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变阻器课时作业含解析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0911303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变阻器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变阻器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变阻器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变阻器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变阻器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变阻器课时作业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变阻器课时作业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料精品资料精品资料精品资料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作业(十六)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3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2012昆明中考)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到公式R=,关于这个公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一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同一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C.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D.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几倍,通过它的电流也增大几倍,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变2.某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4 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 A;

2、如果将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减小到2 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A.0.25 AB.0.5 AC.2 AD.3 A3.(2012日照中考)李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 V的电压时,通过乙导体的电流为0.1 AB.将甲、乙两导体并联接到电压为2 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为0.6 AC.导体甲的电阻小于导体乙的电阻D.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4.(2012菏泽中考)小军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通过某导体的电流与它的电阻关系”,他分别用5和10的电阻做两次实验,当完成第

3、一次实验后,小军将A、B两点间的电阻R由5更换为10,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应该()A.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B.将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C.将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D.更换阻值更大的滑动变阻器5.(2012安顺中考)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I -R图像,下列结论与图像相符的是()A.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B.电阻一定时,电压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C.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电阻的增大而减小D.电压一定时,电阻随电流的增大而减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6分)6.(2012大连中考)R1、R2的电阻分别为5和10,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则R1

4、和R2两端的电压之比是;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是。7.电路元件甲和乙中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甲的电阻是。若将甲、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 V的电源两端,干路中的电流是A。8.(2012鸡西中考)某物理科技小组设计了汽车有害尾气排放检测电路如图甲所示,R为气敏电阻,其阻值随有害尾气浓度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R0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当有害尾气浓度增大时,气敏电阻的阻值将,电压表的示数将。(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三、实验探究题(11分)9.(2012临沂中考)如图甲是晓雯同学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1)根据甲图用铅笔连线将乙图的实物图

5、连接完整。(2)实验时,晓雯先将5和10的定值电阻分别接入A、B两点间,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得到两组实验数据填入表中;然后她又将A、B两点间的电阻更换为15,闭合开关并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直至电压表示数为V,此时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丙所示,请将第3次实验电流表的读数填入表格中的相应空格内。实验序号电压/V电阻/电流/A1350.623100.3315(3)分析晓雯三次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四、计算题(8分)10.如图所示电路中定值电阻R1=10,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当滑片P在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3A。滑片P在b端时电压表示数为2V。求:(1)电源电压;(2

6、)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答案解析1.【解析】选D。本题考查了对公式R=的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所具有的一种属性,与通过它的电流、两端的电压无关,大小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之比。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但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变。故选D。2.【解析】选B。本题考查欧姆定律的计算。由于导体的电阻不变(不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在电阻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电压减小到2 V(即变为原来的)时,导体中的电流也变为原来的,所以电流是0.5 A。3.【解析】选D。本题考查实验数据的分析。由图像可知,当U=1 V时,I=0.1 A,故A

7、正确;当甲、乙两导体并联后接到电压为2 V的电源上,由图知I甲=0.4 A,I乙=0.2 A,干路电流I=I甲+I乙=0.4 A+0.2 A=0.6 A,故B正确;加同样电压时,I甲I乙,所以R甲R乙,故C正确;电阻是导体的一种属性,与电压和电流无关,故选D。4.【解析】选B。本题考查实验过程的分析。分析电路图,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总电流,因为电源电压不变,当电阻R的阻值增大(由5更换为10)时,电路中总电流会变小,根据欧姆定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会降低,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升高。要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则滑动变阻器阻值要变大,即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B正确。5.【解析】

8、选C。本题考查了R-I图像的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实验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即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电阻的增大而减小,故选C。6.【解析】本题考查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因两电阻串联,故通过两电阻的电流相等,即电流之比为11,由欧姆定律U=IR得U1=IR1,U2=IR2,即电压之比U1U2=R1R2=510=12。答案:12117.【解析】本题考查欧姆定律的应用。通过图像可以看出:当电阻甲两端的电压等于3 V时,通过的电流是0.6 A,所以电阻甲的阻值是R甲=5。若将甲、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 V的电源两端时,两电阻两端的电压都等于2 V,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通过电阻甲和乙的电流分别是0.4 A

9、和0.2 A,所以干路中的电流是I=0.4 A+0.2 A=0.6 A。答案:50.68.【解析】本题考查了动态电路分析及图像分析。由图乙可知,当有害尾气的浓度增大时,气敏电阻的阻值将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将变小,电源电压不变,则电路中的电流将变大,根据U0=IR0,R0为定值电阻,I变大,则U0变大,故电压表的示数将变大。答案:变小变大9.【解析】本题考查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1)图乙中滑动变阻器已经接入了下方的一个接线柱,按照“一上一下”的原则,应当将其上方的一个接线柱接入电路。(2)要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应控制电压不变,所以当将A、B间的电阻更换为15时,应在闭合开关后调节滑

10、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两端的电压为3 V;由丙图可知,此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2 A。(3)由三次实验数据看出,在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增大为原来的几倍,则电流就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故可得出的结论是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答案:(1)如图所示(2)30.2(3)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10.【解析】本题考查欧姆定律的计算。(1)当滑片P在a端时,R滑=0,由I=知电源电压U=I1R1=0.3A10=3 V(2)当滑片P在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V,是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R1两端的电压=U-=3V-2 V=1 V串联电路中的电流:I=I1=I2=0.1AR2的最大阻值:R2=20。答案:(1)3V(2)20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精 品 文 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