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急救基本技术》课件

上传人:亦*** 文档编号:490979841 上传时间:2024-05-14 格式:PPTX 页数:36 大小:4.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伤急救基本技术》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创伤急救基本技术》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创伤急救基本技术》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创伤急救基本技术》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创伤急救基本技术》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伤急救基本技术》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伤急救基本技术》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伤急救基本技术PPT课件CATALOGUE目录创伤急救概述创伤止血技术创伤包扎技术创伤固定技术创伤搬运技术心肺复苏术(CPR)创伤急救中的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01创伤急救概述总结词创伤是指由物理、化学或生物等因素引起的机体组织或器官的损伤,可分为开放性创伤和闭合性创伤。详细描述创伤通常由交通事故、跌倒、烧烫伤、切割伤、爆炸等意外事件引起,可分为开放性创伤和闭合性创伤。开放性创伤是指皮肤或黏膜破裂,伤口暴露,如擦伤、撕裂伤、砍伤等;闭合性创伤则是指皮肤或黏膜完整,但内部组织受到损伤,如挫伤、挤压伤等。创伤的定义与分类总结词及时正确的创伤急救对于挽救伤者生命、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具有重要意义。详细描

2、述在创伤发生后,及时的急救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出血、缓解疼痛、防止感染和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为后续治疗创造有利条件,提高伤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创伤急救的重要性创伤急救的基本原则包括快速评估、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出血、保护伤口和安全转运。总结词在急救过程中,首先要快速评估伤者的伤情和生命体征,确定优先处理的问题;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伤者能够正常呼吸;控制出血,采用适当的止血方法止血;保护伤口,避免感染和进一步损伤;最后在安全转运过程中要确保伤者的安全和舒适。详细描述创伤急救的基本原则02创伤止血技术直接压迫止血法是最基本的止血方法,通过直接压迫出血部位来达到止血目的。直接压迫止血法适用于小伤口或

3、毛细血管出血,通常使用无菌纱布或干净毛巾等压迫在伤口处,施加适当的压力,以达到止血效果。直接压迫止血法详细描述总结词加压包扎止血法是通过加压包扎伤口来减少出血的方法。总结词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较大的伤口或动脉出血,使用无菌纱布或绷带等材料,在伤口处施加适当的压力,然后进行包扎,以减少出血量。详细描述加压包扎止血法总结词止血带止血法是通过使用止血带压迫动脉来达到止血目的的方法。详细描述止血带止血法适用于四肢动脉出血,选择适当的位置,使用止血带或绷带等材料,施加适当的压力,以阻断动脉血流,达到止血效果。止血带止血法VS特殊出血的止血方法包括填塞止血法、指压止血法和包扎固定法等。详细描述填塞止血法适

4、用于深部伤口的止血,通过填塞纱布、棉球等材料来压迫止血。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头部、颈部和四肢动脉出血,通过压迫相应的动脉来减少出血量。包扎固定法适用于骨折等伤口的止血和固定,通过包扎和固定来减少出血和缓解疼痛。总结词特殊出血的止血方法03创伤包扎技术 绷带包扎法环形包扎法适用于肢体粗细均匀的部位,通过环绕肢体一周进行包扎,可有效固定敷料和减轻肿胀。螺旋包扎法适用于肢体粗细不均匀的部位,通过逐渐增加或减少绷带缠绕的间距,使绷带紧密贴合肢体。“8”字形包扎法适用于关节部位的包扎,通过在关节弯曲处上下交叉进行绷带缠绕,以固定敷料并减少关节活动时的张力。将三角巾折叠成燕尾形,夹住受伤侧上肢,将三角巾的另一

5、侧从受伤侧腋下穿过,拉至对侧肩部固定。单肩包扎法将三角巾折叠成适当大小的块状,放在受伤部位,拉紧三角巾的底边和顶边,分别在腰部和腹部打结固定。腹部包扎法三角巾包扎法0102现场急救包的使用使用急救包时,应遵循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优先处理威胁生命的伤情。急救包内应包含绷带、纱布、止血带、夹板等必要的急救物品,以及消毒液、剪刀、胶布等辅助工具。特殊部位的包扎方法头部包扎法将三角巾折叠成适当大小的块状,覆盖在头部受伤部位,拉紧三角巾的顶边和两侧边,分别在耳上方和后下方打结固定。胸部包扎法将绷带从后向前环绕胸部受伤部位一周,在两侧腋下打结固定。若伤在胸部上方,则采用燕尾巾或三角形巾从后向前横放于胸背

6、部。04创伤固定技术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等。判断骨折的依据止血、固定、搬运。处理原则夹板固定法、颈托使用法等。骨折固定方法骨折的判断与处理原则根据骨折部位选择合适的夹板,如前臂小夹板、下肢长夹板等。夹板的选择夹板的放置注意点将夹板放置在骨折部位的上下两端,用绷带或布带固定。夹板应与患肢保持平行,避免夹板移位或过紧过松。030201夹板固定法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颈托,如软颈托、硬颈托等。颈托的选择将颈托放置在患者的颈部,调整合适的位置。颈托的放置颈托应与颈部保持平行,避免颈托移位或过紧过松。注意点颈托的使用方法使用方法根据不同器材的特点和使用说明进行操作。注意点在使用其他固定器材时,应注

