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BP神经网络算法实用实用模板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0905162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建模BP神经网络算法实用实用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数学建模BP神经网络算法实用实用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建模BP神经网络算法实用实用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建模BP神经网络算法实用实用模板(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1.1 BP神经网络原理简介 BP神经网络是一种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由输入、输出、隐藏层组成。该网络的主要特点是信号前向传递,误差反向传播。在前向传递中,输入信号从输入层经隐藏层逐层处理,直至输出层。每一层的神经元状态只影响下一层神经元状态。如果输出层得不到期望输出如此转入反向传播,根据预测误差调整网络权值和阈值,从而使BP神经网络预测输出不断逼近期望输出。结构图如下:隐藏层传输函数选择Sigmoid函数也可以选择值域在-1,1的双曲正切函数,函数tansig,其数学表达式如下:,其中为常数输出层传输函数选择线性函数:隐藏层神经元个数对BP神经网络预测精度有显著的影响,如果隐藏层节点数目

2、太少,如此网络从样本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不足,网络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有时可能训练不出来;如果隐藏层节点数目太多,如此学习样本的非规律性信息会出现“过度吻合的现象,从而导致学习时间延长,误差也不一定最优,为此我们参照以下经验公式:其中H为隐含层节点数,I 为输入层节点数,O为输出层节点数,a 为常数。输入层和输出层节点确实定:2输入层节点和输出层节点的选择输入层是外界信号与BP神经网络衔接的纽带。其节点数取决于数据源的维数和输入特征向量的维数。选择特征向量时,要考虑是否能完全描述事物的本质特征,如果特征向量不能有效地表达这些特征,网络经训练后的输出可能与实际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网络训练前,应全面收

3、集被仿真系统的样本特性数据,并在数据处理时进展必要的相关性分析,剔除那些边沿和不可靠的数据,最终确定出数据源特征向量的维度。对于输出层节点的数目,往往需要根据实际应用情况灵活地制定。当BP神经网络用于模式识别时,模式的自身特性就决定了输出的结果数。当网络作为一个分类器时,输出层节点数等于所需信息类别数。(可有可无)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还只能输出归一化后的浓度数据,为了得到真实的数据值,我们还必须对输出数据进展反归一化。反归一化过程可以利用归一化过程中的信息,通过函数“mapminmax来实现。具体如下: BPoutput=mapminmax(reverse,an,outputps); 其中,B

4、Poutput为反归一化后的数据,an为神经网络预测输出,outputpa为原始输出数据集信息。 2BP神经网络结果分析 以Cu元素为例,训练完毕的神经网络性能图MSE和Epochs的函数图象下: 结果分析:如图4,训练在第222次迭代过程达到均方误差最小,MSE=*。此时,训练完毕。 学习速度同样对BP神经网络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学习速度太小,网络学习缓慢,需要增加训练次数;学习速度太大,网络学习迅速,但是容易导致网络不收敛,影响训练的精度。我们最终决定学习速度为0.01,训练次数为300。 1.1.1 数据的预处理BP 神经网络构建在多层前馈网络的根底BP神经网络的缺陷:随着BP神经网络在多

5、领域的广泛应用,BP 算法自身存在的诸多缺陷逐渐被人们发现,这些缺陷在应用实例中表现为如下几方面:误差收敛速度慢,学习时间过长;学习过程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网络泛化能力差;构建网络结构缺乏统一原如此等。缺陷产生的直接原因是BP神经网络自身算法的不完善。产生的直接后果是制约 BP 算法的学习精度,影响网络的学习速度,限制网络的广泛应用。BP 算法被提出以后,国内外学者对它的改良工作就从未停止。人们希望通过对 BP 算法的改良,使其满足更多状态下的应用要求。改良BP神经网络属于此领域的研究热点,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针对 BP 算法的不足,立足于前人的改良经验,提出进一步改良 BP 算法的新思路,期望对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有所帮助。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