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专用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1古代诗歌鉴赏一含解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0893658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专用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1古代诗歌鉴赏一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西专用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1古代诗歌鉴赏一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西专用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1古代诗歌鉴赏一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广西专用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1古代诗歌鉴赏一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广西专用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1古代诗歌鉴赏一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专用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1古代诗歌鉴赏一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专用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1古代诗歌鉴赏一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能力训练十一古代诗歌鉴赏(一)一、(2019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2题。题许道宁画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注许道宁:北宋画家。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二、(20

2、18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2题。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三、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第1

3、2题。永平顾炎武流落天涯意自如,孤踪终与世情疏。冯欢原不曾弹铗,关令安能强著书?榆塞晚花重发后,滦河秋雁独飞初。从兹一览神州去,万里徜徉兴有余。注顺治十四年春,诗人自昆山启行北上,第二年秋,从北京到达永平,这首诗就是当时的感事之作,此时,南明已亡。冯欢弹铗:即冯谖弹铗。铗,剑把。谓处境窘困而又欲有所干求。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首联,摹写出作者在报国无门、羁旅天涯的境遇下达观自如的情态,而“孤踪”一词,融自叹与自赏于一体,毫无身世浮沉之感。B.颔联化用“冯谖客孟尝君”中的典故,以冯谖自比,形象地描绘出诗人期待为君所用,却怀才不遇,不甘终老林下的忠君报国之心。C.诗歌“一

4、览神州去”与“天涯意自如”,“万里”与“孤踪”相照应,不仅在结构上首尾圆合,而且情感表达上相互呼应,浑然一体。D.这首七律,基调昂扬向上,充溢着诗人顾炎武的傲岸不群,耿介旷达之气,毫无悲戚之态,有极强的感染力。读后令人振奋。2.后人对顾炎武的诗有“一首诗歌一字金”的评语,联系全诗,赏析“滦河秋雁独飞初”的妙处。四、阅读下面这首南朝古诗,完成第12题。酬周参军吴均日暮忧人起,倚户怅无欢。水传洞庭远,风送雁门寒。江南霜雪重,相如衣服单。沉云隐乔树,细雨灭层峦。且当对樽酒,朱弦永夜弹。注吴均:南朝梁文学家,素有才名,然位仅下吏。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开门见山,向友人诉说悒

5、郁的心情,“忧人”起居颠倒,怅而无欢,无事可做,只得倚门远望。B.“江南霜雪重”是泛说秋冬以来的天气,下句诗人自比司马相如,天寒衣单,隐含着无限的辛酸与不平。C.诗人写望远时所见的景色有云景与雨景,云“沉”有质重感,雨“细”有迷蒙感,的确是宛然如画。D.全篇以忧怀开端,以琴酒收结,诗人并没有在艰难困苦的折磨中哀伤不已,而是体现了豁达超然。2.“水传洞庭远,风送雁门寒”两句广受后人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2题。鹧鸪天送廓之秋试辛弃疾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注秋试:

6、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白苎(zh):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禹门: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起句,写出了送别的季节为初秋,点明当时自然环境是天气微凉,其中“嫩”字,将秋天天气微凉、清爽和清新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B.“春蚕食叶”一句采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应考的人们奋笔疾书的声音,如春蚕嚼桑叶般的沙沙声。C.“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写出廓之在成功之后,嘲笑世间的举子正在为功名而奔波的情景。D.虽是送别词,但因为是送人参加科考,自然不必如一般的送别诗般抒写离情别绪,而侧重于对应考者热情的鼓励和美好的祝愿。2.本词多处

7、运用了“虚写”的艺术手法,请举出三例,并结合本词内容进行分析。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2题。风雨中诵潘邠老诗韩氵虒满城风雨近重阳,独上吴山看大江。老眼昏花忘远近,壮心轩豁任行藏。从来野色供吟兴,是处秋光合断肠。今古骚人乃如许,暮潮声卷入苍茫。注潘邠老:传北宋诗人潘大临,字邠老,以“满城风雨近重阳”名闻遐迩。后世多有借此句续诗成篇者。韩氵虒:南宋诗人,有高节,入仕不久即归乡,作此诗时约40岁。吴山:在浙江杭州城内。行藏:语出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后多指出仕及归隐。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在重阳节前登吴山,正逢风雨,前人的诗意与自己眼前的景象恰相吻合,于