7、意患者的舒适度和固定效果。其他固定器材三角巾、绷带、石膏等。其他固定器材的使用05创伤搬运技术03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搬运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避免因呼吸道阻塞而导致窒息。01保持患者身体平稳在搬运过程中,应尽量保持患者身体平稳,避免剧烈晃动或扭曲,以免加重伤情。02保持头部、颈部和躯干在一条直线上搬运时应确保患者的头部、颈部和躯干在一条直线上,避免过度弯曲或扭动。正确的搬运姿势适用于病情较轻、意识清醒的患者。抱持时应注意保持患者身体平稳,避免过度用力或扭动。抱持法适用于较轻的患者或短距离搬运。背负时应让患者双手交叉置于胸前,并保持身体平稳。背负法适用于地面较干燥、平坦的情况。拖行时

8、应尽量保持患者身体平稳,避免剧烈晃动。拖行法单人搬运法甲乙两人分别站在患者两侧,双手平伸,将患者平托起,然后向一个方向移动。适用于病情较轻、意识清醒的患者。椅托式甲乙两人一人在患者头部,一人在患者脚部,分别用双手托住患者的头部、颈部、腰部和下肢,然后协同用力,将患者平托起移动。适用于脊椎受伤的患者。拉车式甲乙两人一人在患者头侧,一人在患者脚侧,双手分别握住患者的头部和下肢,将患者平推移动。适用于脊椎受伤或肥胖患者。推车式双人搬运法特殊情况的搬运方法在搬运前应先评估现场环境,确保安全后再进行搬运。如有可能,应使用担架或其他专业的搬运工具进行搬运。高处坠落或地震等灾害现场的搬运对于脊椎受伤的患者,

9、应使用专业的脊椎固定担架进行搬运,搬运过程中应保持患者身体平直,避免扭动或扭曲。脊椎受伤患者的搬运06心肺复苏术(CPR)判断意识在患者耳边大声呼唤,观察是否有反应,同时轻拍双肩,观察是否有疼痛反应。评估现场安全确保施救环境安全,避免对救助者和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呼救若患者无意识,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让周围人帮忙寻找医生或获取AED。CPR的基本步骤检查呼吸01观察患者胸部是否起伏,耳朵贴近患者口鼻,感受是否有气流,同时数数,若在10秒内未感受到呼吸,立即开始胸外按压。胸外按压02找到按压位置(胸骨下半部,即两乳头与胸廓交界处),以掌根垂直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深度为56cm,每次按压

10、后需让胸廓完全回复。开放气道03若有异物阻塞,需清除异物;若无异物,使患者头后仰,下颌角与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CPR的基本步骤捏住患者鼻子,对患者口吹气,若患者胸廓起伏,则人工呼吸有效。每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患者状态,若仍无好转,继续进行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持续2分钟CPR的基本步骤避免中断胸外按压超过10秒。避免按压过深或频率过快。避免过度通气和吹气过快。避免在坚硬的地面上进行胸外按压。避免在无人协助的情况下独自进行心肺复苏。CPR的注意事项0103020405确保现场安全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持续心肺复苏胸外按压判断意识和呼吸在开始心肺复苏前,确保施救环境安全,避免

11、对救助者和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在患者耳边大声呼唤,观察是否有反应;同时轻拍双肩,观察是否有疼痛反应;耳朵贴近患者口鼻,感受是否有气流,同时数数,若在10秒内未感受到呼吸,立即开始胸外按压。找到按压位置(胸骨下半部,即两乳头与胸廓交界处),以掌根垂直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深度为56cm,每次按压后需让胸廓完全回复。若有异物阻塞,需清除异物;若无异物,使患者头后仰,下颌角与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捏住患者鼻子,对患者口吹气,若患者胸廓起伏,则人工呼吸有效。每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患者状态,若仍无好转,继续进行心肺复苏。CPR的正确操作方法07创伤急救中的常见误区与

12、注意事项误区一:随意搬动伤者正确做法:在搬动伤者前应先检查伤者的伤势,并采取适当的固定措施,如使用夹板等,以避免二次伤害。误区二:盲目止血正确做法:应根据出血类型和出血部位选择合适的止血方法,如直接压迫止血、加压包扎止血等,并注意不要过度止血,以免造成休克。误区三:忽略心理支持正确做法:在急救过程中应注意对伤者的心理支持,安慰伤者,减轻其恐惧和焦虑情绪。创伤急救中的常见误区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注意一:保持冷静与沉着在面对紧急情况时,保持冷静和沉着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保持冷静,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注意二:遵循正确的急救顺序在急救过程中,应遵循正确的急救顺序,先处理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如心搏骤停、大出血等,再处理其他伤势。注意三:合理利用急救资源在急救过程中,应合理利用周围的急救资源,如止血带、夹板等,以减少出血和保护伤口。同时,也要注意节约医疗资源。创伤急救中的注意事项感谢观看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