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配电理论试题综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1008322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4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配电理论试题综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变配电理论试题综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变配电理论试题综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变配电理论试题综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变配电理论试题综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配电理论试题综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配电理论试题综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变配电值班员组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第一题: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第二章第7条:依据条例规定,事故分为几个等级?依据条例规定,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25分)、重大事故(25分)、较大事故(25分)和一般事故(25分)四个等级。第二题: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第二章第11条 一般事故分为几个等级?一般事故分为:一般A类事故(25分)、一般B类事故(25分)、一般C类事故(25分)、一般D类事故(25分)。第三题: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第五章第50条由于文电导致事故发生如何确定责任?铁路运输企业或相关单位发布的文电,(25分)违反法律法规、铁道部规章或铁路相关技术标准和作业标准等,(25分)

2、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25分)定发文电单位责任。(25分)第四题: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第五章第52条 因产品质量不良造成事故如何确定责任?因产品质量不良造成事故,属设计、制造、采购、检修等单位责任的,定相关单位责任;(40分)应采用经行政许可或强制认证的产品而采用其他产品的,追究采用单位责任;(30分)采购不合格或不达标产品的,追究采购单位责任。(30分)第五题: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第五章第53条 自然灾害原因导致的事故如何确定责任?自然灾害原因导致的事故,因防范措施不到位,定责任事故。(50分)确属不可抗力原因导致的事故,定非责任事故。(50分)第六题: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第五章

3、第54条 营业线施工中发生责任事故如何确定责任?营业线施工中发生责任事故,属工程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原因造成的,定上述相关单位责任;同时追究设备管理单位责任。(50分)已经竣工验收的设备,因质量问题发生责任事故,确属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责任的,定上述相关单位责任,属设备管理不善的,定设备管理单位责任。(50分)第七题: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第五章第66条 事故涉及两个以上单位管理的相关设备如何确定责任?事故涉及两个以上单位管理的相关设备,(25分)设备质量均未达到临修或技术限度时,(25分)按事故因果关系进行推断,(25分)确定责任单位。(25分)第八题: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

4、规则第五章第69条 作业人员发生伤亡如何确定责任?作业人员发生伤亡,经二级以上医院、急救中心诊断或经法医检验、解剖,(25分)证明系因脑溢血、心肌梗塞、猝死等突发性疾病所致,(25分)并按事故处理权限得到事故调查组确认的,不定责任事故。医院等级不够的,(25分)须经法医进行尸表检验或尸体解剖鉴定。法医尸检或解剖鉴定报告结论不确定的,定责任事故。(25分)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第九题: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第七章第153条 牵引供电设备包括哪些内容?具备哪些能力?牵引供电设备应有牵引变电所、接触网、远动装置,以及牵引供电变电检测、试验设备,接触网检修、检测设备,绝缘子冲洗设备等。(50分)应具备快速抢修能力

5、和调度系统。牵引供电调度系统应具备对牵引供电设备状况实时远程监控的条件,并纳入调度系统集中统一管理。(50分)第十题: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第七章第154条 对牵引供电设备有哪些有求? 牵引供电设备应保证不间断行车可靠供电。牵引供电能力必须与线路的运输能力相适应,满足规定的列车重量、密度和速度的要求。接触网额定电压值为 25 kV,最高工作电压为27.5 kV,最低工作电压为19 kV。 牵引变电所须具备双电源、双回路受电。牵引变压器采用固定备用方式并具备自动投切功能。当一个牵引变电所停电时,相邻的牵引变电所能越区供电。平均功率因数不低于0.9。 接触网的分段、分相的位置应考虑检修停电方便和缩小故障

