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运用新题型训练1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0899313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运用新题型训练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言运用新题型训练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言运用新题型训练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言运用新题型训练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言运用新题型训练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言运用新题型训练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运用新题型训练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用新题型训练:原句vs改句【题目起源】(2020年新高考全国I卷山东卷语文试题)原句: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 而光,又心满,又意足。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 :“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 光。”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案: 从强调的重点来看,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重点在“一扫而光”,强调吃的结果;原句重点落在“又心满,又意足”,能更好的 表达“我”吃完肉饼后心情的舒畅与满足,强调的是吃完的心情,更符合原文 的逻辑。从适用的位置来看,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

2、饼和粥都一扫而光”用来 结束文段,语意未尽,似乎话还没说完,给人以结尾收束匆促之感;原句“又 心满,又意足”,运用短句放在句子最后,语气舒缓,语意完整,适合做段落 的结尾。从语体风格来看,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表达比 较普通;原句“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口语化,活泼俏 皮,和整个文段较口语化的文风更和谐。【解析】本题考查比较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同时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解答此 类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句子的内容结构,修饰成分单独成句,起强调作用, 强调的主体不同;句式特点(长短句、整散句,节奏韵律);词语(动词、形 容词、修饰词等);观察顺序(高低、俯仰、先后

3、等);修辞手法(比喻、拟 人、排比、夸张、对偶等);结构作用(照应、铺垫,前后文的内容衔接紧密 度)等;语言风格与原文的整体风格对应;同时要结合文本内容对原句进行赏 析,注意语言表达,注意灵活处理。1. (广东省汕头市 2021 届高三年级上学期联考)在我看来,冬天是最不浪漫的 季节,特别是南方的冬天,它看不到北方的银装素裹,冰天雪地:也看不到西部 的万里荒漠,悄无人声。南方的冬天永远都只是一片萧条之色。天很冷很冷,却 不带一丝湿润,浸入骨髓的冰凉仿能要把身体的所有温暖都抽去,只留下如干絮 般散漫的冷一团一团地塞在胸肺间。在这样的季节里,人的思维都会被冻住,什 么情感、浪漫会在那间被抛之九云外

4、。在这样的境况下,难以提起一丝好兴致, 哪怕 偶尔有所愿望,也会很快被扔到记忆的角落里。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 子可改写成:“身体的所有温暖仿佛都要被漫入骨髓的冰凉抽去”,从语义上看 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的表达更好,为什么?(4 分)答案:19 原句“浸入骨髓的冰凉”作主语,与前句“天很冷很冷”相照应, 陈述主体一致:与下句“留下”搭配。原句用主动语态,更能突出强调“冰凉” 的影响力。【得分点思考方向精准对接】:突出的陈述主体不同,前后文的衔接。2. (湖南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开学摸底考试)有很久没有看到过炊烟了, 城市里没有炊烟,城市里用的 是液化气,即使有了 些许炊烟 ,也是有害 气体

5、,是不会让人留恋的。况且,城市里的人们,也没有时间留意炊烟, 大家都匆匆忙忙,谁会有时间在意稍纵即逝的炊烟?炊烟只属于宁静的 乡村,只属于浑厚的黄土地。没有风的时候,炊烟 是一棵树,从家里的 灶房里生长起来,然后与 全村的树聚合成一棵参天大树。 有风的 时候 就不 同了 ,家家的 炊烟刚刚冒上房顶,就 迅速汇集一片,变成一片片灰 色的 云,漂浮 到村庄的上空,最后 都消失在无边的 旷野里。其 实,不论 是有风的时候还是无风的时候, 乡 村上空的炊烟都 是一幅动人的画 卷,像飞 流直下的 瀑布,像艳 丽多 彩的 锦缎,像婀 娜多 姿的 少女,像飘 忽散淡的 烟霞。可是炊烟 与画卷又不同, 因为炊

6、烟 里还有麦子的香味, 更有 母亲 殷殷的目 光。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只要在乡村生活过,有谁不 怀念村庄上空那袅袅升起的炊烟?”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答案:原句运用了 反问修辞手法(1 分),将肯定的意思用反问的形式表达出来,加强了语气,(1 分)激发了读者对炊烟的怀念之情(1 分)。改句突出的是生活在乡村的人们, 怀念的对象应是原句所指的生活在城里的人们。(1 分)【得分点思考方向精准对接】:修辞及表达效果,陈述主体的不同。3. (湖北黄冈六校2021届第一次联考)西边田野上走来一个人,个子高高的, 扛着锨,走路一摇一晃。他的脊背上爬满了晒太阳的蜻蜓,他并不知觉。他正从 一个大斜

