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科的六步教学模式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0976606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学科的六步教学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物理学科的六步教学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物理学科的六步教学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物理学科的六步教学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物理学科的六步教学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学科的六步教学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学科的六步教学模式(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学科的六步教学模式高中物理是一门大部分学生感受比较难学的科目, 同时也是部分教师感受比较难教的课程, 因而尽可能地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实施课堂有效教学, 其宗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必须有效地改变学生同意式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进展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意识。把学习过程交给学生,让学生经历“发明问题” “解决问题”“再发明问题”“再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在发明问题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再发明问题, 从而在提高学生的发明、 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又掌握了新知识。在如此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那么充当

2、了导演、辅导员和裁判员的角色。 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景, 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提高;在学生解决不了问题时或者缺少对解题方法的掌握时, 教师就要进行必要的辅导, 以突破重点和难点;在学生争吵不下时,教师就要及时的点拨、裁判。物理六步教学法课堂模式的具体操作创设情境感知 - 自主学习 - 小组内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点评理解- 小组归纳自主建网巩固- 教师点拨思维提升新授课加当堂检测升华- 作业设计分层立体 ( 见练案 )新授课课前预备:导学案印制及发放 , 导学案上所创设的问题是指实际问题或物理内部的问题。 物理的许多真知基本上人们通过大量的特别事例的观看、实验、比较、联想、分

3、析、综合、抽象、概括出来的结论,然后通过严密的论证形成的严谨的物理理论。然而这种严谨性往往掩盖了物理生动形象的一面,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就要把凝炼的知识“活化”,创设生动性、形象性、创造性的问题,以利于学生通过思维过程来理解知识。1、创设情境:在新授课上,要紧创设学习新内容的情景,以及与之有关的实际情况或应用等。 要充分利用实验操作、 多媒体展示等手段。重点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自主学习:浏览已完成的导学案查找个性疑惑。3、小组内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点评:讨论解决导学案上的个性疑惑。导学案上的问题设置要有一定的梯度:有学生个人就能解决了的问题,有学生个人不能解决但小组内能解决的问题,还要

4、有小组内不能解决而需要小组间交流讨论的问题。由学生个人对知识的理解到小组内各成员间的交流讨论, 完成对知识初步深化的同时又提出同组成员的共性疑惑问题。教师完成创设情景的任务后,就进入小组中充当辅导员的角色,完成教师式学生的转化, 及时的解决不同学生的非共性问题,点拨提升小组思维使学生的自学、讨论目的性更强,收获更大;同时这种深入小组的行为实现了和学生的平等交流,极大的加深了师生情感, 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展示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 非展示组点评设疑,教师点评拨鼓舞。通过各小组展示,既能提高本组成员的理解、表达能力,又能解决其他小组的疑惑。教师的点拨要在小组的展示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的思

5、维更细致化、完整化,思维的能力提高一个台阶。4、小组归纳,自主建网:知识、方法。表格或者框图或者寥寥数语。经历过讨论、展示、教师点拨后,学生对新知识、新概念及重点题型、方法差不多有了深刻的认识,初步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如今要使这些知识、方法在学生大脑中稳固下来,就要进行总结、归纳,最终形成系统化的网络。巩固阶段, 在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探究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运用物理学的研究方法,采纳逻辑推理的手段,对所观看到的现象、收集到的数据、发明的问题、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归纳得出结论,如此学生在从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得到进展,能力得到加强,认知的任务也得以完成。

6、5、教师点拨、思维提升:重点、难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当堂检测升华阶段,发明物理规律之后及时点拨和延伸, 通过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原知识深化、拓宽,关心学生从感知、感受到感悟,从掌握知识、促进思考、培养能力走向塑造人格。6、作业设计层次性:教材及练案上的问题。复习课课前预备: 导学案、练案的印制及发放,发动学生自主总结并粘贴展示1、创设情境:在复习课上,要紧创设知识应用的情景,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等手段。2、自主学习:不看教材,闪电式回忆,列出提纲要点,浏览已完成的导学案及练案。 导学案上要有适当的提示: 如何进行归纳总结,能够采纳哪些方法, 从哪几方面进行总结, 既要有知

7、识的总结又要有题型、方法的总结。3、小组内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点评:取长补短,完善自我,完成对知识、题型、方法的进一步系统化。组内一人回答,其他人提问。教师完成创设情景的任务后,就进入小组中充当辅导员的角色,完成教师式学生的转化, 及时解决不同学生的非共性问题,点拨提升小组思维使学生的自学、讨论目的性更强,收获更大;同时这种深入小组的行为实现了和学生的平等交流,将会大大地加深师生情感, 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展示本组成果。非展示组点评设疑, 教师点评鼓舞。通过各小组展示,既能提高本组成员的理解、表达能力,又能解决其他小组的疑惑。在黑板上板书并适当解释。能够教师指定,亦可采纳抢答的方式。要限定时

