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四月》教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0956796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四月》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乡村四月》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乡村四月》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乡村四月》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乡村四月》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四月》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昌平第二实验小学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框架 四 年级 语文 学科 教师: 刘林洋 编号: 课题:23、乡村四月一、教材分析:乡村四月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突出了乡村四月的劳动紧张、繁忙。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眼界是广阔的,笔触是细腻的,色调是鲜明的,意境是朦胧的。静动结合,有色有声。“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

2、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诗人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二、 学情分析根据四年级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及课程标准对古诗教学的要求,应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多读,通过读去感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理解词的意思。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并与同学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合作能力。根据诗的描述进行想象,在脑海里浮现画面。在这些环节中,学生可能对古诗的意境感悟需要老师点拨,因为诗人写诗的心境生无法理解,这需要师适当介绍诗人当时的背景,朗读方面可能没

3、真正把诗人的心情溶入情境中,可能交流时有的学困生被冷落,教师重要的是要生通过反复读,想象画面,体会意境,弄懂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情。三、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3个字,掌握1个多音字“剥”。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感悟词的意思,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感受农家生活的闲适和劳动的快乐。通过朗读、想象,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四、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诗中描写的美景,体会劳动带给人们的快乐。2、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意。五、教学难点:理解诗意,感受诗中描写的美景,体会劳动带给人们的快乐。六、教学准备:1、准备翁卷资料。2、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一、解题

4、1、六单元的课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乡村生活的画面,随着课文的学习,我们走进了自然和谐的乡村人家,游览了辽阔宁静的牧场之国,今天让我们一起步乡村四月。 (齐读课题) 2、读了题目,你就了解到什么?你知道吗?这四月就是指江南农村春末初夏的时侯,这正是江南农民春耕的时节。 二、读通诗句,书写生字 1、久居江南的南宋诗人翁卷,如何用诗句记下这时的情景呢?让我们自由读读这首诗。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正音,齐读。 3、蚕桑的平舌音读得真准,它们是今天要学习的生字,会写吗?(范书)蚕,天虫为蚕,第一笔是横,可别写成撇;桑叶的桑要想把它写得美观,上面的三个“又”就要讲究穿插,写得富有变化,

5、给人高低错落之感。来,自己抄写一遍。 三、疏通字词,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意境: 1、刚才我们学写了生字,读通了诗句: 从小学一年到现在我们学了很多古诗,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古诗的?首先要借助注释,疏通字词, 接着读通诗句,了解诗意,最后想想画面,体会情感。下面我们借助注释,疏通字词,了解诗意,如果还有不懂的地方请作上记号。 2、借助注释,你知道哪些词的意思? (理解山原、白满川、子规、了的意思) 3、大家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第二句过渡:第一句写出乡村景美,第二句写人,乡村的人又怎样呢?这句里你们还有哪些词理解有困难? “蚕桑”的意思?刚才我们借助注释知道了是结束的意思,再把蚕桑放进句

6、中读一读刚刚结束蚕子和桑叶又插秧,通吗?蚕桑该做什么讲?(点播:看来理解古诗,不能用常用的分解法或简单的从字面上理解,要放到诗句中去读。)谁能借助注释,再说这行诗的意思? 乡村人家多忙呀!难怪诗人说:“乡村四月闲人少”,这里的闲是什么意思呢?你能组词说一说吗?(清闲、悠闲、空闲、休闲)哪些词的解释放在这最合适?你能说说原因吗?(你们说得言之有理,老师总结一下你们的说法,其实你们都想说,乡村每个人都很忙,没有人闲着呀!由此可见,他们就是这样勤劳,来,让我们赞一赞勤劳的人吧!(男女指读、齐读第二句诗) 第一句过渡:这句写人赞人,而第一句写景,这句里你们还有哪些词理解有困难? 雨如烟: 雨像烟雾一样

7、又轻又小。用你的话连起来说说这行诗的意思。(自说、抽说)你能试着把雨如烟的解释调到前面来说一说吗?我们说诗意时,调换一下词语的顺序,这样就会更通顺些,不信你再说第一行诗的诗意,也用这种方法试试。 简单疏通诗意后,我们感受到乡村的景色很美,来读一读。(齐读) 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诗句,品味其中的关键词句,或许你对诗人笔下的乡村四月有些新的认识。 范读,边听边想象,乡村四月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引导: 绿遍山原就像什么?放眼望去,山陵和原野满是的绿色,这绿色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碧绿的毛毯。(你抓住“遍”字想开去,一用上比喻句,画面就变得更活了,更美了,更丰满了。)在大好的春光下,这绿绿得怎样?到处都

8、是绿色,有深有浅,有明有暗,绿得鲜亮、绿得耀眼,绿得充满了生机。(这一串排着的话连在一起,让我们看到的绿色是那么丰富,是那么有层次,你的感受细腻了!) 抓住能引起你想象的词,联系生活的场景,选一行诗,写写乡村四月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用上学过得好词佳句就更好了。(放音乐自己写,再交流)(评:随着你的描述,我仿佛看到看到一块块明镜似的水田,泛着点点银光,使乡村得更纯,如同无瑕的翡翠。你丰富的想象,让我听到了杜鹃鸟清脆的鸣声,和着沙沙的雨声,让这幅画卷充满生机,这真是一首动听和谐的春之曲呀!) 再来读一读,这次读的感觉一定不一样!(自读、轮读相机指导) 乡村四月有声有色,有静有动,色彩鲜亮,充满生机

9、,多美的田园风光!合上书,闭上眼,想象着画面,读出你的感受。(齐背) 4、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时节,是农家耕种的时节,看着乡村四月大好的春光,看着家家户户忙碌的身影,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一年之计在于春”,你能体会乡下人家此时的心情吗(他们享受着大好的春光,憧憬着幸福的生活,累并快乐着。) 5、诗人就这样饱含赞美之情,写下了这充满活力的乡村美景,放声朗读,读出你心中的情感吧!(齐背全诗) 6、对着画面,配上音乐,再吟一吟诗吧。(齐背、抽背) 四、默写古诗 1、多么精炼的字词,多么优美的画卷,那么短小的诗句,那么丰富的情感,让我们背着写下来,回家后推荐给你的朋友吧! 2、刚才学的这首诗描绘的是春末夏初是江南人家的生活画面,田园四时杂兴又写的什么时候田园生活呢?下节课接着学习。 五、板书 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优美 乡村四月闲人少, 赞美 才了蚕桑又插田。勤劳 七、教学反思:一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词的基本特征,初步培养阅读词的能力,感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感情丰富的强烈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