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图版文档:第6章 第2节 城市化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0999036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修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图版文档:第6章 第2节 城市化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精修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图版文档:第6章 第2节 城市化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精修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图版文档:第6章 第2节 城市化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精修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图版文档:第6章 第2节 城市化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精修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图版文档:第6章 第2节 城市化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修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图版文档:第6章 第2节 城市化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修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图版文档:第6章 第2节 城市化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Word版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地理学习资料【精修版】第2节城市化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对应学生用书第115页)识记基础梳理1城市化的概念(1)定义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2)表现人口的集中地域的转换经济结构的变化: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变。2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1)城市化进程加快。(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同发达国家:城市化伴随工业化进行,城市人口比重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先于工业化,城市人口急剧膨胀。(3)特大城市迅速发展:超大城市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4)出现了巨大的城市带。 1郊区城市化2逆城

2、市化理解要点突破1. 城市化过程的时间差异2城市化进程的空间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直接导致城市化的地区差异,因此城市化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表现出不同的进程。具体差异见下表:国家类型比较项目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时间早晚早(英国最早,从18世纪中叶开始)晚(20世纪中叶以来)原因工业化早国家独立较晚,工业化晚目前速度快慢趋缓(甚至停滞)快原因城市化已推进到相对成熟阶段民族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迅速城市人口比重大小大(70%以上)小(不到40%)原因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表现及原因表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发展不合理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郊区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经济畸形发展

3、,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3. 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区别(1)郊区城市化:指城市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绝对数量下降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如图1所示:(2)逆城市化:指城市人口由市区迁往农村和小城镇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并且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如图2所示:(3)再城市化:发达国家针对大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带来的问题,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萎缩,并实施了一系列城市复兴计划,使大城市出现再城市化的现象。如图3所示:运用考向通关考向1城市化过程的时间差异(2018石家庄模拟)下图示意安徽省

4、19902030年城市化水平统计及预测。读图,完成12题。 【导学号:29790097】1安徽省城市化进程的表现有()A20002010年已进入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B20202030年城市化速度最快C20102012年城市化速度减缓D19901995年城市化速度最慢2目前安徽省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A水平较低,发展较快B水平较高,发展快C水平低,发展慢 D水平高,发展慢1D2.A第1题,注意该图横坐标时间间隔并不均衡。据图可知,20002010年为城市化中期加速增长阶段;20102012年和19901995年时间段长短不同,但城市化水平增长数值相近,故20102012年城市化仍在以较快速度增长,

5、19901995年城市化速度更慢。20102012年与20152017年的城市化水平年增长速度均高于20202030年,因此D项正确。第2题,从图中看出,安徽省的城市化水平较低(50%以下),处于城市化中期加速增长阶段。因此A项正确。 城市化阶段的判读技巧(1)根据距市中心距离人口密度的变化判读。如下图城市化进程为acdb。(2)根据城市人口比重判断。城市人口比重小于30%为初期阶段,30%70%为加速阶段,大于70%为后期阶段。城市人口比重总体大于70%,且出现下降现象,可以判断出现逆城市化现象。(3)根据产业构成判断。所处阶段产业构成初期阶段以第一产业为主中期阶段以第二产业为主后期阶段以第

6、三产业为主考向2城市化过程的空间差异下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图,回答34题。3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A20%30%B30%40%C40%50% D60%70%4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A工业化程度提高 B人口增长率增大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思维流程】3B4.A第3题,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的时间大约是1965年,此时最上面的一条曲线代表的国家城镇化水平最高(60%70%),乡村人口比重最小,为30%40%。第4题

7、,由图可以看出,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为最下面的一条曲线代表的国家,其城镇化水平低,但是城镇化水平提高很快,说明其工业化程度提高。考点二|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应学生用书第117页)识记基础梳理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城市成为人类生产、生活、娱乐活动的中心。(2)不利影响城市化过程中会带来环境、交通、住宅、社会等方面的问题。2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1)地域文化含义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2)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表现:城市建筑、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实例分析以城市

8、建筑为例:a建筑布局:美国大城市中心多是摩天大楼;欧洲高层建筑大多位于城市中心区外围。b建筑风格 1城市热岛效应 2城市内涝的成因理解要点突破1.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2)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影响成因措施资源短缺耕地面积减少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占用大量耕地城市、公共建设节约用地,尽量少占耕地水资源短缺产业和人口的大量集中,用水量增大节约用水,提高利用率,治理水污染生态破坏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质恶化减少地下水开采;雨季回灌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家庭炉灶、工矿企业、交通工具等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大量烟尘、废气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

9、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固体垃圾污染建设规模扩大、工业生产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实行分类回收、利用,采用填埋、燃烧、堆肥处理方法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社会问题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公交优先;加快住房建设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乡村人口无序迁入,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2. 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运用考向通关考向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

10、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56题。5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A甲B乙C丙 D丁6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C城市环境趋于恶化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解图流程尝试解答5.D6.A下图表示某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完成78题。 【导学号:29790098】7据图推测,20032013年城市()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8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

11、缩短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D生物多样性增加7D8.C第7题,由图可知,该市20032013年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大;林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水域面积略有增加。第8题,由图可知,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加,硬化地面会使地表径流下渗量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居民平均通勤距离可能会因建设用地增加而增加;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人口增多,生产生活释放的废热增多,最可能导致城市“热岛”效应增强。考向2城市化问题的应对措施(2017江苏高考)“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接受。下图为“19862015年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读图回答910题。9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A2000年B2005年C2007年D2011年10.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优化城市空间结构B改善城市交通状况C改变城市服务功能 D扩大城市地域范围9D10.B第9题,“绿色出行”是指环保、无污染的交通方式。图中三种出行方式中自行车属于绿色出行,其出行所占比例19862011年一直下降,2011年后开始上升,故2011年是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第10题,B对:自行车出行所占比例上升,会减轻小汽车等增多造成的交通拥堵问题,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A、C、D错:交通出行方式的改变与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服务功能的变化无关,更不会扩大城市的地域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