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笔记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091624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6.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笔记(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 概 述为了适应不断改变着的外界环境并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人体必须 依赖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互相配合和调控,使全身各器官的活 动协调一致,共同担负起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生殖、运动、衰老和病态等 生命现象。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及存在于机体某些脏器中的内分泌组织和细 胞所组成的一个体液调节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和物质代谢反馈 调节基础上释放激素,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代谢、运动、病态、衰老 等生命现象,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内分泌疾病的发生,是由于内分泌 腺及组织发生病理改变所致。许多疾病通过代谢紊乱也可影

2、响内分泌系统的结构 和功能。新陈代谢包括物质的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两个过程,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 新陈代谢过程不断为人体的生存、劳动、生长、发育、生殖和维持内环境稳定提 供物质和能量。营养物质不足、过剩或比例失调引起营养疾病,体内中间代谢某 一环节障碍则引起代谢疾病。营养疾病和代谢疾病关系密切,二者常常并存,且 相互影响。如维生素D缺乏症属营养病,但常表现为钙磷代谢失常;糖尿病属代 谢病,常伴随蛋白质、能量缺乏。【内分泌腺及其主要生理功能】1、下丘脑 下丘脑含有重要的神经核,具有神经分泌细胞的功能,可以 合成、释放促激素和抑制激素。这些激素主要是对腺垂体起调节作用。 下丘脑视神经上核及脑室旁核

3、分别分泌抗利尿激素 (又称血管加压素)及催产素 贮藏于神经垂体。下丘脑分泌的促激素有: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包括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和卵泡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泌乳素释放因子(PRF);黑色素细胞刺激素释放因子(MRF)等。下丘脑释放的抑机激素有: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GHRIH);泌乳素释放抑制因子(PIF);黑色素细胞刺激素释放抑制因子(MIP)。2、垂体 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腺垂体分泌下列激素: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黄 体生成激素(LH);卵泡

4、刺激素(FSH), LH及FSH又称促性腺激素,对周围相应靶 腺合成及释放激素起调节作用;生长激素(GH)促进物质代谢与生长发育;泌乳素 (PRL)起刺激泌乳、维持黄体分泌作用;黑色素细胞刺激素(MSH)作用于皮肤内黑 色素细胞促进黑色素沉着。神经垂体中贮藏的抗利尿激素(ADH)促进肾远曲小管及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 收作用;催产素(OXT)主要作用是在分娩时刺激子宫收缩,促进分娩后泌乳和轻 度抗利尿作用。3、甲状腺 合成与分泌甲状腺素(T4)及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促进能量 代谢、物质代谢和生长发育。甲状腺滤泡旁C细胞分泌降钙素(CT)抑制骨钙的再 吸收,降低血钙水乎。4、甲状旁腺 甲状旁腺

5、含颗粒的主细胞等分泌甲状旁腺激素(PTH)PTH促 进破骨细胞活动,增加骨钙的再吸收;促进肾小管对钙的再吸收,减少尿钙排出; 与CT及1,25-二羟维生素D31,25(0H)2D3共同凋节体内钙、磷代谢。5、肾上腺 分肾上腺皮质及髓质两部分。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主要 为皮质醇)、盐皮质激素(主要为醛固酮)和性激素(小量雄激素及微量雌激素)。 皮质醇参与物质代谢,能抑制蛋白质合成,促进其分解,使脂肪重新分布,有抑 制免疫、抗炎、抗过敏、抗病毒和抗休克作用。醛固酮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重吸收钠、水和排出钾。性激素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及骨骺愈合的作用。肾上腺 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肾

6、上腺素作用于a和0受体,使皮肤、粘膜、 肾血管收缩(因a受体占优势);骨骼肌动脉和冠状动脉扩张(因0受体占优势), 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心肌兴奋性;扩张支气管平滑肌以及参与体内物质代谢。去 甲肾上腺素主要作用于a受体,有强烈的收缩血管作用而使血压升高。6、胰岛 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及肝糖原合 成,抑制糖异生,促进三羧酸循环而使血糖下降;促进脂肪、蛋白质、 DNA、 RNA 等合成,抑制脂肪、糖原及蛋白质分解,以调节血糖的稳定。胰高血糖素促进肝 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使血糖上升,促进脂肪、蛋白质分解使血糖升高,与胰岛素起 拮抗作用。7、性腺 男性性腺为睾丸,主要分泌雄激素;女性

