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江大堤防洪闸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0965020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X 页数:194 大小:34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荆江大堤防洪闸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_第1页
第1页 / 共194页
荆江大堤防洪闸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_第2页
第2页 / 共194页
荆江大堤防洪闸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_第3页
第3页 / 共194页
荆江大堤防洪闸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_第4页
第4页 / 共194页
荆江大堤防洪闸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_第5页
第5页 / 共1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荆江大堤防洪闸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荆江大堤防洪闸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1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01章 工程概况1.1工程基本情况本标段设计桩号2+9504+100,渠段长1.150km。在引水渠道轴线左侧、3+7304+095附近设一施工场地布置区,布置区主要有混凝土拌和站、机械汽车停放保养场、综合加工厂、综合仓库、金属结构安装厂、施工营地等,合计占地面积2.0万m2。在龙洲垸堤防内侧,引水渠道上游400m处设置一处砂石料堆场,占地面积2.0万m2,此堆场为进口段各标段施工承包商共用。本项目主要为渠段的干渠和荆江大堤防洪闸土建及金结、电气设备安装工程、防洪闸两侧连接堤防土建工程、临建工程。(1)渠道工程本标段泵站下游渠道总长875m,桩号为2+9503+825,渠道底高程26.20m

2、。其中桩号2+9503+165段渠道底宽为180m;桩号3+1653+825,渠道底宽由180m以5角逐渐收缩至84m。下游渠道为全挖方渠道,两侧地面高程约34m37m,渠道开挖边坡1:3,两侧渠坡在高程32m设宽3m的马道。渠底采用厚8cm混凝土板衬砌,下设单层土工布和厚30cm反滤垫层。两侧渠坡高程34.7m以下采用厚10cm混凝土板衬砌,下设单层土工布和厚30cm反滤垫层;高程34.7m以上渠坡采用草皮护坡。渠底及渠坡混凝土板按间排距1.5m布设有深入反滤垫层的排水孔。(2)荆江大堤防洪闸荆江大堤防洪闸兼作通航孔,布置于现状荆江大堤后侧,采用开敞式平底闸,共设2孔,单孔净宽32.0m,通

3、航净空8.5m。闸室顺流向长35.0m,结构总宽84.0m,两侧边墩厚5.0m,缝墩厚25.0m,闸顶高程45.6m,闸顶上、下游侧分别设有宽15.2m和5.4m的空箱板与闸墩固结,其中上游侧空箱板兼作交通桥。闸室底板厚4.0m,建基面高程21.9m,顶高程25.9m。每孔防洪闸设一道提升式平面挡水闸门,由闸顶启闭机排架上容量为25000KN的桥式启闭机操作。闸室两侧各布置宽36.0m的门库段,门库段两侧新筑堤防与荆江大堤连接。防洪闸上游布置有长60m、厚0.5m的混凝土铺盖,铺盖前端设混凝土垂直防渗墙;下游设总长60m、厚0.5m的透水式混凝土护坦。为引导船舶安全通过防洪闸,在防洪闸上、下游

4、渠道两侧分别布置有总长138m和148m导航翼墙。(3)连接堤防荆江大堤防洪闸两侧地面以上新建堤防与原荆江大堤连接,形成封闭防洪线抵御长江洪水。新建连接堤与原堤防标准相同,为1级堤防,堤顶宽10m,堤顶高程45.60m,外边坡1:3,内边坡1:4。堤顶为混凝土道路,C25混凝土路面厚20cm,其下碎石垫层厚20cm。上游堤坡高程39.00m处设混凝土防渗墙,墙深30m。上、下游侧边坡采用草皮护坡1.2工程合同项目和工作范围1.2.1本合同承包人承包的工程项目本合同实施、完成和维护的工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1、主体工程1)土方开挖:荆江大堤防洪闸建筑物基坑开挖及标段范围内的渠道开挖;2)土石方

5、回填:荆江大堤防洪闸及其上下游防冲设施、两侧岸墙、上下游导航翼墙、分流墩、道路及上下游渠道等部位的回填(包括建筑物墙后及内部回填、基础回填、基础换填,防洪闸两侧连接堤防填筑),以及垫层、护面施工;3)防渗及排水:土工布、复合土工膜的铺设,反滤排水层及排水孔施工;4)混凝土:荆江大堤防洪闸、上下游防冲设施、左右侧岸墙、上下游导航翼墙、分流墩及渠道的护底、护坡等部位的现浇混凝土施工、二期混凝土施工、预制混凝土及其安装、钢筋工程、金结一期埋件制作及安装、二期埋件安装;机电设备基础埋件(厂家提供的除外)及接地系统埋件的制作安装;5) 地基处理:防洪闸及两侧连接堤防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左右侧岸墙及上下游导

