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增值税问题的研究报告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0961156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善增值税问题的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完善增值税问题的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完善增值税问题的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完善增值税问题的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完善增值税问题的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善增值税问题的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善增值税问题的研究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完善增值税问题的研究报告尊敬的读友您好:本文由网络收集而来,分享到本网站是为了能够帮助到大 家,大家如果阅读之后是自己需要的文档可以点击下载本文档,下载文档是 收费的,所以请先阅读再下载,谢谢各位读友,本人在此祝的立读友工作顺 利.事事如意。完善增值税问题的研究报告2007-02-02 21:55:12作者:秩名当前,我国经济已到了向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转轨的关键阶段。一方面,随 着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以及 资产重组和技术进步步伐的加快,要求 现行增值税制应该适时地继续完善。另 一方面,受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下岗人 员继续增多的影响,要做到扩大内需, 保证经济增长速度,势必要增加政府投 资

2、支出,这又从财政上制约着增值税制 改革的力度。因此,在本课题的调研过 程中,对于有关问题应该怎么改,步子 跨多大,难免出现各种不同的观点。我 们力求按照党的十五大的精神,在邓小 平理论的指引下,从基本国情出发,解放思想,尽可能把本课题完成得更好一止匕 o我国自年税制改革全面推行增值 税以来,已有年多了。对于这个税种, 大多数人都给予肯定,同时也认为需要 在近年来实践的基础上继续加以完善。 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年如此大面积推行 增值税,显得过于急促了些,步子也嫌 迈得稍大,否则,效果可能会更好。还 有极少数人则认为,在我国推行增值税 弊多利少,回到过去多环节全额课征的 流转税上去,并没有什么不好。

3、我们认 为,尽管对这个新税种多数人表示赞同, 但是,对于不同意见,也应认真加以分 析。从我国推行增值税的实践来看,亦 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首先反映在经济上,由于基本消除 了传统流转税重复征税的积弊,推动了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资产重组和经 济结构的调整,适应了全球经济一体化 的发展趋势。现在看来,如果当时我们 不改征增值税,则今天矛盾发展的尖锐 程度,势将远远超过年代市场经济开始 孕育时所反映出来的情况。其次反映在 财政上,由于增值税的税基与的联系比 较紧密,随着的增长,这几年增值税收 入相应增长较快。再加征收上的链条机 制,不仅纠正了过去的任意减免税和承 包所造成的税收大量流失,而且增

4、值税 专用发票的使用也有助于堵塞偷逃税的 漏洞。这里,有个问题需要澄清。那就 是在增值税推行年多期间,反映最为突 出的是纳税人利用增值税扣税机制,通 过伪造、虚开、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进 行偷骗税款的问题。这个问题,绝非如 有些人所说,是由增值税税制本身所带 来的。因为在过去按照销售全额课征流 转税的年代里,纳税人利用销货发票, 搞销货不开票、大票小开(即大头小尾) 和 飞过海”(进销不入账)进行偷税的, 也同样比比皆是。而今天增值税的扣税 机制将销方的销项与进方的进项通过增 值税专用发票联系起来,勾稽关系严密,从而可以使客观上原来就存在的偷骗税 更加充分地被暴露出来。所以 糠7.窃 鲍邓霸斐闪

5、送灯 埃n/善矗 窃船 邓澳花唤衣锻灯埃佣偈雇U炕辅芳右远氯 4诱飨鳏庖迳纤担 。 檬羌 檬隆O衷谛秤 芯康模 耸侨第 伟凑赵鲍邓罢飨鲂滤爸直旧淼奶氐阂木 晟普辅苹椒e褪侄危 荒览跃裳陵美 系墓芾荣沉髯暗姆椒g垂芾斫福斓 脑鲍邓啊我国全面推行增值税以来,也 暴露出现行税制的一些矛盾,影响了它 的功能进一步充分发挥。一是现行增值 税制尚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征税现象。 表现在购进固定资产中所含的已征税款 不准扣除,不利于高新技术企业、资源 开发型企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改 造与技术进步,同国家产业政策的矛盾 越来越尖锐。二是由于增值税的覆盖面 没有包括全部流通领域,致使企业购入 劳务、接受服务的支

6、出中所含的已征税 款,除加工、修理修配外也得不到抵扣(运费已做政策性处理)。三是由于减免税(包括先征后返等)项目过多以及行 政干预,现行增值税的法定税率和实际 税负差距过大,在公平税负、出口退税 等方面都有负面影响。此外,增值税的 征收管理过于依赖增值税专用发票,也 带来一些问题。对于上述增值税制存在的问题,如 何进一步改革?几年来,学术界和实际 工作者都做了不少调查研究和理论探 讨,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对于完善我 国现行的增值税制问题,我们的基本观 点是,既要讲究合理性,也不能不考虑 到它的可行性;既要吸取外国的先进经 验,也应注意结合我国的国情。不宜急 于求成,指望近期样样都能一步到位,

7、还是从实际出发,先易后难,稳步渐进 为好。一、关于增值税转型问题增值税的税基是货物和劳务的增 值额。由于税基的价值构成不同,增值 税分成三种类型:税基价值构成中包括 固定资产的,由于其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一致,称为生产型增值税;将生产型 增值税税基中的固定资产部分随折旧逐 步排除的,由于其总值与国民收入一致, 称为收入型增值税;将生产型增值税税 基中的固定资产一次排除的,由于其总 值与全部消费品总值一致,称为消费型 增值税。增值税转型问题,有三点需要 研究:(一)目前研究转型是否迫切首先, 我们必须认识到目前研究转型问题是非 常必要的。我国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已 初步暴露出几个弊端:.重复课税因素