7、性腺为卵巢,主要分泌 雌激素和孕激素。雄激素的作用是刺激男性性器官发育和男性第二性征的出现, 并维持其成熟状态,促进蛋白质的合成、骨骼生长、红细胞生成,以及促进精细 管上皮生成精子等。雌激素的主要作用是刺激女性性器官发育和女性第二性征的 出现,并维持其正常状态。孕激素主要为孕酮,由黄体所分泌,作用于子宫内膜, 使其在增生期基础上进入分泌期,准备受精卵着床及正常妊娠的进行,并促进乳 腺生长发育,还有致热作用,使排卵后基础体温升高,在水钠代谢方面有抗醛固 酮作用。8、其他 胃肠道分泌胃肠激素,主要有促胃液素、胰酶泌素、胰液泌素、 肠抑素等,能刺激胃、肠、胆囊平滑肌收缩及调节粘膜腺体的分泌功能。肾分

8、泌 的激素有红细胞生成激素、前列腺素、肾素、1,25(0H)2D3,及血管舒缓素。红 细胞生成激素促进骨髓中红细胞的生成;前列腺素调节肾血流和滤过率;肾素- 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有调节血压、血容量及钠钾代谢等作用; 1, 25(OH)1D, 有调节钙磷代谢作用;血管舒缓素可扩张血管,与血管紧张素II有拮抗作用,与 前列腺素有协同作用。【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调节】1、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相互调节( 1 )神经 - 内分泌调节轴 :大脑 下丘脑 垂体 靶腺1)内分泌系统直接由下丘脑调控,下丘脑具神经内分泌功能 :GnRH 、CRH 、 TRH 等,通过垂体门脉系统进入腺垂体,调节腺垂体各种分泌细胞

9、激素的合成和 分泌。当下丘脑各种释放激素的分泌受到抑制时,相应的腺垂体功能常减退,周 围腺体发生继发性功能减退。下丘脑是联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枢纽。2)下丘脑活动也受高级神经中枢其他部位调控。神经细胞分泌多种神经递 质,如乙酰胆碱等影响神经分泌细胞。3)内分泌系统对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下丘脑也有直接调整其功能的作用。一种激 素可作用与多个部位,而多种激素也可作用在同一器官组织,包括神经组织,而 发挥不同作用。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可出现智力减退、行动迟钝;肾上腺糖 皮质激素分泌过多时,可发生失眠、兴奋,有时出现严重精神症状。2 )内分泌的神经生物钟功能 :神经系统对机体的调节有一部分是通过 生

10、物种 来控制的 , 如皮质醇分泌的昼夜节律。畳b门脉丟统 收缩沁台乡子口麟響塑稣巒胞卄.鶴板|擡事E通血糖因素高血悅挣肉I/_)乳腺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的作用水分重吸收生长-强諮細胞| 护与嗜殓性细胞肾丄腺皮质舸胞发詈勰分泌激素孕酮睾丸2、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 垂体激素反馈作用于下丘脑、高级中枢。下丘脑、垂体与靶腺之间存在反馈调节。1 )下丘脑 - 垂体 - 靶腺间的反馈调节在生理状态下,下丘脑、垂体和靶腺激素的相互作用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当 下丘脑-垂体功能减退时,靶腺功能也减退,腺体萎缩,分泌减少,如 Sheehan 综合征;当下丘脑-垂体功能亢进时,靶腺功能也亢进,激素分泌增多,如肾上 腺皮

11、质增生型皮质醇增多症。反之,当周围腺体功能减退时,下丘脑垂体受反 馈抑制的作用减弱而分泌相应促激素增多,如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时,血中 TSH 浓度升高;周围腺体功能亢进时,通过对下丘脑-垂体的反馈抑制,使相应 促激素分泌减少,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血中 TSH 浓度降低。(2)除负反馈调节外,还有正反馈调节。如促卵泡素刺激卵巢使卵泡生长,通 过分泌雌二醇,它不仅使促卵泡素分泌增加,而且还可促进黄体生成素及其受体 数量增加,以使达到共同兴奋,促进卵和黄体的生成。(3)反馈调节也见于内分泌腺和体液代谢物质之间血糖 -INS( 血糖升高可刺激胰岛素分泌 , 血糖过低可抑制胰岛素分泌 ); 血钙 P

