表现为主的艺术和以艺术语言的本体性表现为主的“抽象艺术”。活动:根据以上分类,分别展示课本相关图片,学生活动:欣赏图片、回答问题。课堂小结与课后评价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美术美术鉴赏的概念、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以及美术作品的特征等,使我们从宏观上认识了美术以及美术鉴赏的基本知识,为我们今后进一步学习相关的知识打下了基础。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