8、并未完全消除,一 定程度上仍然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由于资 本有机构成较高,投资资本支付的增值 税得不到抵扣,等于要多付一笔投资税”,不利于产业政策的实现。.内陆地区采掘业等基础产业比重 大,基础产业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税负 高于沿海地区加工工业,不利于缩小地 区经济差距。产品出口成本中,由于固定资产价 值所含已征税款得不到退税,等于出口 产品背负着不予退税的 投资税”与人竞 争,不利于扩大我国产品出口。反映在 进口产品上,由于它们比国内产品少了 这一笔 投资税”而增强了竞争力。由此观之,无怪乎目前在全世界采 用增值税的国家和地区中,很少采用生 产型增值税的。所以我们必须

9、统一思想, 认识到研究转型的必要性。有的同志提出,虽然研究转型问题 很有必要,但目前国家财政和经济都面 临着许多问题,转型问题最好暂时拖一 拖。我们的认识是,将转型问题摆上议 事日程已十分迫切,不能再拖。这是基 于:.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将在年建成。世纪是知识经济竞争的年代,资本 品(包括无形资产)的投资要负担税款 的办法,会削弱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世纪我国加入后,要进一步降低 关税,开放市场。我国产品如仍背负着 隐性的投资税”,无异带着枷锁与人赛 跑,势将越来越落后。特别是当前我国 经济正处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 关键时刻,需要进行资产重组,加快经 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步伐

10、,面对我国 宏观经济出现从通货膨胀转变到通货紧 缩的形势,有必要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 政策,以利于鼓励投资,扩大内需,积 极推进商品出口,保证经济发展速度。 在这个时候将现行增值税由生产型转换 为消费型,已是十分迫切了。(二)目前转型有何风险目前实施转型是会有一定风险的。 风险之一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保障;风险 之二是企业承受能力的限度。这两个方 面风险的程度又是此消彼长的,其关键 则在于转型的方法。一般来说,在原税负的基础上选择 生产型增值税由于税基宽,相对税率可 以定得低些;如果选择消费型增值税, 由于税基没有了固定资产价值,相对税率则要定得高一些。据年税制改革时测 算,新税制中的增值税基本税率

11、选择生 产型为,如果选择消费型要达到多, 相差个多百分点。现在如果要将生产型 转为消费型,则要基本税率相应调整到 多(并没有提高整体税负),国家财政收 入方面的风险就基本上可以化解。但是 另一方面,各行各业纳税人之间的税负 则将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不同而发 生此减彼增。基础工业、采用高新技术 的企业资本有机构成高,税负下降;加 工工业、一般传统技术的企业资本有机 构成低,税负上升。而后者在当前经济 结构调整过程中面临困难比较多,承受 增加税负的能力弱,有可能会造成破产 户数增加,欠税增多,使相当一部分税 收不上来。如果在增值税基本税率不动的前 提下转型,亦就是降低增值税整体税负 的前提下转型

12、,企业承受能力方面的风 险当然可以基本化解,但国家财政收入 的风险程度则将加深。据国家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年全国基建投资亿元,更新 改造投资亿元,共亿元。其中涉及增值 税征收范围的 采掘业”、制造业”、电 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以及 批零 贸易”部分有亿元,按税率换算不含税 价后计算税额为亿元。由于种种原因, 基建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中有些支出是 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如进口免 税的设备,各种税费支出,土地及建筑 安装支出,贷款利息、保险费、设计、 咨询、仓储、自营工程人工费用支出等 等),再加有些基本建设单位未能移交生 产经营单位或不能投产等等,因而估计 可抵扣的税款约在亿元左右。我们暂

13、以 亿元来做文章,这就是财政要承担的风 险。这里还没有算上固定资产存量的 含税金额。据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显 示,年全国工业固定资产原值就达亿元, 如按增值税基本税率推算所含税额就将 达亿元,还不算商业部分。我们在研究 中认为,我国的增值税即使转型后亦不存在固定资产存量可以像年期初存货那 样计算补抵税额的问题。我们亦研究了为减轻财政风险可 否实行收入型增值税问题。但最终认为, 弊多利少。实施收入型增值税的固定资 产抵扣税额总量上并没有减少,只是最 初年份可能少一些,以后逐年递增,财 政压力越来越大。同时,生产型增值税 的许多问题依旧存在。而且从操作上讲, 抛却了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扣税的链条机 制,计

14、算繁琐,税基的核实难度加大, 征纳成本增大。故我们把收入型增值税 排除在选择之外。当然,如果产业结构 调整得快一些、经济效益提高,会减少 财政风险。(三)怎样可以使转型的代价小一 些前面大致分析了转型的必要性和 实施转型的风险。那么能否找到一条代 价较小的转型途径呢?关键仍在于时机 和方法的选择。我们考虑有两种选择:.适当调高税率,做到一步到位。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政府 宏观政策取向,首先应放在扩大内需、 稳定汇率以振兴经济上,税收上需要采 取断然措施,立即实施转型。对此,我 们有如下设想:()酌情提高增值税税率个百分点, 即基本税率提高到。这样约可增加税 款亿元一亿元,相当新增固定资产抵扣 税额的一半可以得到弥补;而传统生产 企业和商业增加的应纳税额不致太大。()可以考虑在年或年,对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新增固定资产支付的增值税 凭增值税专用发票在纳税时一次全额扣 除,以鼓励投资下一页尊敬的读友您好:本文由网络收集而来,分享到本网站是为了能够帮助到大 家.大家如果阅读之后是自己需要的文档可以点击下载本文档,下载文档是 收费的,所以请先阅读再下载,谢谢各位读友I本人在此祝各位读友工作顺 利.事事如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