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麻状态下行食管病变内镜粘膜剥离术中灌注二氧化碳对术后机体恢复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090754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全麻状态下行食管病变内镜粘膜剥离术中灌注二氧化碳对术后机体恢复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在全麻状态下行食管病变内镜粘膜剥离术中灌注二氧化碳对术后机体恢复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在全麻状态下行食管病变内镜粘膜剥离术中灌注二氧化碳对术后机体恢复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全麻状态下行食管病变内镜粘膜剥离术中灌注二氧化碳对术后机体恢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麻状态下行食管病变内镜粘膜剥离术中灌注二氧化碳对术后机体恢复(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全麻状态下行食管病变内镜粘膜剥离术中灌注二氧化碳对术后机体恢复摘要:目的探讨在全麻状态下行食管病变内镜黏膜剥离术术中灌注二氧化碳对术后机体 恢复的影响。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对我院收治的接受食管黏膜剥离术治疗 的患者72例,随机分成二氧化碳观察组和空气对照组。记录每个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 纵隔气肿或皮下气肿的发生例数以及气肿消退时间, 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二氧化碳组和 空气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是(8552) min和(8755)min (P0.05),纵膈气肿(CT 提示)或皮下气肿的发生率分别是31%和33% (P0.05)。二氧化碳组中发生气肿的患者 术后气肿消退时间少

2、于空气组,分别是(4.821.54) d和(5.831.8) d (P0.05)。 二氧化碳组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少于空气组,分别是(6.11.3) d和(7.01.8) d (P0.05)。结论食管病变的内镜黏膜剥离术中灌注二氧化碳气体能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提高术后恢复的质量。近年来,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作为一种侵入性程度极低的介入治疗方法,在早期消 化道肿瘤的治疗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由于此项治疗操作技术难度大,手术时间相对较 长,可能发生穿孔等并发症。在食管ESD治疗中,空气是最常用的灌注气体,即使在治疗 期间没有发现穿孔、空气栓塞和张力性气胸等情况, 纵隔气肿或纵隔炎也有可能发生,因

3、 为食管没有浆膜。众所周知, 二氧化碳具有很强的组织穿透性,形成气栓的可能性小,在 体内吸收比空气迅速,可快速通过呼吸排泄,是腹腔镜人工气腹的常用气体。在近来的一 些研究中,患者在清醒或镇静状态下接受食管、胃肠的ESD治疗,诊断性的肠镜检查以及 ERCP等,术中应用二氧化碳作为空气的替代物,它的安全性有效性已被证实对象与方法一、对象收集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确诊为食管病变并行ESD治疗的患者共72 例,空气组中男20例,女16例,平均年龄58.611 (45 78)岁;C0二、手术设备及器械胃镜采用日本Pen tax 2940,超声内镜采用日本Pen tax EG-363

4、0UA,装有二氧化碳的医用 高压贮气筒通过减压阀与常规流量表相连来提供气体灌注。三、手术方法及过程1. 麻醉和通气 对于所有的患者,麻醉技术都是标准化的,一般没有术前用药。应用标准的监护设备常规 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等,适当调节呼吸参数, 增加二氧化碳排出量。术中麻醉师根据对患者的临床判断,按需要静脉注射小剂量阿托品 或添加肌肉松弛药等。2. 手术过程术前对食管病变进行Lugols染色或超声内镜检查,确定病变范围和深度。然后,在病 灶边缘进行电凝标记,黏膜下注射美兰+甘油果糖+盐酸肾上腺素的混合溶液,于病灶 边缘标记点外侧进行多点黏膜下注射,直至病灶明显抬

5、起。应用针形切开刀沿病灶边缘切 开黏膜,于病灶下方对黏膜下层开始剥离时,灌注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通过内镜的管 道注入。启动注入后,装有二氧化碳的高压贮气筒通过减压阀与常规流量表相连,流量表 读数由人工调节,根据内镜医师的要求,释放气体流速大约为1.5 3 L/min。剥离出完 整病灶后,对于创面可见的小血管应用APC治疗,必要时金属夹夹闭创面,喷洒医用胶保 护创面。最后,留置胃肠减压管。所有切除病灶送病理检查。3. 术后患者的管理术后禁食3 d,常规补液同时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和止血药物。密切监测患者体温 观察有无皮下气肿体征,有无迟发性出血或穿孔等。术后第一天化验血常规,必要时复查 血

6、常规,术后第四天复查胃镜,若胃镜提示符合术后改变,可予进流食。患者的出院标准 包括:血常规恢复正常,皮下气肿消失,复查胸部CT提示纵膈积气消失,复查胃镜提示 创面符合术后改变。四、数据采集及统计分析记录每个患者的病变部位及手术持续时间,记录术后24 h之内发生纵膈气肿、纵膈炎或 皮下气肿的患者例数,其临床表现包括高热或持续发热、胸痛、由触诊检查到的皮下气肿、 由胸部CT证实存在纵膈积气。其余患者也有存在气肿的可能,只是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 而未被相关检查证实。记录发生气肿的患者气肿消退的时间及每个患者手术后至出院或转 科的时间。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数据以 土s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

7、t检验及 卡方检验,P 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见表1。72例食管病变均一次性完全剥离,剥离成功率达100%。术中 及术后无一例发生大出血或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空气组中1例术后第三天自动退院,其他 病例均按照出院标准出院或转入其他科室进行相应治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以内镜黏膜切除术(EMR)为基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 早期消化道肿瘤和黏膜下肿瘤的新技术。ESD技术难度大,操作风险高,穿孔可能是术中 最严重的并发症。在以前的报道中,穿孔率大约在2% 6%总之,二氧化碳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气体,已逐渐应用于医学各个领域。在内镜诊疗方面, 术中灌注此气体可以获得更好的术后恢复,对于接受食管ESD治疗的患者,可以缩短术后 纵膈气肿或皮下气肿的消退时间从而缩短其住院时间,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并降低了医疗费 用。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