7、坡上下来,影子在他前面,长长的已经伸进家。妻子在院子里,做 好了饭,看见丈夫的影子从敞开的大门伸了进来:先是一个头戴帽子的头,接着是脖子,然后是弯起的一只胳膊和横在肩上的一把锨。“你爸的影子已经进 屋了,”她喊孩子,“快打洗脸水,准备吃饭了。” 2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可改写成“西边田野上走来一个个子高高的、扛着锨、一摇一晃的人,他并不知 觉他的脊背上爬满了晒太阳的蜻蜓,他从一个大斜坡上下来时前面留下长长的影 子”。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句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 分)答 案:19.原句将修饰语独立成句,有强调意味,突出了人物的动作、姿态、形 象特点;原句采用短句,读起来富有节

8、奏感,增强了文章的画面感和感染力, 有利于刻画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解析】原句多用短句,改写后的句 子多用长句。长句与短句自有其各自不能互相取代的优 势:长句结构繁复,内 涵丰富,集中紧凑,逻辑严密,能细致地表达思想,多用于论说,在书面语中出 现的频率高;短句结构简单,句意明晰,简洁明快,一语中的,多用于叙事、描 写与抒情,在口语中尤为常见。原句修饰语独立成句,强调了人物“个子高”的 形象特点, “扛着锨”的动作,“走路一摇一晃”的姿态。从句式特点上看, 原句采用短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增强了文章的画面感和感染力。【得分点思考方向精准对接】:句式内部结构不同强调的内容不同;句

9、式长短句 的区别。4. (2021 山东济宁市高二第一学期质量检测)先说房屋的防寒装置吧,北方的 住屋,并不同南方的摩登都市一样,用的是钢骨水泥,冷热气管;一般的北方人 家,总只是矮矮的一所四合房,四面是很厚的泥墙;上面花厅内都有一张暖坑, 一所回廊;廊子上是一带明窗,窗眼里糊着薄纸,薄纸内又装上风门,另外就没 有什么了。在这样简陋的房屋之内,你只教把炉子一生,电灯一点,棉门帘一挂 上,在屋里住着,却一辈子总是暖炖炖象是春三四月里的样子。尤其使你感觉到 屋内的温软堪恋的,是屋外窗外面乌乌在叫啸的西北风。天色老是灰沉沉的,路 上面也老是灰的围障,而从风尘灰土中下车,一踏进屋里,就觉得一团春气,包

10、 围在你的左右四周,使你马上就忘记了屋外的一切寒冬的苦楚 19.文中画 波浪线的句子可改成:“屋外窗外面的西北风,尤其使你感觉到屋内的温软堪恋。”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 分)答案:19.从句式看,原句使用倒装,强调了冬天屋里的温暖让作者无比眷恋。 原句使用修饰语“呜呜” “在叫啸”等,形象地描写出了北平的冬天寒意逼人。 原句能更好承接上文,在简陋房子里感受到暖意;同时引领下文,西北风的强 劲带来的满身灰尘。(共4分。每点2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得分点思考方 向精准对接】:句式内部结构不同强调的内容不同;修饰词语的表达效果;上下 文的衔接紧密度。5. (20

11、202021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起点质量检测)墙上的挂钟,曾是 我童年最爱看的一道风景。我对它有一种说不出的崇拜,因为它掌管着时间,我 们的作息似乎都受着它的支配。到了指定的时间,我们得起床上学,得做课间操, 得被父母吆喝着去睡觉。它就是一个看不见形影的家长,严厉而又古板。但有时 候它又充满温情,比如除夕夜里,它的每一声脚步都给我们带来快乐。我那时天 真地以为时间是被一双神秘的大手放在挂钟里的,它每时每刻地行走着,走得不 慌不忙,气定神凝。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它就是一个看不见形影的严厉而又古板的家长。”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文中句子表达效果更好?(4 分)答案:

