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相异概念的修正模式及教学策略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0900837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相异概念的修正模式及教学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科学相异概念的修正模式及教学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科学相异概念的修正模式及教学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科学相异概念的修正模式及教学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科学相异概念的修正模式及教学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相异概念的修正模式及教学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相异概念的修正模式及教学策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科学相异概念的修正模式及教学策略#省#市天台小学 陈 霄内容摘要相异构想会严重地阻碍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接受,形成和发展,错误地支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本文通过明确“概念知识”的含义,解剖建构概念过程,提出依靠学生前概念,通过不断修正,从而建构新概念的教学模式,并为教学模式的操作提供策略建议:前测,把握起点,是实现相异构想修正的前提;冲突,搭建支架,是实现相异构想修正的动力;探究,经历过程,是实现相异构想修正的关键;元认知,自我监控,是实现相异构想修正的助推器。关键词 小学科学相异概念修正模式 教学策略奥苏伯尔在他的教育心理学一书的扉页上写道:“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

2、,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虽然这句话可能有失偏颇,但他强调原有知识水平对新学习的重要影响的用意却无疑是正确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接触到新的知识时,总是试图用旧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去理解它,有时甚至会修正新知识的含义,以适用旧有的知识结构与思维方式,结果新的与旧的混杂在一起,派生出形形色色的偏离了科学概念的想法,教育理论上称之为相异构想。相异构想会严重地阻碍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接受,形成和发展,研究相异构想的修正模式和策略,对科学概念的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相异构想修正模式的现状分析及理论基础(一)科学概念教学的现状分析小学科学新课

3、程实施的总体趋势是好的,科学探究学习对于传统的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科学教育来说也的确有拨乱反正作用。但也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和对课程标准的误读误解,背离了课程改革原定目标。主要表现在:1、脱离实际,盲目开展探究活动。2、过分注重探究过程,忽视探究结果。3、重视了探究能力的培养,忽视了知识概念的构建、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因此在经过了一轮的课程改革后,在轰轰烈烈的科学探究背后,大家也开始了对科学探究的否定和迷茫,相当一部分教师心中也出现了科学探究信心的迷失。这种否定、迷茫,这种信心迷失,其实质就是对科学概念构建的否定和迷失。其实,“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与“关注科学概念的构建”并不矛盾,探究

4、过程与科学概念的构建是一对孪生兄弟。没有探究过程,科学概念将被架空,忽视科学概念,探究过程将失去方向。那么,实证的科学探究活动如何在概念引领下走向深入呢?如何重拾科学探究的信心呢?核 心 概 念主 题事 实事 实事 实具体概念主 题事 实事 实事 实具体概念主 题事 实事 实事 实具体概念就“概念知识”而言,先把概念具体解析为最事实性知识、具体概念直至这个核心概念,然后针对每个概念设计探究活动。(见图1)图1:科学概念层级分析图我们现在对科学概念进行层级分析,注重引导学生在大量事实性知识的基础上,探究次级主题,每一次都是对前一次的补充和修正。但我们不难从上图发现,显示虽处同一个学习情境中接受同

5、样的事实性知识,但对同一类事物的认识、感受也不完全相同,每个学生在头脑中关于主题的相异构想也是各式各样的。并且,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相异构想含有学生对科学现象的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会对后继过程产生影响,包括影响具体概念、核心概念的建构。(二)相异构想修正模式的理论基础1从建构主义认识论分析学习不是学生简单地“输 入、储存”课本和教师提供的信息,而是主动地将原有经验和新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批判、选择和重建知识结构的过程。学生建构知识的基本方式是同化和顺应。 当新的知识与其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相符时,就被同化、吸收并储存,否则就会被排斥或经“修正”、“重组”后再吸收。相异构想从产生的途径上可以分

6、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接受科学教育之前,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在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另一种是学生在接受科学教育之后,在教学情境中形成的,主要表现在一些学生缺乏感知经验的概念。2从概念转变学习理论分析科学学习就是学生原有概念的改变、发展和重建过程,就是学习者的前科学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过程。学生是如何进行概念转变的呢?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学习者对当前的概念产生不满。(2)新概念的可理解性。(3)新概念的合理性。(4)新概念的有效性。如果满足了上述概念转变学习的四个条件,学生所持有的错误概念就会被科学概念所替代或改变。根据概念转变学习理论,科学概念教学欲促进学生通过概念转

7、变建构科学知识,必须遵循一定的学习策略。其次,对同一现象作出另一种解释或设计活动以引发学生的顿悟;再次,允许他们花时间重新建构自己的解释。二、相异构想修正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一)模式构建解释根据科学概念教学的现状及支撑理论分析,我们认为科学探究必须以科学概念的建构为引领,依靠学生原有的概念不断修正科学概念的相异构想。其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四个阶段(见图)评价修正诊断图:相异构想修正模式此模式中,在诊断阶段主要暴露学生的前概念,聚焦探究起点,在修正中同样要评价学生前概念,在解释阶段中也有评价学生的前概念。所以这是一种以最低层级的科学概念为基础的螺旋上升的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中,将评价阶段放在模式中心,指

8、在学生的诊断、修正、解释三个阶段是否促进相异构想修正。从评价这一阶段向周围发出的三条虚线表示这一阶段是潜在的,暗含在其他三个阶段当中。其余三个阶段中相互发出的三条实线表示这三个阶段之间是双向的,而且是螺旋渐进的,它们之间是互动的,每一阶段的探究都是对前阶段的补充和修正。(二)各阶段教学实施以五下科学用水测量时间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探究过程中帮助学生修正前概念,建构科学概念。1、诊断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诊断并引出学生的前概念。首先,教师创设特定的探究性问题情境,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定向。其次,引导学生自己尝试解释问题,从而引出学生对此主题的前概念。这一阶段教师要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提供