8、间,以提高效率。教师的点拨要在小组的展示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使学生的思维更细致化、完整化,思维的能力提高一个台阶。4、小组归纳,自主建网:经历过讨论、展示、教师点拨后,学生对知识体系及重点题型方法差不多有了深刻的认识,初步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如今要使这些东西在学生大脑中稳固下来,就要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归纳,最终用一句话甚至于几个字进行概括。5、教师点拨、思维提升:重点、难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典型问题、解题方法。6、作业设计层次性:重新认识知识体系、重点难点、典型问题、解题方法。习题课课前预备:导学案、练案的印制与发放1、创设情境:在拓展训练课上创设练习题所用的知识、规律、类比方法等的情景。

9、目的在于回忆知识、深化知识,引导解题的思路和技巧,为顺利解题做好铺垫。2、自主学习:浏览已完成的导学案、练案,查找个性疑问。3、小组内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点评:互帮互学,解决个性疑问,发挥小组的合作能力,总结出初步的解题思路、好方法,找到本小组的共性疑惑。将共性疑惑写在本组的黑板上。教师完成创设情景的任务后,就进入小组中充当辅导员的角色,完成教师式学生的转化, 及时的解决不同学生的非共性问题,点拨提升小组思维使学生的自学、讨论目的性更强,收获更大;同时这种深入小组的行为实现了和学生的平等交流,极大的加深了师生情感, 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展示其他组可不能做的题及本组的好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

10、解题技巧。非展示组点评设疑,教师点评鼓舞。通过各小组展示,既能提高本组成员的理解、表达能力,又能解决其他小组的疑惑。通过小组展示,实现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技巧的掌握。小组展示能够采纳竞争、互评等多种方式。能够教师指定,亦可采纳抢答的方式。教师的点拨要在小组的展示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的思维更细致化、完整化,思维的能力提高一个台阶。4、小组归纳,自主建网:归纳重点题型、解题方法。经历过讨论、展示、教师点拨后,学生对重点题型、方法差不多有了深刻的认识,初步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如今要使这些知识、方法在学生大脑中稳固下来,就要进行总结、归纳,最终形成系统化的网络。5、教师点拨、思维提升:重点

11、题型、解题方法。6、作业设计层次性:针对重点题型,给出典型问题。要有开放性的、联系实际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持合作讨论的激练案试卷讲评课课前预备:答案提早发放。1、创设情境:在试卷讲评课上点明命题人命题的范围、重点、难点,各题的得分率,失分的要紧缘故,目的在于激发同学们进一步认识考题,进一步思考考试中出现的问题。2、自主学习:浏览试卷,查找个性疑问。3、小组内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点评:互帮互学,解决个性疑问,找到本小组的共性疑惑。教师完成创设情景的任务后,就进入小组中充当辅导员的角色,完成教师式学生的转化, 及时的解决不同学生的非共性问题,点拨提升小组思维使学生的自学、讨论目的性更强

12、,收获更大;同时这种深入小组的行为实现了和学生的平等交流,极大的加深了师生情感, 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展示其他组可不能做的题及本组的好的解题思路、 解题方法、解题技巧。非展示组点评设疑,教师点评鼓舞。通过各小组展示,既能提高本组成员的理解、表达能力,又能解决其他小组的疑惑。通过小组展示,实现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技巧的掌握。小组展示能够采纳竞争、互评等多种方式。能够教师指定,亦可采纳抢答的方式。教师的点拨要在小组的展示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使学生的思维更细致化、完整化,思维的能力提高一个台阶。4、小组归纳,自主建网:归纳重点题型、解题方法、失分的缘故,总结经验教训。5、教师点拨、思维提

13、升:考试的重点题型、解题方法、失分的缘故。6、作业设计层次性:错题重做,总结失分的缘故、 经验教训,针对得分率较低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命题互相考,只是要限定范围、 限定难度。实验课课前预备:实验器材、导学单提早发放。1、创设情境:点明实验的目的、原理、重点、难点、考前须知。教师演示一遍。2、自主学习:浏览导学单、 熟悉器材,查找个性疑问。5 分钟3、小组内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点评:互帮互学,解决个性疑问,完成实验,找到本小组的共性疑惑。教师完成创设情景的任务后,就进入小组中充当辅导员的角色,完成教师式学生的转化, 及时的解决不同学生的非共性问题,点拨提升小组思维使学生的自学、讨论目的性更强,收获更大;同时这种深入小组的行为实现了和学生的平等交流,极大的加深了师生情感, 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展示其他组的疑惑及本组的好实验思路、实验方法、实验技巧。非展示组点评设疑,教师点评鼓舞。通过各小组展示,既能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