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河绿色长廊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0939482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5.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河绿色长廊建设现状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生态河绿色长廊建设现状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生态河绿色长廊建设现状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生态河绿色长廊建设现状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生态河绿色长廊建设现状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河绿色长廊建设现状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河绿色长廊建设现状调查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生态河绿色长廊建设现状调查报告一、基本情况*镇位于孟连县城东南部,东与澜沧县糯福乡相接,西靠勘马镇,南面与缅甸佃邦接壤,北同娜允镇、景信乡相接,总面积354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19,年平均降雨量1500mm,边境线长公里。辖6个村民委员会100个村民小组14961人。辖区内流经的主要河流有*河、南基河、南腊河三条河流。其中,*河*段长45公里,主要流经我镇拉嘎村芒井、拉嘎一、二组和*村清水河、桥头社等22个村民小组(共905户3826人),出境流入缅甸勘柏县。二、*河*段生态环境及两岸流域现状*河被称为我县的母亲河,也是*镇的母亲河,全镇近10%的群众直接收益于*

2、河,近年来,由于发展产业,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排放,两岸植被减少,水体受到污染,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流量逐年减少,破坏了生态平衡,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日益严重。一是因沿岸群众文化程度低下,缺乏环保意识,大量的生活垃圾倒入河中,加之工业废水的排放和残留农药随雨水流到河中,水质受到了一定污染。二是随着两岸群众人口的增加,两岸土地和生态压力增大,群众的耕作方式落后,坡地居多,一到雨季大量泥沙冲到河中,极易发生洪灾。三是产业开发,尤其是甘蔗产业的过量开发,使许多翠绿的青山变成了荒芜的山地,大量灌木被砍伐,造成了水土流失,*河沿岸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中生物逐年减少,部分水源枯竭,许多寨子出现人畜饮水

3、困难问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失衡,由此造成的恶果是一一夏季旱情严重,雨季洪灾频繁。加大了我镇退耕还林的难度,同时给扶贫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了难度。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恢复植被,加剧了群众增收和维护生态平衡的矛盾。一是完善两个例会制度,即基层党建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探索党建工作的新思路,好举措;基层党建协调会制度,每季召开一次,每次会议着重解决一两个问题,并明确分管领导亲自抓落实。三、保护和恢复*河流域两岸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一)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首要条件,充沛的水资源是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条件之一,人类生态依赖自然,发展依赖自

4、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得短暂发展的做法不可取,发展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的承载力,可持续地发展,和谐的发展。确保生态环境平衡是我们的重要责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时保护*河流域两岸生态环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二)是发展现代农业,绿色经济的重要保证发展现代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推广农业科技,提高水利化程度,是改变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的重要途径。我镇拉嘎村芒井、拉嘎一、二组和*村清水河、桥头社等22个村民小组农田地的浇灌主要依靠*河,因其水源充足,浇灌便捷,我镇的电脑农业基地、玉米制种基地等重要农业项目和石斛等绿色产业的开发都设在*河沿岸,为各类项

5、目的成功开发,提供了有力保证。丰富的水资源,不仅是我镇沿边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保证,也是与我镇毗邻的缅甸勤柏县部分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源泉。(三)是保持区域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举措茂密的植被是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保证、是防止水源枯竭的重要措施,只有早准备、早行动,加强对*河流域沿岸及周围的保护,才能降低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以确保沿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四)是保证两岸经济发展和群众安居乐业的必然选择丰富的水资源是经济发展和群众安居的首要条件之一,*河水量充沛,加之我镇优越的区位优势,沿边群众一年可种植双季稻和其他经济作物(如西瓜、菠萝等),较大的提高了群众的经济收入,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经

6、济的发展。(五)是促进全镇,支持全县环境建设和下流域地区生态平衡的一项基础工程*河是我县的主要河流之一,保护好*段的生态平衡是促进我镇社会发展的保障,是确保*河流域生态平衡,支持全县环境建设和下流域地区的生态平衡的基础。(六)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加快*河及沿岸周遍环境的建设,是维持我镇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举措,是我镇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是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内容。四、加快推进*河长廊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当地群众环保意识淡薄,不注意环境保护。(二)农业生产技术落后,耕作方式落后,毁林开荒仍然存在。(三)产业开发中土地规划不合理,

7、不注意生态问题,急功近利。(四)没有专项整治资金,缺乏具体保护恢复措施,没有相关部门具体抓落实。五、加快推进*河长廊建设的措施及建议一是茶叶基地发展速度和质量的矛盾,近年来,我县每年新建茶园都在万亩以上,年和年在2万亩以上,由于农民投工投肥能力有限,建园质量无法达到技术标准,加上后期管理不到位,难达到高标准建园的预期经济目标,5-7年后,必将形成未老先衰的低产茶园。(一)要提高当地部门、群众的思想认识,从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充分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感,自觉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二)要县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绿色长廊建设的规划,出台相关保护措施、计划,镇政府提出

8、相应的保护措施,上下统一,狠抓落实,把保护*河生态作为一项关系民生的大事长抓不懈。(三)要结合全县林改及农业综合开发,开发综合协调,保护生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抓住林改契机,划足留够水源林。应明确规定河两岸50米内一律禁止种地,以确保河流的正常运行,花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责任到村、组,各单位按计划逐年实施。二是部分基层党组织的班长自身学习力差,影响力小,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非在职党员中难以发挥。随着社区内部机构的整合,部分单位编制减少、人员裁减,特别是曾经担任行政职务的部分党员干部转而从事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工作岗位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在工作方法、方式上仍然采取行政命令、语气直接生

9、硬的工作作风,岗位的转变,使一部分对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偏见的干部放松了对自己的思想更新,缺乏必要的业务与理论学习。与多数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丰富、创新意识强的非在职党员相比,自身素质的不高直接影响到了党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四)要依法制止破坏两岸生态的现象,特别是开荒种植,乱砍乱伐现象。项目建设进展:拆迁征地涉及住户168户,征迁工作基本完成,涉及企事业单位5家,搬迁征收工作全部完成,补偿款大部分发放到位。安置房工程2月下旬开工建设,现已完成1幢二层主体浇筑工程,已完成7幢三层主体框架浇筑工程。商业综合体工程五金综合商业市场于3月中旬开工,现有2幢楼基础梁浇筑工

10、程已基本完成,另有2幢开挖基础,五星级酒店正在设计招商。其他工作正在紧张有序推进。突出考评,发挥激励考核成效。细化和量化考核标准和细则,实行分类分级考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考评体系,贴近实际,环环相扣,形成队伍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形成“人人身上有指标、个个身上有压力”,健全优胜劣汰机制,通过竞争上岗、末位淘汰增强人才管理机制,激发人才队伍的活力。着力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不良现象,充分激发队伍的内部活力,形成人心思干,人心思上,人心思进的良好氛围。(五)要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逐步普及沼气的使用率,以便更好的保护森林。多年以来,不论公安部还是全国各级公安机关,都在从严治警工作上采取了很多措施,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有的民警内部形象与社会形象不尽一致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比如:一些民警工作时间非常遵守纪律,表现得也很出色,可是下了班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完全置一个人的社会公德于不顾,置一名人民警察的社会形象于不顾。有的开特权车,或者随意停放车辆;有的在公共场所趾高气扬,吆五喝六,痞气匪气十足;有的沉迷于“灯红酒绿”,甚至酒后滋事;有的经常夜不归宿,惹得老婆孩子到处哭闹,等等。在群众中造成极坏的影响,给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带来严重的阻碍。(六)加强对河道的管理和治理,严禁乱采沙。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