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发展中医专病特色技术情况说明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0945530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院发展中医专病特色技术情况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卫生院发展中医专病特色技术情况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卫生院发展中医专病特色技术情况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卫生院发展中医专病特色技术情况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卫生院发展中医专病特色技术情况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院发展中医专病特色技术情况说明(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卫生院发展中医专病特色技术情况说明为展现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为提升治疗疗效,打造特色优势专科病种,特引进内热针技术等先进治疗技术。我院国医堂20余年前既已开始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的治疗,多年来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治疗方案既“针灸为主,手法为辅,中药熏蒸,中医康复”,2018年借助中医特色技术挖掘提升项目,我院重点加强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新治疗疗法及技术的发掘提升。经多方考察学习内热针技术,发现内热针技术治疗较传统针灸具有见效快、疗效确切,缩短治疗疗程,减少治疗次数,随治随走,安全可靠等优点。于2018年1月赴松柏镇卫生院实地考察内热针技术。于2018年

2、3月份派专人赴济宁市交通医院学习内热针技术。现已大范围开展内热针技术治疗腰痛病,取得极佳疗效及良好社会影响。2019年2月份又派三人赴济宁一方中医门诊部学习内热针技术。2020年派赵丽君主治中医师赴青大附院疼痛科进修内热针技术。一、内热针技术内热针技术是将特制针具根据治疗需要刺入人体月俞穴或肌肉处,并视患者病情加热针具至不同温度的一种治疗技术。1、内热针的发热材料在针体内部,使针尖到针体均能恒温发热;而且针体的发热温度可在38C-60。C之间调节。内热针具有松解并修复痉挛变性的肌肉组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肌筋膜的张力和无菌性炎症,促进肌细胞再生和再血管化,从而使肌筋膜痉挛变性缺血情况得以改

3、善,起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作用。内热针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作用。内热针机器替代艾球燃烧加热和巡检仪加热,从外热变成了内热,使深层加热成为现实。温度可控性更强,杜绝了烫伤和针眼色素沉着。针体变小,使内热针能够当针灸针扎,不用打麻药,变成了真正的温针,使其能够进入针灸科,造福更多人。远期治愈显效率达94%以上,是真正的治痛而不是止痛。已经应用于疼痛治疗以外的很多科的疑难病治疗。特点:安全、无痛、微创、高效、费用低廉;内热针操作的基本步骤:1 .术前准备:(1)询问病人的身体情况,了解病史,如病人有无发热或病毒感染;(2)有心脑血管疾病者,针刺前应按时口服相关药物;(2)避免空腹治疗,以免造成晕针

4、;(3)术前解好大小便;(4)妥善安排好病人的体位。2 .术中过程:依据病情的需要确定针刺部位与范围。(1)定点:一般用龙胆紫定点笔,也可用手术专用记号笔定点。定点是针刺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定点准确与否和针刺效果息息相关。在软组织痛的特定病变组织中选取压痛点,一般压痛点之间的针距为1.0-2.0cm。(2)术前皮肤常规消毒。(3)麻醉:皮丘麻醉:标记点用0.5%的利多卡因作皮丘麻醉;深层麻醉:肩胛骨背面、膝、肘、腕及踝关节处治疗可做深层麻醉,一般用0.5%的利多卡因;麻醉枪麻醉:可实现麻药无痛注射,减少进针痛苦。(麻醉助推器简称:麻醉枪)(4)针刺操作:医生用双手的拇、食、中指执针,如不好掌握

5、,可用双手的拇、食指执针,避免错误用力导致针身弯曲。根据针刺部位的不同采取直刺、斜刺和平刺。钻刺只在变性特别严重的筋膜使用,其他部位不用钻刺方法。(5)连接内热式针灸治疗仪:一只手固定内热针,另一只手安装连接线,以免针体移动伤及重要器官。(6)起针和术后消毒:加热完毕后,轻巧撤掉连接线,手持无菌纱布压住进针处皮肤,另一手将内热针快速拔出,然后用力按压针刺部位5分钟,以免局部血肿形成。常规皮肤消毒,一般无需包扎。内热针技术特色突出、疗效显著、诊疗技术先进。具有明显的疗效,患者随治随走,安全可靠。我院为本区域内较早开展以上新技术的医院,2021年我院申报的优势病种均采用中医治疗为主,门诊及住院中医药治疗率均达90%以上。国医堂门诊人次占比超过全院门诊人次40%o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疗效突出,安全可靠的中医药专病诊疗技术。在区域内影响较大,区内多家医院来此实地考察学习。辐射范围广,辐射至周边乡镇、本市莒县、东港、五莲等部分乡镇,以及莒南评上、团林,江苏棘荡、赣榆等很多患者慕名而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