6、航翼墙搅拌桩施工;6)防洪闸的闸门、金结构件及闸门启闭设备(含控制设备)的安装、调试、试运行; 7)防洪闸的机电设备安装、调试、试运行,防洪闸照明、消防、给排水设备安装;8)建筑装修:防洪闸及降压站的建筑装修;9)与本标段相关的其他标段的剩余工程;10) 合同范围内各单项主体工程完工至移交前的运行维护;11) 图纸所显示的或监理人指示的其他内容。2、临时工程1)减压降水:降水试验及本标段减压降水井点设计、施工、井点抽水。2)砂石混凝土系统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及拆除;3)施工营地的设计、施工、使用、维护及拆除;4)场内临时交通工程的设计、施工、维护及拆除;5)施工供水、供电、通讯工程的设计、

7、建安、运行、维护及拆除;6)弃土(渣)场的管理、维护和整理;7)施工场地平整、维护及本合同工程完工后场地清理;8)施工期基坑经常性排水和安全度汛;9)场内干线施工道路的施工、维护; 10)发包人指定的共用道路、专用道路、存弃料场的管理与维护;11)满足工程需要的其它施工临时设施。3、施工期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1)施工期环境保护:对本标段施工期产生的废气、废水、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等进行的环境保护措施或发包人指定范围内的环境保护;2)施工期水土保持:本标段施工期水土保持工程措施。1.3气象水文与工程地质1.3.1气象水文1、水文气候特征引江济汉工程所处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常受寒潮的入侵,天气寒冷,

8、夏季受西太平洋副高控制,天气酷热,四季分明,冬、夏两季稍长,春、秋两季较短。冬季的寒潮大风,春季的低温阴雨,初夏的梅雨,盛夏的高温,秋季的秋高气爽等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特色。引江济汉工程区内多年平均降水量1079.7mm,多年平均蒸发量1285.8mm,多年平均气温16.2,极端最高气温38.6以上,极端最低气温为-14.9左右,风向以东北风及偏北风为主,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2.3m/s。进水口河段主要气象资料统计见表1.1-1。表1.1-1 气象特征值表项 目单位荆州多年平均降水量mm1079.7多年平均蒸发量mm1285.8多年平均气温16.2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8.6出现时间19

9、61.6.22历年极端最低气温-14.9出现时间1977.1.30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多年平均风速m/s2.3历年最大风速m/s16.3出现时间1973.4.10历年最多风向N多年平均日照时数h1845.7多年平均无霜期d2562、设计洪水1) 进水口断面设计洪水进水口河段洪水来自于长江上游,具有高水位出现频繁且持续时间长,洪峰流量大等特点。根据沙市站实测资料统计,自1933年设站以来,超过警戒水位43.00m(冻结吴淞)的有43年,以1998年45.22m(冻结吴淞)为最高,1999年44.74m次之,1954年44.67m又次之。自1951年以来,沙市站有7年洪峰流量超过50000m3/

10、s,其中以1989年7月12日的55200m3/s为最大。三峡水库建成前,龙州垸进口断面1%、2%、5%的设计洪水分别为78800、74500、68300m3/s;三峡水库建成后,龙洲垸进口断面1%的设计洪水为51800m3/s。2) 进水口断面施工设计洪水龙洲垸进口断面施工设计洪水成果见表1.1-2。表1.1-2 进口河段11-4月施工期月均流量设计洪水成果 流量单位:m3/s项目施工期均值频率P(%)25102050三峡建库后流量11-3月63307500723070006740629011-4月63307550730070706800631011月90301360012500117001

11、0600888012月594074807090677064205850系列:1956年11月1998年4月)1月5393553055005480545053902月5543580057505700565055403月5736614060605990590057304月6379119008840715061605870三峡建库前流量11-3月56106950666064106120559011-4月57907330699067006360576011月989513400126001200011200981012月581074907120680064305770系列:1956年11月1998年4月

12、)1月4217522049904800458041902月3798477045404350413037603月4323632058305420497042204月66491230010700950081806210还原流量11-3月56507000671064606170563011-4月58107350701067206380578011月978013500127001200011100969012月583075207140682064505790系列:1956年11月2007年4月)1月4300538051304920468042702月3880498047204500425038303月

13、4420684062205720517042804月664012500109009570821061703) 水位流量关系龙洲垸进水口河段水位流量关系成果见表1.1-3。表1.1-3 龙洲垸水位流量关系成果表 (黄海基面)流量(m3/s)沙市水位(m)龙州垸水位(m)300027.5028.42400028.2529.11500028.9929.79600029.7130.44700030.4131.08800031.0831.69900031.7232.271000032.3332.821100032.9133.351200033.4533.851300033.9534.331400034.4234.781500034.8635.201600035.2635.601700035.6335.981800035.9836.331900036.3036.672000036.5936.992100036.8637.292200037.1137.562300037.3437.832400037.5638.092500038.353000039.534000041.375000042.871.3.2工程地质1、工程区地质引江济汉工程龙高线进口段地处长江中下游汉江平原西北部平坦低洼平原区,为长江一级阶地,地面高程为3246m。工程区自第四纪以来,受新构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