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及食育教育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0918822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饮食文化及食育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饮食文化及食育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饮食文化及食育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饮食文化及食育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饮食文化及食育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饮食文化及食育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饮食文化及食育教育(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饮食文化及食育教育中国饮食文化特点一、中国人饮食习俗的特点 以热食、熟食为主,也是中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这和中国文明开化较早和烹调技术的 发达相关。中国古人认为:“水居者腥,肉臊,草食即膻。”热食、熟食能够“灭腥去臊除膻”(吕氏春秋本味)。中国人的饮食历来以食谱广泛、烹调技术的精致而闻名于世。史书 载,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的厨师,一个瓜能变出十种式样,一个菜能做出几十种味道,烹 调技术的高超,令人惊叹。在饮食方式上,中国人也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聚食制。聚食制的起源很早,从很多地下文 化遗存的发掘中可见,古代炊间和聚食的地方是统一的,炊间在住宅的中央,上有天窗出烟, 下有篝火,在火上做炊,就

2、食者围火聚食。这种聚食古俗,一直至后世。聚食制的长期流传, 是中国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族家庭观点在饮食方式上的反映。在食具方面,中国人的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是使用筷子。筷子,古代叫箸,在中国有悠久的 历史。礼记中曾说:“饭黍无以箸。”可见至少在殷商时代,已经使用筷子进食。筷子一 般以竹制成,一双在手,使用自如,即简单经济,又很方便。很多欧美人看到东方人使用筷 子,叹为观止,赞为一种艺术创造。实际上,东方各国使用筷子其源多出自中国。中国人的 祖先发明筷子,确实是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二、中华饮食文化的特点 中华饮食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极大的声誉。中华文明五千年,饮食文化也随 着中华文明

3、源远流长五千年,表现出极大特点。其一,风味多样。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 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其二,四季有别。中国人擅长根据四季变化搭配食物,夏天多吃清淡爽口食物,冬天多吃味 醇浓厚食物。其三,讲究美感。中国人吃食物不但讲求味,还讲究欣赏之美,无论是个红萝 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能够雕出各种造型,还讲究食材,食具,以及环境的搭配与和谐。 其四,注重情趣。中国人喜欢给食物取一些富有诗意的名字,例如“炝凤尾、”“蚂蚁上树”、“狮子头”、“叫花鸡”等。其五,中和为最。古文尚书说命中就有“若作和羹,惟尔 盐梅”的名句,意思是要做好羹汤,关键

4、是调和好咸(盐)酸(梅)二味。中和之美是中国 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中国人讲吃,不但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理解事物、理解事物的哲 理,一个小孩子生下来,亲友要吃红蛋表示喜庆。“蛋”表示着生命的延续,“吃蛋”寄寓着 中国人传宗接代的厚望。孩子周岁时要“吃”,十八岁时要“吃”,结婚时要“吃”,到了六 十大寿,更要觥筹交错地庆贺一番。这种“吃”,表面上看是一种生理满足,但实际上“醉 翁之意不在酒”,它借吃这种形式表达了一种丰富的心理内涵。吃的文化已经超越了“吃” 本身,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通过中西交流,我们的饮食文化又出现了新的时代特色。 如于色、香、味、型外又讲究营养

5、,就是一种时代进步。十大碗八大盘的做法得到了改革, 这也是十分可喜的。但是,中华饮食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碰撞中,应该有一个坚固的支点, 这样它才能在博采众长的过程中得到完善和发展,保持不衰的生命力。我觉得,这个支点就 是优秀传统文化特质,也就是中华饮食文化需要探索的基本内涵。所以,对于中华饮食文化 基本内涵的考察,不但有助于饮食文化理论的深化,而且对于中华饮食文化占据世界市场也 有着长远的积极意义。我认为,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来廛,能够概括成四个字:精、 美、情、礼。这四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 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

6、文化的密切联系。精 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内在品质的概括。孔子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反映了先民对 于饮食的精品意识。当然,这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些贵族阶层。但是,这种精品意识作为一种 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选料、烹调、 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表达着一个“精”字。美表达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 这种美,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 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孙中山先生讲“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将对“味”的审美视 作烹调的第一要义。晏氏春秋中说:“和如羹焉。

7、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焯之以薪,宰 夫和之,齐之以味。”讲的也是这个意思。 美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 食的魅力之所在,美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情 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 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一边吃饭,一边聊天,能够做生意、交流 信息、采访。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感情上 的风波,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这是饮食活动对于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过去的茶馆,大 家坐下来喝茶、听书、摆龙门阵或者发泄对朝廷的不满,实在是一种极好的心理按摩。中华 饮食之所以具有“

8、抒情”功能,是因为“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的哲学思想和由此而出现的 具有民族特点的饮食方式。对于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个引导和提升品位的问题。我们要提倡健康优美、奋发向上 的文化情调,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礼 是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中国饮食讲究“礼,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生老病死、 送往迎来、祭神敬祖都是礼。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三礼”中几乎 没有一页不曾提到祭祀中的酒和食物。礼指一种秩序和规范。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 菜的次序都表达着“礼”我们谈“礼”不要简单地将它看作一种礼仪,而应该将它理 解成一种精神,一种内在的伦理精神。这种“礼”的精神,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中,

