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材料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1007936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材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汇报材料 (一)全面打响污水防治攻坚战。各县区按照中省环保督查整改要求,以延河、洛河、x河、仕望河、云岩河、葫芦河、沮河等主要河流为重点,全面清理河道垃圾和直排厕所,集中整治沿河排污口,关闭畜禽养殖场,新建扩建提标改造污水处理厂,建成镇级污水处理设施26个,在建24个,建成村级污水处理设施34个,在建17个,水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效果。 (二)农村垃圾治理趋于常态化。各县区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镇或县处理”模式,积极推广“垃圾兑换银行”治理模式,不断加大收运设施配置和保洁人员配备,把集中清理1-和常态化保洁相结合,新增在建垃圾填埋场7个、垃圾中转站11处,新增垃圾转

2、运车3辆、垃圾收集容器818个,设立垃圾兑换点373个。开展了垃圾治理百日行动和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治理活动,农村垃圾治理和卫生保洁趋于常态化。主要公路、铁路沿线村容村貌进一步整治,破损废弃农房、大棚得到清理,整体环境明显提升。 (三)农村卫生改厕全面展开。针对寒冷地区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尚无成熟模式的实际,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局组织业务技术人员对近年来我市农村卫生厕所进行了调研,充分考虑农村居住分散、缺水、寒冷等因素,积极开展卫生改厕试点工作,编制印发了延安市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技术指南,主要推广完整上下水道水冲式、双瓮漏斗式、三格化粪池式、粪尿分集式、三联通沼气池式等5种无害化卫生厕所,并进行技

3、术宣讲。各县区农村厕所改造力度逐步加大,明确户厕建设支持政策,结合区域实际,积极探索,提升改厕水平,主要以双瓮漏斗式、三格化粪池式与脚踏式高压冲水器、泵提式冲水器相互结合,采取保温棉缠绕脚踏高压冲水器罐体、加长泵提式出水管埋深储水罐、加长进出粪管埋深瓮体等措施,确保粪尿收集设施埋于冻土层之下,防止储水桶、过粪管结冰堵塞,有效保障农村户厕冬季正常使用。目前完成卫生改厕917户,通过卫生改厕,农村粪污得-到有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整体改厕水平较高的有安塞区和洛川县。 二、存在问题一是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欠账大。农村垃圾治理要从根本上解决,无害化处理设施必须先行。目前垃圾治理机制逐步形成,但是垃圾卫生填

4、埋场数量不足而且布局不够科学合理。全市共有垃圾填埋场4个,主要分布在县城和重点镇周边,仅能满足距离较近乡镇和村庄的生活垃圾处理,距离较远的地方由于转运成本高而大多就地填埋。二是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进展缓慢。 由于多年来我市在农村卫生改厕中出现户厕无法越冬的问题,目前各县区处于探索阶段,加之今年省上下达任务达8.24万户厕,年底完成任务十分困难。而且建设基本靠政府包揽建设,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三是污水处理设施严重滞后。从实际来看,污水治理应先乡镇、后农村。目前,仅有6个镇建成污水处理设施,个镇在建,其余乡镇所在地均未规划建设。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按照延安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

5、,明确总体工作目标,制定推进机制、考核办法和奖补办法。指导督促县区编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县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及单个村庄人居环境整治规划设计方案,发挥规-3划引领作用。 (二)进一步明确部门分工和协作机制。目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由住建部门牵头,环保、卫计、财政、规划、水务、林业、交通、电力等部门分工协作。但实际运行中,分散用力,资金“撒胡椒面”仍然存在。要强化县级政府统筹作用,集中人、财、物要素,每年重点抓几个区域和一批示范村庄,先易后难,积小胜为大胜。 (三)突出典型引领,点面结合。以建制镇、集镇、公路、铁路、河流沿线为重点区域,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集中连片示范区。以垃圾污

6、水治理、卫生改厕为重点,打造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着力解决影响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的突出短板。打造一批美丽宜居示范村,树立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四)进一步加大督查考核力度。继续执行“双月报送、季度讲评、半年观摩、年终考核”的工作机制,计划6月份召开现场观摩推进会。持续开展不定期督查,确保各项工作加快推进、取得实效,全面推动我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再上新台阶。 -4 各乡镇大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大部分乡镇都能出动大型机械,对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两侧,集镇街道、乡村农路两侧违建、垃圾进行集中整治;行政村动员和组织村民对河道沟渠漂浮物、村庄积存垃圾、乱堆乱放、卫生死角进行清理,通过一段时间

7、的集中治理,xx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还不够彻底,第一阶段在市里的排名也不容乐观。部分乡镇道路沿线、政府所在地垃圾还很严重,临近春节,店外经营反弹明显,一些违章建筑拆除还不到位,行政村陈年垃圾清理不彻底,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着xx在全市的排名,而且还会对下两个阶段的工作产生直接的影响。 林业部门的同志利用近一个月时间,抽调专业人员组成x个调查规划小组对全县xx个贫困村的x个自然村逐村进行了实地调查规划,确保因地制宜,村村有特色。目前已完成所有实施村庄的规划设计,制定出了xx县贫困村绿化美化工作方案,并制定了乡村绿化美化时间节点和督导办法,元月30日召开了由各乡镇(场、办事处)主抓

