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一体化讲义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1021681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课一体化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三课一体化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三课一体化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三课一体化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三课一体化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课一体化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课一体化讲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生活一体化讲义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了解消费的类型,知道恩格尔系数和消费结构,正确看待和评价各种消费心理,理解四大消费原则。(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科学理财和科学消费的能力。能够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理性的消费方案的能力。培养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消费,选择正确的消费行为,使学生成为理性的消费者。二、重点、难点【重点】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恩格尔系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难点】消费心理三、教学过程(一)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1、根本因素: 2、主要因素: 和 (1)收入水平: 是消费的基础

2、和前提。A、当前收入:B、未来预期收入:C、收入差距:(2)物价水平3、其它因素(二)消费的类型1、按交易方式,分为 2、按消费对象,分为 3、按消费目的,分为 (三)消费结构1、什么是消费结构?2、什么是恩格尔系数?3、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 ,消费结构 。(四)消费心理面面观1、 2、 3、 4、 讨论:怎样正确评价以上消费心理?(五)做理智的消费者 要践行正确的原则。主要包括:1、 2、 3、 。绿色消费的主旨是 ,核心是 4、 四、知识体系构建五、盲点1、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主要指哪些方面? P21 2、区分四种消费心理六、当堂巩固(一)判断题1、按消费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

3、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将逐步被享受性消费所取代3、人们的收入差距缩小,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4、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5、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收入中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减少,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6、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这三种消费心理都是不健康的。7、绿色消费的主旨是可持续性消费。(二)单项选择题居民消费是不断变化的,人们通常所说的“三大件”的变化就是生动的事例,在20世纪5060年代是指缝纫机、手表和自行车。以后“三大件”逐渐演变为彩色电视机、冰箱和洗衣机;电话、空调和计算机;轿车、房子和旅游。回答5

4、-6题。1、从消费对象来看,缝纫机、手表和自行车的消费属于( )A、有形商品消费 B、钱货两清消费 C、劳务消费 D、享受资料消费2、近年来,我国新的消费热点持续升温,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汽车、通信器材、商品房等一些新的消费热点升温。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是:A、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B、近年来物价水平的下降C、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D、国家实行刺激居民消费的政策3、人们在电视广告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影视明星作为某种产品的代言人。商家之所以利用名人来推销自己的产品,主要是利用了消费者的( )A、求异心理 B、从众心理 C、求实心理 D、攀比心理4、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违背了( )

5、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5.生活中少数人富极无聊、奢侈消费,但又有一些人生存艰难,时常关注着土豆、萝卜、大白菜的价格变化。这主要说明()A.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B.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不断改善C.物价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D.应该引导人们树立适度消费的观念6.古今中外的生意经都有“薄利多销”的经营方式,但犹太商人认为进行薄利竞争,如同把脖子套在绞索中,愚蠢之至。因此,犹太商人做厚利适销的生意。这可能是因为()有的消费者有择贵消费的心态和能力 价高物美更让消费者满意和放心商品的价格决定商品的质量 薄利商品市场商家之间往往竞争激烈A.

6、B.C.D.7.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在一般情况下,下列选项中与图中曲线DD1反映的变动关系相一致的是()A.X轴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Y轴为商品价格B.X轴为货币发行量,Y轴为商品价格C.X轴为人民币汇率,Y轴为出口商品价格D.X轴为居民家庭收入,Y轴为恩格尔系数8.苏东坡曾云:“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人俗不可医。”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B. 避免盲从,讲究实惠C.精神消费可以取代物质消费 D.坚持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相协调9.春节期间,信用卡消费一度火爆。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断变化,利用信用卡的透支功能来满足自己消费需求的“负翁”悄然出

7、现。对于“负翁”现象,某班同学展开讨论。你认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不应透支消费 B只要不超出偿还能力,可以透支消费C透支消费有悖于勤俭节约,应尽可能减少D透支消费不利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应予以规范10、从银行贷款购买住房到贷款购买汽车、电脑等耐用消费品,消费信贷已成为当今人们的热门话题。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我国消费信贷仍然发展缓慢。其主要原因是:居民的收入和预期收入低 市场有效供给不足人们的消费观念滞后、消费心理影响 市场经济是信息经济A、 B、 C、 D、11、恩格尔系数是指食物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越高,说明:A、该家庭的

8、收入水平高 B、该家庭的收入水平低C、该家庭的消费意识强 D、该家庭的消费意识滞后12、某家庭2010年总支出情况如下:食品衣服教育医疗水电煤通讯交通娱乐购买股票债券20000200002500050001000020000该居民家庭2010年的恩格尔系数应该为A20% B.50% C.25% D.33.3%13下面图表反映了某市城乡居民的收入与恩格尔系数的变动情况。表1某市城乡居民收入变化情况年份199019952000200520092010农村居民收入(元)12703052433572881200025430城镇居民收入(元)192263798684153752300056780表219

9、78年2009年某市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的变化情况年份197819891992200220092010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67.754.857.646.243.142.3城镇家庭恩格尔系数(%)57.554.55337.736.334.7(1)请指出表1、表2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请谈谈如何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AABBA BDDBC BC13答案 (1)表1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某市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表2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某市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但城乡居民恩格

10、尔系数仍然存在差距,表明城乡消费水平存在差距。(2)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实际购买力,从而提高消费水平。居民消费水平不仅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可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刺激消费水平的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着很大的关系。差距小,总体消费水平高。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总体消费水平。物价是影响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物价越高,人们的购买力越低,物价越低,人们的购买力越高。政府在增加居民收入的同时,更要合理地调控物价。解析 第(1)问,主要考查了城乡居民收入与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变化,表1凸显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表2凸显了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由此可见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第(2)问,主要立足影响消费的因素,考查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可以立足收入(当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和社会收入差距)以及物价变动来分析。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