9、活动的材料,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活动。在用水测量时间一课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引出的是古人利用水的流动制作的水钟图,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水钟图的同时,推测水钟的计时方法。此时,在学生脑海中呈现出来的是水能流动,像自来水龙头那样,一滴滴地从洞口中流出,水流的速度是一样的,甚至有的学生的概念是一滴就是一秒,这就是学生的前概念。此时,用水测量时间的学习便开始了,学生也由此进入了学习新概念的状态。在小学科学的教材中,有很多概念的形#必须建立在前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思维的激发,引导探究,才能形成新的概念。2、修正阶段这一阶段是建构新的认识和初步形成解释的过程,同时也是使有关概念、原理或技能变得易懂、可理解和更加清

10、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个人认识与事实证据之间、个人认识与科学概念之间的“冲突”。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进一步暴露和明确自己的先有概念和认识,感受不同观点和解释之间的差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有层次地依据事实去引导学生进行推测与验证,把握教学各个阶段的不同要求,及时地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探究活动使教学过程向着预期要达到的概念目标前进,从而修正相异构想,逐步地建构新的概念。用水测量时间三个活动线索虽然十分清晰,但其中蕴涵的内容却非常多,如果教师把握不好,就容易使活动处于杂乱无章的状态。为此,我们仔细推敲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科学概念的修正与完善。活动二是做个滴漏试试看,形成具体概念“ 在同一装置中,水

11、流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是先快后慢的”“水流的速度与水位的高低有关”。我是这样设计和安排的:首先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白应该怎样分工合作才能做到准确地测量,接着开始测量流完100毫升水的时间,并统计测量数据。然后推测积聚10毫升、50毫升、100毫升的水需要多少时间,讨论交流;最后,展开验证。这样的设计一是基于在对前概念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做推测,非常必要和及时;二是测量数据初步建构了科学概念,为更有价值的推测提供了事实与依据,体现了科学探究的实证性;三是保证了交流的效率,形成了冲突;四是可以通过验证可以高效的达成对相异构想修正。3、解释阶段这一阶段一是指学生对自己的经验开始抽象化、理论化,使其成为一种可交

12、流的形式,并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实验,对自己的解释进行修正、求证与评价。二是学生要扩展自己的概念,使其与其他概念相联系,并运用所建构的新概念解释周围世界或新情境问题,从而实现对新概念的验证、应用、巩固和提高,使新获得的概念在应用和拓展中得以精致。师:要想使水流的速度一样,你们认为用什么办法可以解决?生讨论交流生:往里面不停地加水,水流下来的速度就一样了。师:真是一个好办法。只要让水位都保持在同样的高度,水流就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了。同学们请看(出示水钟图)师:古人制作的水钟是不是以这样的方法让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呢?生观察水钟图后,交流。在前面探究活动中,学生已经明白“这样的水钟并不能准确地计时

13、,水钟要准确的计时,水流的速度必须一样。”而此时,要想让学生对“流水具有等时性”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理解,必须通过问题引导,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当学生看着水钟图,他们脑中就会出现这样一幅会动的画面:水钟上的水位永远保持着同样的高度,而滴下来的水流速度永远都是相同的。至此,“流水具有等时性”的概念得以形成,相异构想终于修正。4.评价阶段评价其实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评价可随机、依教学进程展开,也可在拓展阶段之后进行总结性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是最关键的,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小组内的相互评价是最重要的。教师给予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性评价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既针对自己探究和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更要

14、对认识建构过程、探究活动的态度、方式和效果,合作的情况,学习的感受以及在前面的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的表现进行反思总结。教师可采用结构性观察、学生谈访、基于特定项目的文件夹评价等。总之,评价要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结合,从而能够促使教师与学生通过评价获得进一步改进教与学的必要信息。三、修正相异构想的教学策略学习是观念(概念)的发展或改变,而不是新信息的简单积累。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从旧观念向新观念转变,教师的任务则是选择能有效促使学生发生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为了实现相异构想向科学概念的转变,在操作模式时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前测,把握起点,是实现相异

15、构想修正的前提研究学生原有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弄清其对学习和理解新知识会造成什么样的障碍与影响,是实现相异构想修正的前提。研究原有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具体方法一般有两种,即调查和讨论。(1)调查可以是书面问卷,也可以是座谈,或两者 结合运用。通过设置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对科学现象的描述或实验,诱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一般用于对某一个专题中相异构想的研究。以三下科学植物的一生单元为例,针对教学内容特点,我们采取访谈与问卷结合的方式获取学生对于凤仙花生命周期的前概念(问卷附后),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我们了解到60%学生对于凤仙花种子的发芽时间与生长过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10%左右的学生表示平时种过花卉,再根据自己的经验迁移到凤仙花作出推测,其他学生则多是通过间接途径获得。学生错误率最高的是对于“在生长过程中,子叶会发生什么变化?”的回答,只有4%学生回答“脱落消失”,10%学生回答“不知道”,86%学生认为子叶会长大变成叶或茎,甚至会开花。另外,学生还提出了许多关于凤仙花的问题,比如“凤仙花怎么种?凤仙花的寿命有多长?怎样才能让凤仙花快快长大?凤仙花能长多高?什么时候开花?长大了会不会结果?”等等。由此可见,学生对于植物周期的认识比较模糊,甚至存在许多不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