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七年级数学教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0906582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七年级数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统计》七年级数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统计》七年级数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统计》七年级数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统计》七年级数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七年级数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七年级数学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计七年级数学教案 随着统计实践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总结丰富的实践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并进一步指导实践。当时也出现了某些统计理论的著作。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统计七年级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 统计七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安排是七上第四章的一点补充,即在学习了数据的分析的基础上带学生到网络教室利用网络和E_CEL平台对生活和.中的一些热点问题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得出相应的信息 教材分析: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生活中较为普遍的一个知识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北师大版新教材每学期都要涉及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节课不仅仅要让学生回顾和掌握所学的相关知识,还要通过动手实做了解信息

2、技术在数据处理中的作用。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重庆外国语学校是全国首批创办的八所外国语学校之一,重庆市教委直属重点中学,全国享受20%保送名额的13所外国语学校之一,学校设备先进一流,实现了校园网络化,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素质普遍较高,由于我校是国家级课题“Z+Z智能教育平台运用与国家数学课程改革的实验研究”实验学校,学生有在网络教室上数学课的.实际体验。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经历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对数据的认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能力目标:经历观察、比较、估计、推理、交流等过程,发展获得一些研究问题与合作交流的方法与经验。让学生实际操作,了解信息技术在数据处理中的作

3、用。 情感目标:设置丰富的问题情景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自动学习的欲望,让学生想学,会学,乐学;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重点: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一些信息 难点:比较、估计、推理等方法的应用 教具:采用多媒体教学(Powerpoint和E_cel展示)并让学生在网络教室动手实做。 教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既有老师的讲解,又有学生探索、师生共做,学生小组合作及动手实做。 教学过程: 我们今天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一个充满信息、瞬息变化的世界,而表达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数据。如果大家看看报纸、电视,就会发现无论是新闻、经济论坛、天气预报、广告或者是体育比赛,很多地方都十分频繁地使

4、用着数据。请大家从自己的身边选取一两个有意义的数据,并想一想从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统计七年级数学教案2 一、展示课前调查结果,全班交流汇报 1、谁愿意把你收到的有关人民币储蓄、教育储蓄及国债的相关信息和大家交流一下? 2、老师也收集到一些这方面的信息,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现行利率表 (2)教育储蓄 (3)国债、国库券 二、结合实例 探讨方案 同学们:你们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为人父母者无不望子成龙。对于你们来说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呢?(学习) 是呀,然而未来的教育花销可不是一个小数目,父母需要提前为你做准备。这节课就让我们运用储蓄的知识帮父母解决一个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实际问题。 1、

5、首先请大家算一算,如果从小学毕业算起你大约还有多长时间才能上大学呢? 2、为了你们能顺利的走入大学校园,如果妈妈打算给你存10000元钱,供你上大学的话,你觉得从什么时间开始存?怎样存收益比较大呢?谁愿意说一说?(能说出你的理由吗?) (1)独立思考,试一试。 (2)合作交流,议一议。 (3)再次汇报。 3、通过同学们的发言,看得出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明确以下几点(1)什么时间开始存,存期多长时间?(2)每一次存款的本金都是多少?(3)每一次存款的利率是多少? (4)如果是教育储蓄的话,你还要注意每份录取通知书只能用一次,所以你一定要掐好时间。 4、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认真的算一算,

6、到底怎样存收益比较大。每组的四名同学可以分别选择几种不同的方案进行计算,便于对比。 预设方案: (1)教育三年+教育三年 3377.24 0 13377.24 (2)国债三年+教育三年 3557.67 0 13557.67 (3)国债三年+国债三年 3740.53 0 13740.53 (4)教育六年 3456 0 13456 (5)国债五年+教育一年 3684.68 0 13684.68 (6)国债五年+教育一年+定期半年+活期 至少3906.99 0 至少13906.99 (7)国债三年+国债三年+定期半年+活期 至少3963.74 0 至少13963.74 5、那么,现在你能给妈妈提出什

7、么建议?你的根据是什么? 三、实际应用 巩固练习 银行存款定期一年利率3.87% ,到期缴纳利息税5% 。 银行存款定期一年利率5.22% ,到期缴纳利息税5% 。 国库券定期三年利率3.14% ,到期不缴纳利息税。 李叔叔在银行存款50000元,定期三年。如果是你,这50000元你怎么存?到期后能比李叔叔多取回多少元?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存款才能获得的收益,初步了解了合理理财。希望同学们帮助父母设计存款方案,并把你的理由讲给他们听。 统计七年级数学教案3 1.了解总体、个体、样本及样本容量等概念,在实际问题情境中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抽样方式的差异对结论的影响.