8、副职参加的专题会议,对年前完成x个贫困村的x个自然村万棵树的挖树窑任务进行部署,但近几天的督查情况却不容乐观,乡镇普遍存在行动迟缓,组织人员少,工作进展缓慢的现象。 各乡镇场办要针对以上存在问题研究对策,抓好整改,尽快扭转被动局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是单一的清清垃圾、做做版面、整整资料,它是涵盖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乡风民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一个综合体系,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行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以文明村镇创建、美丽乡村打造为抓手,以乡风民风、人居环境、文化生活“三个美起来”为目标,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县、乡、村三级要整体部

9、署、上下联动、齐抓共管,通盘谋划,各行政村要积极响应,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号召力,不断提高村委团结群众、推进工作的能力和本领,切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行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充分利用春节期间,人员在家较多的优势,把广大群众动员起来,参与其中,绝不能热热闹闹开场,冷冷清清收尾。 打造“盆景”肯定不是这次“百日行动”的目的,市里来验收检查也不会只盯着咱们的示范点去看,按照要求是全面铺开。所以就不能只打造几个示范点,要在打造示范点的基础上快速总结经验教训,迅速铺开。各项工作都不能走走过场,要在工作中要善于总结那些可以复制、能推广的经验,以点突破、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形成规模整体效应和

10、典型引导作用,有利于工作快速推进,各乡镇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将各自的经验分享交流,全县一盘棋,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快速扭转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被动局面。讲究方法,实干的同时加上巧干,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百日行动”是一项短期的突击行动,更是一项长期需要坚持的工作,绝不能应付了事。二月份市里要来督查排名,三月底市里人居环境要总体验收,中间还有春节,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非常有限,各乡镇一定要认识到时间的紧迫性,开完会后,立即行动,刻不容缓。 县“百日行动”各工作组要加强业务指导,同时加大督查力度,在督查的过程中,列出整改清单,一项一项的落实整改,不整改的严格问责,使

11、问题发现一处,整改一处,争取在市里督查排名中扭转被动局面. 一、工作重点和成效抓宣传,浓氛围采取层层召开人居环境集中整治部署会,村两级干部共同发力,进村入户,精心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让群众支持拆,愿意拆。 每个村和集镇最少喷刷二条以上永久性宣传标语和宣传条幅,共9余条,在街道主路口竖立大型宣传牌,努力营造“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幸福家园”的浓厚氛围。 2.抓重点,明责任印发象山镇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实施方案(象发02127号),成立镇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指挥部,由镇长闵尊庆任指挥长,各片区蹲点领导任副指挥长,各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各村蹲点干部为成员。各村(居)委会、各单位建立相应的

12、组织领导机构,各村(居)委会、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亲自上阵,做到机构、人员、措施、责任、经费“五到位”,确保整治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具体工作责任划分六个责任区域,挂点领导负责指挥督导挂点各村(居)委会、各单位的集中整治工作。落实到具体责任人,责任单位,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长效工作机制。 3抓整治,见成效召开多次环境综合整治布置会,要求各村(居)委会立即部署、立刻行动,做好宣传,对“五类”建筑进行了重点摸排,共排查出“五类”建筑:空心危旧房574处,面积53,残垣断壁29处,面积149,棚屋栏舍461处,面积107,围墙旱厕10处,面积531.。通过党员干部带头拆、知名人士主动拆、人

13、民群众跟风拆,村民积极主动地配合“五类”建筑拆除工作,“五类”建筑拆除进展顺利,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截止目前共拆除空心危旧房72处,面积34210,残垣断壁20处,面积62,棚屋栏舍32处,面积6978,围墙旱厕17处,面积05。 4.加强督查,及时跟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期间,各村蹲点领导和干部全部下村监督所在村(居)委会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镇主要领导不定期对各村(居)委会、各单位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进行全面性、阶段性检查验收。三是镇政府每半个月组织村(居)委会、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全镇范围人居环境整治和“五类”建筑拆除进行交叉检查,进行量化考核排名,并对前后三名进行奖惩,对进展速度缓慢的提出整改意见,

14、全面推进“五类”建筑拆除工作。 二、存在问题1.常态治理有待加强。通过开展“五类”建筑拆除,全镇人居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但仍有部分群众有抵触情绪,讲条件,尚有未拆除“五类”建筑空心危旧房202处,面积7921,残垣断壁9处,面积605,棚屋栏舍59处,面积3329,围墙旱厕43处,面积91。 2“五类”建筑拆除需要大量人力、财力,我镇和各村、各单位财力有限。 3.部分人员担心危旧房拆除后,不能批复重建,存在观望态度。 三、下一步打算1.深化舆论宣传。大力倡导讲文明、守秩序、重公德的良好风尚,教育引导群众增强安全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推动全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创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为幸福美丽象山建设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 2.结合新农村建设,对已拆除的“五类”建筑空间进行规划建设,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增强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继续加大财力、人力投入,对未拆除的“五类”建筑全部拆除到位。 第 2 页 共 2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