6、停电范围,并充分考虑电力机车牵引的列车(电力动车组)正常运行和调车作业的需要。双线电气化区段应具备反方向行车条件。 确需由车站接触网引接小容量非牵引负荷时,须经铁路局批准。 枢纽及较大区段站应设开闭所。枢纽及较大区段站的负荷开关和电动隔离开关应纳入远动控制。第十一题: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第七章第158条 牵引供电设备有哪些安全规定?为保证人身安全,除专业人员执行有关规定外,其他人员(包括所携带的物件)与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小于2000 mm。(40分) 在设有接触网的线路上,严禁攀登车顶及在车辆装载的货物之上作业;如确需作业时,须在指定的线路上,将接触网停电接地后,方准进行。(40分)

7、 双线电气化铁路实行V形天窗作业时,为确保人身安全,应在设备、机具、照明、作业组织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20分)第十二题: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第七章第159条 供电设备应具备哪些条件?供电设备应具备:线路由两端变、配电所供电的互供条件,变、配电所跨所供电的条件,电气试验设备,快速抢修能力。(25分)10 kV及以上电力线路不允许附挂通信、有线电视等非供电线路设施。(25分)铁路各车站及设有人员看守的道口都应有可靠的电力供应,沿线车站原则上通过电力贯通线供电。外部电源不能满足要求时,铁路应自备发电所或发电机组。自动闭塞信号应由单独架设的自闭电线路供电。(25分)电力工程竣工必须进行交接试验,试验合格

8、后方能投入运行。(25分)第十三题: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第七章第160条 铁路供电设备应满足哪些要求? 铁路供电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 1.一级负荷应有两个独立电源,保证不间断供电;二级负荷应有可靠的专用电源。 2.受电电压根据用电容量、可靠性和输电距离,可采用110 kV、35(63)kV、10 kV或380 V/220 V。 3.用户受电端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1)35 kV及以上高压供电线路,电压正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不超过额定值的10%; (2)10 kV及以下三相供电线路为额定值的7%; (3)220 V单相供电的,为额定值的+7%-10%; (4)自动闭塞信号变压器二次端子,为额定值的10

9、%。 在电力系统非正常情况下,用户受电端的电压值允许偏差为额定值的10%。行车组织规则第十四题:行车组织规则附件1第一项第1条 供电线路如何分工?1.电力贯通线路和自动闭塞电力线路设备分管范围划分:(1)自动闭塞区段无自闭专用线的电源切换箱由电力部门负责。电力与信号分界点以电杆上电缆盒分界,电缆盒以上由电力部门负责管理,电缆盒及以下由电务部门管理。有自闭专用线的电源切换箱由电务部门负责。电力与信号分界点以电源切换箱内引入端子分界,端子及以下由电务部门管理,端子以上由电力部门管理。杆上信号条件线以杆上盒端子为界,端子及以下由电务部门管理,端子以上由电力部门管理。(2)在站内用电缆引致信号机械室的

10、供电线路,以信号机械室内墙上配电箱中的电源端子为界,端子至引入电缆由电力部门管理,端子及以下由电务部门管理。(3)用架空线引入的供电线路,以建筑物上第一横担为界,第一横担以外由电力部门负责管理,横担以内(包括建筑物上的横担、绝缘子)由建筑物产权单位管理。第十五题:行车组织规则第一章第3条供电部门、给水部门关于行车有关设备资料提供的补充规定(技规第8、9、20、185条)?一、供电部门(35分)1.接触网导线高度、分相分段绝缘器位置,供电分段平面示意图、隔离开关位置及使用办法等技术资料,送交有关直属站,车务、机务段各一份,铁路局七份(总工程师室,调度所,运输、机务、电务、货运、工务处)。2.照明

11、灯桥、灯塔等设备的数量、位置、能力及距线路中心的距离,供电来源及方式等技术资料,送交有关直属站,车务、机务、工务段各一份,铁路局四份(总工程师室、运输、机务处及相关处室)。二、给水部门(35分)水塔、水栓等设备的数量、位置、能力(量)及其距线路中心的距离,给水来源及方式等技术资料,送交有关直属站,车务、机务、工务段各一份,铁路局四份(总工室,运输、机务、客运处)。三、各设备分管单位提供以上技术资料时,须同时报送所管设备建筑限界资料,对侵限设备应注明具体侵限部位及侵限数据。技术资料发生变化或设备变更时,应及时将修改后的资料分送上述有关部门和单位。使用单位接到上述资料后,应立即组织编制或修改站细、