8、2.会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去收集数据,并能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加工. 教学重点 1.能根据具体情境设计适当的抽样调查方案. 2.了解抽样调查时样本的合理选择. 教学难点 深刻体会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了解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明白了:如果要了解我们班同学对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可以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全班进行全面调查,然后利用表格整理数据,还可以用条形图和扇形图来描述数据.那么,如果要了解某个学校2 000名学生对这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应该怎样调查呢? (学生会考虑对全校进行全面调查,但又考虑到人数太多,难度太大) 生:对全校学

9、生逐个进行调查的方式是可行的,但由于学生比较多,全面调查会花费太多的时间、人力和物力. 师:当需要调查的对象数量太多时,我们可以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抽样调查. 生:是啊,这种方法真不错,既省时又省力! 推进新课 一、师生互动,认识新知 1.总体: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如该学校的2 000名学生. 2.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如该学校的每一名学生. 3.样本:被抽取的那些个体组成一个样本. 4.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 (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会、认识上述概念). 二、学生活动,探讨交流 师:既然我

10、们确定了调查方法,那么我们抽取多少名学生进行调查比较合适?被调查的学生又该如何抽取才能更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呢?下面请大家自学后展示你的成果,遇到问题,小组交流.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学、交流,由于学生抽样调查的实际经验还很缺乏,对于抽样调查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也还缺乏了解,教师应做好这方面的巡视指导.) 三、成果展示: 1.关于样本容量:样本容量要适当,如果抽取的学生人数很少,将无法很好地反映总体情况;反之,则达不到省时省力的目的.因此可以抽取100名学生. 2.关于样本的抽取:为了使样本能较好地反映总体情况,还应尽量使每一个个体都有相同的机会被抽到,这样的抽样方法是一种简单随机抽样. 3.收集数

11、据后可以建立制作“抽样调查100名学生最喜爱节目的人数统计表”,然后利用条形统计图或扇形统计图来描述. 4.注意事项:抽样调查作为收集数据的重要手段,除了具有花费少、省时的特点外,还适用于一些不宜使用全面调查的情况,例如关于灯泡寿命、火柴质量等具有破坏性的调查. 四、调查方法比较 师:全面调查可以非常准确地获得总体的情况,但对象数量太大时往往选择抽样调查,如果抽取的样本得当,也能很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大家考虑,对于同一问题,如果我们选取的样本不同,结果会怎样呢? 生:样本不同,调查的结果也会不同,有时会偏离实际情况. 师:所以,我们应学会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调查方法. 应用示例 完成下列任务

12、,你认为可采用什么调查方式? (1)考察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 (2)了解本班同学每周的睡眠时间; (3)了解全国八年级学生的体重,掌握学生的发育情况; (4)为了体现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关爱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国际奥委会明令禁止运动员服用违禁药物.为了了解奥运会上运动员的执行情况,对运动员进行的尿样调查. 解:(1)抽样调查.因为这种调查具有破坏性. (2)全面调查.因为总体中的个体数不是很多,这样更能得到准确数据. (3)抽样调查.总体中的个体数量太多,无法一一考察. (4)全面调查.因为这里要求准确了解每一位运动员的执行情况. 知能训练 1.为了解全校学生的平均身高,小明调查了座位在自己旁边

13、的3名同学,把他们身高的平均值作为全校学生平均身高的估计. (1)小明的调查是抽样调查吗? (2)如果是抽样调查,指出调查的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 (3)这个调查结果能较好反映总体的情况吗?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解:(1)是抽样调查. (2)总体为全校所有的学生:个体为全校的任何一个学生;样本为小明抽取的三名同学,样本容量是3. (3)不能,因为所抽取的样本容量太小,无法正确地反映整体情况. 2.今年我市将有7万名初中生参加中考,为了解这7万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市教研室进行了一次摸底考试,从中抽取了1 5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_,个体是_,样本是_. 答案

14、:全部7万名学生 其中每一个学生 1 500名学生. 3.某年级组织学生参加夏令营活动,本次夏令营分为甲、乙、丙三组进行活动,统计图(1)(2)反映了学生报名参加夏令营的情况,请你根据图(1)(2)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年级报名参加乙组的人数为_; (2)该年级报名的总人数为_,并补全条形图; (3)根据实际情况,需从甲组抽调部分同学到丙组,使丙组人数是甲组人数的3倍,应从甲组抽调多少名学生到丙组? 分析:由图(1)知甲组有15人,由图(2)知甲组占总人数的30%,由此可计算参加本次活动的总人数和参加乙组的人数 答案:(1)10 (2)50 报名人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3)抽调5名. 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当总体中的个体数目较多时,我们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它的优点是节省时间、人力、物力,但其调查结果往往不如全面调查得到的结果准确.当遇到的实际问题不同时,我们往往选择不同的调查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将继续探索. 布置作业 习题10.1 3、4. 活动与探究 设计一个关于一周内丢弃废电池个数的调查问卷,用你学过的抽样调查方法,对全校同学作抽样调查,估计全校同学一周内共丢弃的废电池个数,并根据调查结果估计一个月的情况. 分析:因为全校学生的数量太多,因此可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抽取100名左右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再根据全校学生的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