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大纲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0932381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大纲(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流行病学一、绪论1.流行病学基本概念(1)流行病学定义(2)学科特点2流行病学的原理与应用(1)基本原理(2)主要用途二、疾病的分布1.描述疾病分布的常用指标(1)发病率、罹患率、患病率、感染率、续发率、引入率、死亡率、病死率、生存率、累积死亡率、PYLL、DALY(2)率与比(3)发病率、患病率与病程之间的关系;死亡率、病死率与发病率之间的关系2.疾病的流行强度(1)散发(2)流行(3)暴发3.疾病的分布特征(1)人群分布(2)地区分布(3)时间分布(4)疾病的人群、地区、时间的综合描述三、描述性研究1.概念(1)定义(2)主要类型与基本特征(3)主要用途2.现况研究(1)普查:概念、用途与

2、优缺点(2)抽样调查:概念、用途与优缺点(3)现况研究中的主要偏倚(4)常用抽样方法的特点3.生态学研究(1)生态学研究的概念和用途(2)生态学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四、队列研究1.概念(1)定义(2)用途与优缺点2.设计(1)暴露人群的选择(2)对照人群的选择(3)影响样本大小的因素(4)资料的收集3.资料分析(1)累积发病率与发病密度(2)人时的概念,以人时为分母计算频率的优缺点(3)SMR与SPMR的概念、计算与应用(4)RR、AR、AR%、PAR、PAR%的概念、计算与应用4.常见偏倚失访偏倚、错分偏倚五、病例对照研究1.概念(1)定义(2)用途与优缺点2.设计(1)病例的选择(2)对照的

3、选择(3)研究因素的确定(4)影响样本大小的因素(5)配比设计3.资料分析(1)成组资料、配比资料、分层分析(2)0R值与95%可信限(3)PAR%4.常见偏倚回忆偏倚、混杂偏倚六、流行病学实验研究1.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概念(1)定义、特征、主要类型与其特点(2)用途与优缺点2.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设计(1)研究对象的选择(2)分组方法(3)影响样本大小的因素(4)资料的收集(5)盲法3.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资料分析(1)治疗效果评价指标(2)预防效果评价指标4.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概念(1)定义、原理、基本特征(2)主要用途和应当注意的问题5.现场试验和社区试验(1)定义、原理、基本特征(2)设计

4、(3)优点和局限性七、筛检与其评价1.概念筛检的定义、目的、用途2.评价(1)筛检方法的真实性评价:灵敏度、特异度、影响灵敏度与特异度的因素(2)筛检方法的可靠性评价(3)评价筛检效果的主要指标八、系统评价1.概念系统综述的概念和特征2.Meta分析(1)基本概念(2)分析方法和步骤(3)常用的统计方法(4)偏倚九、偏倚与其控制1.概念(1)偏倚的概念(2)偏倚的类型(3)各类偏倚中常见的种类与特点2.控制方法(1)选择偏倚的控制(2)信息偏倚的控制(3)混杂偏倚的控制十、病因与因果关系推断1.病因的概念(1)基本概念和病因模型(2)疾病发生的多因性2.流行病学病因推断(1)关联与因果(2)因

5、果推断的基本原则十一、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1.预防策略(1)概念与意义(2)预防策略与措施的关系2.三级预防(1)一级预防的概念(2)二级预防的概念(3)三级预防的概念3.疾病监测(1)定义和监测几个基本概念(2)用途(3)容和方法十二、传染病流行病学1.传染源(1)定义(2)种类:患者、病原携带者、动物(3)潜伏期、传染期的概念与流行病学意义2.传播途径(1)传播因素与传播途径的概念(2)各种传播途径传播的特点(3)垂直传播与水平传播的概念3.人群易感性(1)影响人群易感性的因素(2)人群易感性与流行的关系4.疫源地和流行过程(1)疫源地发生条件、围与消灭条件(2)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自然因素

6、与社会因素5.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1)预防控制策略(2)防疫控制措施,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6.疫情管理(1)报告病种与时限(2)报告种类(3)疫情报告工作考核(4)防疫措施7.计划免疫与其评价(1)扩大免疫计划(2)免疫种类(3)疫苗与其免疫效果评价十三、传染病暴发调查1.基本概念(1)传染病暴发的概念(2)常见传染病暴发的种类2.传染病暴发调查容(1)疫源地调查(2)易感人群调查与控制(3)传播途径调查(4)调查的流行病学资料处理十四、艾滋病1.概念与病原学(1)概念(2)病原学(3)窗口期与潜伏期2.流行动态与特征(1)流行动态(2)传播途径3.防治策略与措施(1)策略(2)措施

7、十五、病毒性肝炎1.病原体(1)形态结构与分子生物学特性(2)抵抗力(3)动物模型和体外培养2.传染源(1)患者(2)病毒携带者3.传播途径(1)种类(2)特征4.人群易感性(1)影响人群易感性的因素(2)人群易感性与流行的关系5.流行特征(1)地区分布(2)时间分布(3)人群分布6.预防措施(1)管理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十六、肺结核1.病原体分类、形态、培养条件、毒力、致病机制2.流行动态与特征(1)流行状况(2)流行的影响因素3.防治策略与措施(1)新生儿卡介苗接种(2)病例发现(3)督导短程化疗(4)药物预防性治疗(5)切断传播途径十七、医院感染1.医院感染概述(1