12、TH 、 LT血渗透压 ADH3、免疫系统与内分泌功能內分泌、免疫、神经系统构成调节环路 內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免疫内分泌、免疫和神经三个系统之间可通过相同的肽类激素和共有的受体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完整的调节网络。神经、内分泌系统对机体免疫有调节作用,如 糖皮质激素、性激素、前列腺素E等可抑制免疫应答,而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和胰岛素能促进免疫应答。免疫系统在接受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的同时,亦有 反向调节作用,如神经内分泌细胞膜上有免疫反应产物如白细胞介素 (1L-1 、 IL-2、 IL-lIL-6 等)、胸腺肽等细胞因子的受体,免疫系统通过细胞因子对神经、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发生影响。内分泌系统不

13、但调控正常的免疫反应,在自身免疫 反应中也起作用。内分泌系统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桥本甲状腺炎、 Graves 病、 1 型糖尿病、 Addison 病等。四 、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一 ) 按疾病发生在靶腺或下丘脑 、垂体分类:原发性继发性( 二 ) 按病生分类 :(1)功能减退: 内分泌腺的破坏:可由自身免疫病( 1 型糖尿病、桥本甲状腺炎)、肿瘤、 出血等所致。内分泌腺激素合成缺陷:如胰岛素基因突变可使的激素正常合成障碍。 内分泌腺以外的疾病(2)功能亢进:内分泌腺肿瘤:如胰岛素瘤多内分泌腺瘤 1 型、 2A 型、 2B 型 ;异位内分泌综合症:激素代谢异常: 医源性内分泌紊乱:见于应用糖

14、皮质激素后出现 Cushing 综合征。(3)激素的敏感性缺陷 : 表现为对激素发生抵抗,主要有受体和(或)受体 无缺陷,使激素不能发挥正常作用( 三 ) 内分泌病分类(1)下丘脑病功能性器质性(遗传、炎症、肿瘤、手术等)(2) 垂体病下丘脑 - 神经垂体病(尿崩症、 ADH 分泌失调综合症)腺垂体病空泡碟鞍(3) 甲状腺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单纯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炎 : 急 性、亚急性、慢性淋巴细胞性 、 甲状腺结节和肿瘤 、甲状腺先天性缺损、异 位等。(4) 甲状旁腺病功能亢进 、 功能减退 、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肾上腺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 Addison 病急

15、性危象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Cushing 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先天性髓质疾病: 嗜铬细胞瘤及增生 胃肠、胰岛病:糖尿病,胰升糖素瘤,胰岛素瘤,胃泌素瘤,舒血官肠肽瘤 等 卵巢病:卵巢瘤,PCOS等(6) 睾丸病 : 男性性功能减退睾丸瘤等(7) 肾脏内分泌病 : 肾素瘤 Bartter syndrome(8) 非内分泌瘤引起的异位激素综合征(9) 多发性内分泌病 多内分泌腺肿瘤 多腺体自身免疫病 营养和代谢的生理1. 营养物质的供应和摄取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可归纳为 7 大类:水、矿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 蛋白质和维生素。营养物质主要来自食物,另外一些可以在体内合成,为维持人 体的营养状况的稳定,能量的供给和消耗必须平衡。在人类社会中,进食行为受 神经、内分泌等层次的生命活动所控制,其中下丘脑起着甚为重要的作用。同时, 人类行为还受文化、家庭、阅历、经济以及市场等的制约。2. 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代谢和排泄 糖、蛋白质、脂肪、水和无机元素等中间代谢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受基因 控制,从酶、激素和神经内分泌等三个方面进行调节。营养和代谢疾病1、营养病 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均有一定的需要量、允许量和耐受量。营养病可以因一 种或多种营养物质不足、过多或比例不当而引起。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