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规划复习材料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0952633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区规划复习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景区规划复习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景区规划复习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景区规划复习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景区规划复习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景区规划复习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区规划复习材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景区规划与管理复习材料考试时间:6 月1日下午2:00 地点:诚智D405考试题型:1、名词解释(5*3)2、单选题(5*1)3、多选题(5*2)7、 材料题( 1*20)1、景区:由一系列相对独立的景点组成,从事商业性经营,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娱乐、科考、探险等多层次精神需求,具有明确地域边界,相对独立的小尺度空间旅游地。P52、景区规划:为了保护、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旅游景区,使其具有旅游接待等多种功能和作用而进行的各项旅游要素的部署和具体安排。P123、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以成

2、为旅游资源。P324、旅游市场调查 P44:运用科学的方法,有针对性、有计划、系统地搜集整理和分析有关旅游营销活动方面的信息,以了解旅游营销环境与市场状况,为旅游经营决策提供依据的活动。5、旅游市场预测:根据既定的市场事实,利用已有的知识、预测技术和经验,对影响旅游企业市场变化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判断和估计,以掌握市场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规律。 P476、景区形象:旅游者、潜在旅游者对旅游景区景点的总体认识、评价,是旅游景区在旅游者、潜在旅游者头脑中的总体印象。P717、旅游产品:以自然资源、历史资源和社会资源为原材料,以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配套服务为基本环节,针对客源市场的需要,

3、按照特定的功能和主题,沿一定的路线或区域设计、加工、组合而成,在市场上供旅游者挑选、购买、消费的服务性产品。1408、主题公园:又称“人造景观”“游乐园”,是一种专门为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设计建造,并以某一主题为内涵的大型休闲、娱乐场所,是一种新颖的旅游产品、旅游吸引物。P1439、景区生命周期:用于描绘景区变化的模型。景区演化表现为明显的周期性,呈“ S型”曲线,共分为六个阶段:探查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稳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10、旅游可持续发展:满足当代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的各种需要的同时,保持和增进未来发展机会,其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社会、文化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

4、体。11、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 P19612、旅游规划管理:是指在旅游规划的制定、实施过程中采用管理手段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其实质就是保证旅游规划目标的顺利实施。p20213、可行性研究:在投资决策前对拟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的标准化研究方法。P22314、生态旅游: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15、人文旅游资源:人文

5、旅游资源又称人文景观旅游资源。指由各种社会环境、人民生活、历史文物、文化艺术、民族风情和物质生产构成为人文景观,由于各具传统特色,而成为旅游者游览观赏的对象。主要包括历史遗迹类旅游资源、古建筑类旅游资源、宗教文化类旅游资源、民俗风情类旅游资源和现代科技、文化艺术形象形成的新的景观。16、旅游主题:在景区建设和旅游者活动过程中被不断地展示和强调的一种理念或价值观念。17、财经保障体系:从财政和金融两个方面采取多种措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支持,所使用的方法通常有投资补贴、加速折旧减免税以及规定优惠的贷款利率或者为旅游企业提供期限较长的政府担保贷款等。P24618、旅游形象的定位方法:领先优势定位、

6、比附定位、逆向定位、空隙定位和重新定位。P7319、SWOT 分析的基本方法1 杠杆效应(优势 +机会),企业用自身内部优势撬起外部机会,使机会与优势充分结合发挥出来。2 抑制性(机会 +劣势),企业需要提供和追加某种资源,以促进内部资源劣势向优势方面转化,从而迎合或适应外部机会。3 脆弱性(优势 +威胁),企业必须克服威胁,以发挥优势4 问题性(劣势 +威胁),如果处理不当,可能直接威胁到企业的生死存亡20、旅游景区开发的工作流程P581 项目可行性研究2 编制景区规划项目任务书3 组建开发规划组织4 制定工作计划5 室内资料调研6 田野考察调研7 编制景区规划初稿、中稿以及终稿8 聘请专家

7、评审规划9 组织规划的实施和修订21、我国历年旅游主题主题口号2000中国神州世纪游“文明古国,世纪风采”2001中国体育健身游“体育健身游,新世纪的选择”2002中国民间艺术游“体验民间艺术,丰富旅游生活”2003中国烹饪王国游“游历中华胜境,品尝天堂美食”2004中国百姓生活游“游览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体验百姓生活、民风民俗”等2005中国旅游年“2008 北京中国欢迎你”;“红色旅游”年2006中国乡村游“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2007中国和谐城乡游“魅力乡村,活力城市,和谐中国”2008中国奥运旅游年“北京奥运,相约中国”2009中国生态旅游年“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2