8、)定义(2)分类和特征2.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1)促使患者易感性升高的因素(2)医院环境因素3.医院感染的状况 医院感染的监测4.医院感染的控制和管理 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十八、常见的慢性病1.心血管疾病(1)危险因素(2)流行病学特征(3)预防策略和措施2.糖尿病(1)危险因素(2)流行病学特征(3)预防策略和措施3.肿瘤(1)危险因素(2)流行病学特征(3)预防策略和措施十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1.概念(1)定义(2)特征(3)类型2.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暴发调查的步骤和主要容3.应急反应机制 应急反应的处理措施卫生统计学一、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1)资料的类型(2)总

9、体和样本(3)参数和统计量(4)概率与频率二、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定量资料的频数分布频数分布的类型与用途2.集中位置的描述算术平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3.离散程度的描述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4.正态分布(1)正态分布的特征(2)正态分布曲线下面积分布规律(3)标准正态分布5.医学参考值围(1)正态分布法(2)百分位数法三、总体均数的估计和假设检验1.均数的抽样误差(1)均数抽样误差的概念(2)标准误的含义和计算2.t分布(1)t分布的特征(2)t界值表的使用3.总体均数的估计(1)总体均数估计的概念与意义(2)置信区间的含义与应用(3)均数置信区间与医学参考值围的区别4.

10、假设检验(1)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2)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5.t检验(1)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2)配对t检验(3)成组t检验6.型错误与型错误(1)型错误与型错误的概念(2)检验效能的概念7.假设检验的须知假设检验的须知四、方差分析1.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适用条件2.多个均数的比较(1)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2)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3)多个均数间两两比较五、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1.常用相对数率、构成比、比的意义与应用2.应用相对数应注意的问题(1)构成比和率在应用中的区别(2)合计率的计算(3)指标的可比性(4)观察例数问题3.动态数列与其分析指标动态数列常用的分析

11、指标与其应用4.标准化法(1)标准化的基本思想与其意义(2)直接和间接标准化法的应用(3)标准化死亡比的含义六、率的抽样误差与Z检验1.率的标准误(1)率的抽样误差的概念(2)率的标准误的含义与计算2.总体率的置信区间总体率的置信区间3.率的Z检验(1)样本率与总体率的比较(2)两个样本率的比较七、2检验1.四格表资料(1)成组设计四格表资料2检验的计算与应用条件(2)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2检验与应用条件2.行列表资料(1)行列表资料的2检验(2)行列表资料2检验应注意的问题八、秩和检验1.非参数检验非参数检验2.秩和检验(1)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2)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3)成

12、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九、直线回归与相关1.直线回归(1)直线回归方程的建立(2)直线回归系数的含义与其假设检验(3)直线回归的应用与应注意的问题2.直线相关(1)直线相关系数的含义与计算(2)直线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3)直线回归与相关的区别和联系3.等级相关(1)等级相关的适用围(2)等级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十、统计表和统计图1.统计表制表的基本原则与其须知2.统计图(1)制图的基本要求与其须知(2)统计图的正确选择十一、统计设计1.两种研究类型的特点(1)调查研究的特点(2)实验研究的特点2.调查设计(1)调查设计的基本容(2)四种基本的抽样方法3.实验设计(1)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2

13、)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3)常用的几种实验设计方法4.样本含量的估计(1)样本含量估计的意义(2)样本含量估计应具备的条件(3)常用样本含量估计的方法十二、医学常用人口统计指标1.人口统计 常用人口统计指标2.出生统计 常用出生统计指标 3.死亡统计 常用死亡统计指标十三、寿命表1.寿命表 简略寿命表的概念2.寿命表编制的基本原理 (1)简略寿命表编制的基本原理(2)寿命表中常用的四项指标的意义十四、生存分析1.生存分析的基本概念(1)生存资料的基本特点(2)终点事件、生存时间、截尾值、生存率2.生存率的估计(1)KapianMeier法(2)寿命表法3.生存率的假设检验 对数秩检验卫生毒理学一

14、、卫生毒理学基本概念1.毒理学、毒性和毒作用(1)毒理学、卫生毒理学(2)概念:外源化学物、毒性、毒物、中毒(3)毒理学研究方法(4)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5)毒作用分类(6)选择毒性和靶器官(7)生物学标志2.剂量-效应关系和剂量-反应关系(1)概念:剂量、效应、反应、剂量-效应关系、剂量-反应关系(2)剂量-反应(效应)关系曲线的形式与其转换3.表示毒性常用参数(1)致死剂量,LD50和LD0(2)观察到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LOAEL)和未观察到损害作用的剂量(NOAEL)(3)观察到作用的最低剂量(LOEL)和未观察到作用的剂量(NOEl(4)阈值4.剂量-反应关系比较(1)安全围(MO

15、S)和暴露围(MOE)(2)毒作用带(围)二、化学毒物的生物转运1.生物转运生物转运的概念和膜转运机制:被动转运、主动转运、膜动转运2.吸收、分布和排泄(1)吸收途径和影响因素(2)分布和影响因素(3)排泄途径和影响因素3.毒物动力学(1)概念:毒物动力学、消除、时-量曲线、一室开放模型、二室开放模型、非线性动力学(2)毒物动力学主要参数三、化学毒物的生物转化1.生物转化与其反应类型(1)生物转化的概念和意义(2)相反应与相关酶(3)相反应与相关酶2.代活化(1)概念:代活化、终毒物(2)代活化过程3.毒物代的影响因素(1)毒物代酶的多态性(2)酶的诱导和诱导剂(3)酶的抑制与其类型四、影响毒作用的因素1.毒物因素(1)化学结构(2)理化性质(3)杂质2.机体因素(1)物种、品系(2)个体:遗传差异、性别、年龄、生理状态、营养状态和病理状态3.暴露条件(1)暴露途径、期限和频率(2)溶剂和助溶剂(3)交叉暴露4.环境因素(1)气温、气湿、气压(2)季节和昼夜节律5.化学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