9、从而构 成中国饮食文明的逻辑起点。精、美、情、礼,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换言之,这四个方面 有机地构成了中华饮食文化这个整体概念。精与美侧重于饮食的形象和品质,而情与礼,则 侧重于饮食的心态、习俗和社会功能。但是,它们不是孤立地存有,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因 果的。唯其“精”,才能有完整的“美”;唯其“美”才能激发“情”;唯有“情”,才能有合 乎时代风尚的“礼”。四者环环相生、完美统一,便形成中华饮食文化的最高境界。我们只 有准确是把握“精、美、情、礼”,才能深刻地理解中华饮食文化,因则也才能更好地继承 和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三、历史传承 三字经编辑 涮北京、包天津、甜上海、

10、烫重庆、鲜广东、麻四川、辣湖南、美云南、酸贵州、酥西藏、 奶内蒙、荤青海、壮宁夏、醋山西、泡陕西、葱山东、拉甘肃、炖东北、稀河南、烙河北、 罐江西、馊湖北、汃福建、爽江苏、浓浙江、香安徽、嫩广西、淡海南、烤新疆。与龙的关系在先民的心目中,龙既然是神物,当然也就在观点上将龙同祥瑞联系到一起了。人们用龙比 喻美好的事与物,龙的形象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各种艺术作品中,在语言文字中, 在各类物品上,都不乏龙的形象。在“食”的领域中更是与龙结下了不解之缘。如食品中有 龙虾、龙眼、龙荔、龙须菜、龙虎斗、龙井茶、龙须面等。这些食品名称,有的是取其形似, 有的则是寓意吉祥。又如在节令食俗上,早在元代已

11、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记载。为表达 对丰收的祈望,这个天很多地方盛行吃面食,这天做的面条叫“龙须面”,烙饼叫“龙鳞”, 饺子叫“龙牙”。清代时,人们在“龙抬头”这个天还要用白灰从门外蜿蜒撒入厨房,并绕 水缸一周,名为引龙回。北京的市民要用黍面、枣糕、麦米等油煎成食品,称为薰虫。此外, 在元宵节人们要舞龙灯,端阳节要赛龙舟,这些都属于与龙相关的饮食文化活动。 在人们使用的饮食器皿和一些灶具上,更是常见龙的形象。它或是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的向往, 或是营造一种庄严尊贵的气氛。这些龙的姿态各具时代特色,有的曲体盘绕,有的穿云腾越, 有的信步前行,有的蓄力待发。斗转星移,我们的祖先所创造的“龙”至今仍保持

12、着旺盛的 生命力,仍为广大人民所喜爱,仍能从心底唤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餐饮产品因为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 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水准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 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 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四、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1. 不同观点 比照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点。不管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 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 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

13、为有营养。这个饮食观点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合的。形而 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为形上学理, 形上学理互相连接,便结成形上哲学。这个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上、 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另一些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大大地起了防 碍作用,如饮食文化。在宴席上,能够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 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洛杉矶到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 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实行的,一盘“法式羊排”, 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

14、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比照鲜明,但在滋味 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中国人是很重视“吃”的,“民以食为天”这句谚语就说明我们把吃看得与天一样重要。因 为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来都处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人们总是吃不饱,所以才会有一种独特 的把吃看得重于一切的饮食文化,我想,这大概是出于一种生存需要吧。假如一种文化把吃 看成首要的事,那么就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方面会把这种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但维持生 存,也利用它维持健康,这也就是”药补不如食补”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对吃的过份重 视,会使人推崇对美味的追求。在中国的烹调术中,对美味追求几乎达到极致,以至中国人到海外谋生,都以开餐馆

15、为业, 成了我们在全世界安身立命的根本!遗憾的是,当我们把追求美味作为第一要求时,我们却 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营养价值,我们的很多传统食品都要经过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饨煮, 使菜肴的营养成分受到破坏,很多营养成分都损失在加工过程中了。因而一说到营养问题, 实际上就触及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最大弱点。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 就是这种对美味的追求,倒使我们忽略了吃饭的真正意义。中国人在品尝菜肴时,往往会说这盘菜“好吃”,那道菜“不好吃”;不过若要进一步问一下 什么叫“好吃”,为什么“好吃”,“好吃”在哪里,恐怕就不容易说清楚了。这说明,中国 人对饮食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即

16、使用人们通常所说的“色、香、味、形、器” 来把这种“境界”具体化,恐怕仍然是很难涵盖得了的。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 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 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烹饪讲究的调和之美,是 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菜点的形和色是外在的东西,而味却是内在的东西,重内在而不 刻意修饰外表,重菜肴的味而不过度展露菜肴的形和色,这正是中国美性饮食观的最重要的 表现。在中国,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吻合的。 作为东方哲学代表的中国哲学,其显著特点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中国菜的制作 方法是调和鼎鼐,最终是要调和出一种美好的滋味。这个讲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体的配合。 它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谐调为度,度以内的千变万化 就决定了中国菜的丰富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