12、段细及履历簿,制定保证安全作业办法,组织有关人员学习,经考试合格和按规定发给合格证后,方准使用。新技术、新设备投入使用前,施工单位、设备管理(维修)单位应派专业人员对使用单位进行技术指导。(30分)第十六题:行车组织规则电气化区段补充规定第二章第5条 电气化工程验交范围及要求?新建、改建电气化工程原则上一次验交运营。如有困难时可分段验交,但其范围至少为一个电力机车牵引运行区段。(40分)电气化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前,由施工单位自验合格后,向建设项目管理单位报送验收申请;建设项目管理单位确认已具备验收条件后,报请路局验收委员会组织验收。工程初验后,由施工单位和接管单位联合请求安排接触网冷滑试验。(4

13、0分)接触网经冷滑试验及绝缘测试合格后,方可安排送电。送电热滑试验,并连续供电24小时无故障后,施工单位方可与接管单位办理交接手续。(20分)第十七题:行车组织规则电气化区段补充规定第二章第6条提供技术资料的补充规定?1.新建、改建工程,施工单位和设备接收管理单位提供技术资料的规定:电化区段新建、改建工程应提供接触网导线高度、支柱限界、分段绝缘器、电分相、隔离开关的位置及照明天桥、投光灯塔、电力管线等设备的数量、位置、能力及距线路中心的距离。(25分)具体提报日期、部门、单位和份数如下:(1)新建、改建工程竣工前30天,施工单位须依据施工图编制技术资料提供给车站、设备接收单位等相关单位,及路局

14、总工室、机务处、运输处、电务处、货运处、工务处、调度所等相关部门各1份。(25分)(2)新建、改建工程竣工开通后15天内,设备接收管理单位须根据施工单位提供的竣工图资料,结合验收复测数据及时修改技术资料,并提供给车站等相关单位,及路局总工室、机务处、运输处、电务处、货运处、工务处、调度所等相关部门各1份。(25分)2.相关单位应在提供的技术资料上加盖单位公章,与车站进行签字交接。(25分)第十八题:行车组织规则电气化区段补充规定第二章第7条接触网进行冷滑和热滑试验的规定?接触网进行冷滑试验,电力机车(接触网试验车)升弓不受电,须将受电弓接地,对接触网悬挂技术状态和机械性能进行全面检查。冷滑试验

15、一般进行两至三次。(50分)接触网送电后,在供电臂末端验电,连续空载运行至少1小时无异常,方可进行热滑试验。热滑试验,电力机车升弓受电运行,检查电力机车取流情况和接触网运行状况等。接触网冷滑、热滑试验方案由路局验收委员会制定。(50分)第十九题:行车组织规则第二章第10条 设置防止触电警示标志的规定?牵引供电设备自第一次受电开始,即视为带电设备。凡能攀登并可接近接触网的各种机车、客车、自轮运转特种设备及建筑物的梯子、支架等,均须有“有电危险”、“禁止攀登”等警示标志。(40分)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或涂刷,牵引供电设备及接近设施由施工单位负责,供电段负责验收和日常维护;机车、轨道车以及所有进入电气化区段运行的动车、客车车辆等移动设备由配属单位负责;其它处所由有关设备管理单位负责。(20分)安全警示标志设置的有关依据、标准和规格由路局安监室负责公布并监督检查。(40分)第二十题:行车组织规则第二章第12条设置信号标志的规定?与电气化相关的所有信号标志,开通前由施工单位按技规等有关规定设置,供电段(维管)负责验收。(50分)开通后供电(维管)段负责日常管理,如有损坏、丢失,立即进行修复;需要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