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喝》教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1005576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吆喝》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吆喝》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吆喝》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吆喝》教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吆喝讲课教案 (133团二中王莉)教学目标:1.把握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了解文章结构,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3.树立文化保护意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学重点:把握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了解文章结构,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文化保护意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一、导入: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深深地植根于我们的传统节日和民风民俗之中,我们刚学了第16、17两课,我们赞叹云南的歌会,留恋端午的鸭蛋,而老北京城的吆喝离我们渐渐远去,来吧!我们一

2、起来欣赏吆喝,让它长存于华夏子孙的心中。二、整体感知,体会情感。(一)简介作者:(请同学们打开书146页)问:吆喝是什么意思?(是大声喊叫的意思,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而此文中的吆喝是我们俗称的叫卖。)此文选自萧乾的北京城杂忆,作者萧乾是著名的作家、记者、翻译家。(过渡:这是一篇长文,我们以“跳跃式”读议的方法来把握全文。请大家先在书上标上每段的序号。)(二)、分析第一段:大家齐读第一段,并思考下列问题:1.作者是站在什么人的角度来写北京的“声与色”的?(外国人的角度)2.本文写的是旧北京城商贩叫卖的吆喝声,他为什么要从外国人的角度写起?(问:从一个角度写到另一个角度,第一个角度对第二

3、个角度起什么作用?)(一般来说起的是衬托、铺垫的作用,引出“吆喝”。)3.掌握下列这些词:招徕 铁铉 囿 (三)(我们继续向前学习。请大家齐读第2段,第3段,并思考以下问题:)思考:1.第2段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交代清楚。)2.第3段写老北京城的叫卖者吆喝有什么技巧?(得力气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脑子快,能随机应变。)(四)下面我们泛读梳理,初步了解文章内容及写作顺序。(所谓泛读,就是广泛地读,大量地读,快速地读,提炼所要的知识信息即可,)我们要泛读的段落是第4到14段,要提炼的信息是:泛读,提炼信息:1.作者写了北京城的哪些吆喝声?(找到了作

4、者所写的吆喝声我们开个火车一人读一句。)(这是我们现代人的吆喝,与北京的叫卖声还相距甚远。)2.作者是以怎样的顺序来写旧北京的吆喝的?(注意文章中的提示词语。)(时间顺序)(五)、揣摩作者情感:(作者为什么写老北京城的“吆喝”,而不写现在北京城的“吆喝”呢?作者究竟想表达怎样的情感呢?大家自由读第14段,揣摩作者情感。揣摩提示:抓住以下关键句思考:1.“ 现在北京城倒还剩一种吆喝。”(惋惜,遗憾。)2.“这种带戏剧性的叫卖艺术并没失传。”(抢救,保护。)作者情感:作者对北京的吆喝声包含着怀念之情,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同时也对这些口头文化遗产的逐渐消失感到惋惜。(由此可见作者想要呼吁大家抢救、保护

5、传统文化,这也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三、学习写作技巧: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把握了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能把纷繁复杂的吆喝声叙述得井井有条,写作技巧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抽生读第4段:思考: 1.体会作者在写这一部分时安排了怎样的写作顺序? 2.第四段起什么作用? 3.哪些段受第4段的统领?(5-9段) 4.第四段与5-9段在结构上又是怎样的关系?下面老师来领读第7段,第9段,请同学们小声跟读,我们一起来体会吆喝的韵味。(老师读得像不像?那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地道的老北京吆喝声。)(读得不像,如果像的话就不需要抢救和保护了。)(你也选一种吆喝试着模仿一下。)(二) 、(我们继续学习

6、作者的写作技巧,大家看第10段。)师读第10段第一句,问:1.这句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这一段安排了怎样的写作顺序?(三) 、齐读第11、12、13段,思考:1.每段第一句对本段的作用?(每段第一句是对本段内容的高度概括,在写作技巧上称之为首括句。)2.作者安排这几段的目的是什么?(挑选一些老北京城有特点的吆喝,对老北京城的吆喝进行评议和概括。让读者再次感受吆喝的艺术魅力。为下文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做铺垫。)3.学习这部分知识我们要掌握下列字词:钹 饽饽 秫秸杆 随机应变 合辙押韵 油嘴滑舌四、(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的行文顺序和写作技巧,我们一起来做个小结。板书。)小结全文,展示文章结构。(一)、以外国人眼里的北京的“声与色”做铺垫,引出“吆喝”。(二)、从早到晚的吆喝。四季叫卖货色的吆喝。各种吆喝的特点。(三)、老北京吆喝离我们渐渐远去的惋惜之情。对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势在必行。(时间活点:在你生活的区域内你听到过哪些叫卖的吆喝声,能试着给大家模仿一下吗?)五、(通过全课的学习,我们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展示教学目标:1.把握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了解文章结构,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3.树立文化保护意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六、作业:我心中的军垦文化(提示:回家问父母或爷爷奶奶等长辈,写23个值得我们抢救和保护的军垦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