12、20.改句为普通的常式句,比较平淡;文中句子将“严厉而又古板” 独立出来,起到了强调作用,突出挂钟的铁面无私。原句结尾“严厉而又古 板”与下文的转折“充满温情”衔接照应得更紧密。(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 可)6. (2021 届广东省新高考第一次统一联合考试) 鼓槌和花镲变换起花样,一两百人的阵容,起伏推涌,推涌起伏。让人想到一次 次洪峰冲击,一座座堤坝高垒,一排排人墙坚持。领舞的女子忍不住,从高台上 跳下, 跳入这波涛中,波涛更加亢奋了。从小就见识过漫漫大水、以前担惊受 怕的这群汉子、这群婆娘,把自己变成了涛,化作了浪。大雁列阵而过,台风要 来了,后面还有霜雪,还有冰凌。但河口人已没有什么好怕

13、的,他们站在这坚固 的黄河大堤上,看着滔滔涌涌的黄浪,就像看着十万亩小麦浩荡的景象。威风锣 鼓仍然在响,众志所趋的气势,和黄河,和野荷,和苇丛,和如林的抽油机涌在 一起。女声的尖嗓,男声的粗吼,同锣鼓铜镲混在一起。那是痛快的迸发,是放 浪的欢畅。你看呐,随着鼓、随着镲、随着吼叫,他们匍匐又起来,跳起再蹲下;他们往左边歪,他们往右边歪;他们不停地起伏,不停地斜歪,不停地狂喊,直 搅得这一片天地山海轰鸣,烟尘蒸腾!入海口一片苍茫,从天上飞驰而下的黄河, 浩浩汤汤,又流到了天上。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他们起来再蹲下,左倒右歪,不停地 起伏、斜歪、狂喊,这一片天地山海呈现轰鸣、烟尘蒸腾

14、的景象!”从语义上看 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 分)答案:19.“匍匐、跳、蹲、搅”这几个动词的使用,准确的描绘了黄河口的 人们敲锣打鼓时的动作和状态,富有力量美和感染力;“左边歪、右边歪”重 复,强调了人们舞动鼓槌时的动态美;“不停地不停地不停地” 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人们动作的连续,渲染了黄河口锣鼓的威力,这种 震撼人心的力量与黄河一路奔波,浩浩汤汤奔流入海的壮观景致相一致;短句 的使用,使得此处韵律感非常强,读起来有气势,朗朗上口。如果换成修改后的 语段,则不能突出这几个方面的效果,所以修改的语段不如原文表达效果好。【得分点思考方向精准对接】:词语的运用效果;

15、修辞手法(反复和排比)的运 用效果;短句的使用效果。7. (百师联盟 2021 届高三开学摸底联考新高考卷)生命的幸福原来不在于人 的环境、人的地位、人所能享受的物质,而在于人的心灵如何与生活对应。因此, 幸福不是由外在事物决定的,贫困者有贫困者的幸福,富有者有富有者的幸福, 位尊权贵者有其幸福,身份卑微者也自有其幸福。在生命里,人人都有笑有泪; 在生活中,人人都有幸福与忧恼:这是人间世界真实的相貌。2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 在生命和生活里,人人都有笑与 泪、幸福与烦忧。”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答案:20.句式结构不同:改句是一个单句,结构简

16、单,“笑与 泪”与“幸福与烦忧”有重复之感;原句为整句,与整个文段整齐句式相吻合, 前后搭配也更合理。强调内容不同:改句重点落在“人人都有”;原句将“生 命与生活”“笑与泪、幸福与烦忧”对举,更能强调“苦和乐并存”是人间世 界真实的相貌,引人深思。语气节奏不同:改句语气平淡,节奏感不强;原 句节奏鲜明,音调和谐,与文段风格一致。(每条2分,答出任意两条即可)【得分点思考方向精准对接】:句式结构,强调内容,语气节奏、语言风格与 语境相符。8. (2021届最新语文模拟卷)啊!这宝贵的土地,不事稼穡的剥削阶级只知道 想方 设法地掠 夺它,扌巴它作 为榨取劳动者 血汗 的工具; 亲自在上面 播种五谷的劳动者,才真正对它怀着强烈的感情,把它 看作命根子,把 它当成哺育自己的母亲。几个世纪以来,那些当年被逼迫得走投无路的 破产中国农民,飘流 到海外去谋生的当儿,身上就常常怀着一撮家乡的 泥土。那时,闽粤沿海港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