8、010中国世博旅游年“相约世博,精彩中国”2011中华文化游“游中华,品文化”2012中国欢乐健康游“欢乐中国游、健康伴你行”22、旅游环境容量:(广义)旅游容量,旅游容量定义:又称为旅游承载力或特定范围内的合理旅游规模。系指某一旅游空间内,在某一时段内所能容纳的合理的游人数量;(狭义)从游客需要、旅游资源保护需要和生态环境质量的角度来确定的旅游容量。23、旅游产品宣传24、可行性分析基本方法与原则25、旅游资源调查的方法P451 询问调查法2 文案调查法3 观察法4 实验法5 网络调查法26、旅游资源评价的“三三六”法则:三大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艺术文化价值、科学考察价值三大效益:经济效益、

9、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六大开发条件:旅游资源所在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象地域组合条件、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客源市场、投资能力、施工难易程度等六个方面。六字评价法:美、古、名、特、奇、用27、旅游市场宏观结构分析方法28、旅游线路设计基本原则P1301 突出特色2 讲究韵律3 兼顾“冷热”4 发展创新5 安全可靠29、旅游规划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影响30、旅游产品的营销组合战略1 组合旅游产品2 实施促销方案3 组合分销渠道4 制定价格策略31、旅游客源市场的分析方法32、自然旅游资源特点1 地带性2 季节性和周期性3 不可移置性33、旅游资源评价内容P38(1) 旅游资源自身评价。旅游资源自身评价是

10、指对资源本体各个组成部分和要素的评价,可从旅游资源的特性和特色、价值和功能、密度和布局、环境容量和承载力、节律变化以及开发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2) 旅游资源外部环境评价。这些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区位环境条件、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条件、客源市场环境条件、投资施工条件等。34、影响景区生命周期的基本要素35、旅游规划管理基本任务P202(1) 运筹计划:运筹帷幄、计划管理(2) 组织协调:组织、协调(3) 推广引导:推广、引导(4) 控制监督:控制、监督36、旅游产品类型 P141观光型旅游产品、度假型旅游产品、商务会展型旅游产品、文化型旅游产品、绿色生态型旅游产品、健身康复型旅游产品、猎奇

11、刺激型旅游产品、主题公园37、旅游教育培训方式38、景区融资基本方式P251政策性融资、银行信贷融资、资本融资、发行企业债券融资、商业信用融资、融资租赁39、景区规划编制的基本步骤P16(1) 具体区域的市场和产品评估(2) 确定旅游地目标、类型和规模,进行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分析(3) 确定旅游地的典型和定位特点(4) 完成项目定位策划和旅游产品选择(5) 旅游区总体规划(6) 景点可进入性及功能区的完整性:确定基础设施需求、环境和容量分析(7) 项目可行性报告(8) 环境影响评估报告(9) 制定实施方案(10)实施阶段开发计划40、我国风景名胜区分级制度P6风景名胜区按其景物的观赏、文化科学

12、价值和环境质量、规模大小、游览环境等划分为两级,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41、景区形象的传播途径P77主要途径有形象广告、公关宣传、节庆活动、网络宣传等。42、景区形象定位原则P73(1) 与景区性质协调一致(2) 突出资源特色(3) 适应旅游市场需求43、怎么认识旅游可持续发展P183旅游可持续发展,就是满足当代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的各种需要的同时,保持和增进未来发展机会,其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社会、文化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这一概念有两个要点:第一,发展是“主体”;第二,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经济和社会三者的可持续性,三者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并互为因果。旅游可持续发展

13、目标体系是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44、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分区P8 、 P168自然保护区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按功能划分,生态旅游区域可按不同功能分为游览区、景观生态保育区和服务区。其中,游览区为适合各种野外观景、游憩活动开展的区域,内部还可进行二级区划;景观生态保育区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旅游区生态环境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服务区为管理服务机构、服务接待设施集中分布的区域,面积可视保护区面积大小而定,宜建在自然保护区外,最好与保护区管理局局址建设工程合建。45、旅游资源区位分析46、景区主题定位 P68景区规划与开发的主题是一个由三大要素组成的有机体系。其中,景区的发展目标是根本性的决定因素,是实质性的主体;发展功能则是由发展目标决定的内在功能;形象定位是发展目标的外在表现。由此可知,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的内涵可以归纳为“一体两翼”。景区规划主题的定位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景区发展目标定位、景区功能定位、景区形象定位。47、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P196(1) 实现减量化,即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和能量流量;(2) 再利用,即大力实施资源的循环利用(3) 再循环,即努力回收利用废弃物48、景区基本特征 P51 资源的密集性2 文化独特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