8、是即景生情,落笔成章,虽直引前人成句入诗,但妙合无垠,别成佳作。B.第三句写自己虽在中年,却已有年届晚境之感,老眼昏花,健忘到记不清行路,索性不再把远近放在心上。既有岁月催人老的悲慨,又有不戚戚于此的超然。C.第四句紧承上句,抒写胸臆,说自己虽然年老体衰,但胸怀坦荡,壮心尚存,全句呈现激扬的情绪,但“任”字的使用也流露出不能自主决定命运的无奈。D.第三联写自然风光每每让人诗兴大发,而眼前这派秋景,却只带给诗人无尽的痛苦感伤。两句一放一收延续上联的跌宕之势,颇有杜诗顿挫之风。2.论者谓此诗尾联有“文已尽而意无穷”之妙,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专题能力训练十一古代诗歌鉴赏(一)一、1.CC项,从语境和

9、语意看,“向来”,指从来、一向、一贯如此,与“今”相对应;“万里意”指画面包含的丰富内容,突显空间之大,“一窗间”指的应是“这幅画的尺幅和一扇窗差不多大”,强调尺幅之小。据此可知,“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所表达的意思应该是:许道宁画作中那种辽阔万里的意境,全在一扇窗这样大的尺幅中表现出来,流露出诗人的惊讶、佩服之情。可见,C项中的“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的理解有误。2.参考答案:第一问: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第二问:这幅画意境深远,韵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解析:解答本题,首先,从“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可看出,诗人面对许道宁笔下的佳山好水,怎能不画中寻诗呢?于是他

10、兴致勃勃想吟得佳句,“吟断”,即吟煞、吟尽心中所想,写出来总觉和画“不相关”。“不相关”,即不合画意,即连“我”这个爱好诗歌的人都找不到心中理想的诗句,这里诗人用衬托的手法,委婉地表达了对画家所描绘意境的由衷赞叹。二、1.DD项,“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错。诗的第五句中,“端溪石池”指端砚,五、六句的意思是在砚台中研好了浓墨,在烛光映射中挥毫。2.参考答案: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解析:两个“酒”字,在诗中的位置不同

11、,“复把”时情感已经发生了变化。第一个“酒”如同进军的旗鼓,勇士气吞万里的声势在这里重现;第二个“酒”展现了凯旋庆功的场面,复饮反映了战争胜利、狼烟尽扫后的自豪。三、1.BB项,“以冯谖自比,形象地描绘出诗人期待为君所用,却怀才不遇,不甘终老林下的忠君报国之心”错,与原诗意思相反,诗中“不曾弹”与“安能强”表明诗人誓绝“世情”的决绝形象。2.参考答案:诗句中诗人以独飞的孤雁自诩,寓意丰厚:一是以失群的孤雁自比,凸显自己心系南明,永葆节操的意志;二是与“孤踪终与世情疏”中的“孤”字相应和,表达自己耿介傲岸,不向清政府低头的决心;三是引出“一览神州”“万里徜徉”之“兴”,抒写自己翱翔万里的志向。解

12、析:解答本题应注意两点:一是明晰诗句所处位置,此句诗位于“转”的位置,上有“承”,下有“合”,由此切入,即可赏析诗句之妙;二是从关键词“独”字入手,结合注释,理解“独”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结合上述两点,即可得出答案。四、1.D“而是体现了豁达超然”错误,从诗中来看,诗歌从忧写起,由忧及寒,又因寒增忧,最后“且当对樽酒,朱弦永夜弹”,这是宽慰自己权且以酒与琴相伴度过寒冷的长夜,是对自己不逢其时表现出的无可奈何的慨叹,并非“豁达超然”。2.参考答案:(1)提升画面感。使用拟人手法,水传洞庭,风送寒气,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空旷、高远、肃杀的日暮画面。(2)强化情感。借水的远阔、风的寒冷,强化了诗人寥

13、落凄凉的情怀。解析:由“传”“送”可知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借水流之远,风送寒气勾画出一幅肃杀凄寒的画面;诗人本自忧心忡忡,本自怅然无欢,今既见此远去之水,感此风送之寒,则更增怅惘之情,远望本为不自觉地排解烦恼之举,不想反增新忧,诗人不直接抒写此时的特殊感受,而是通过对事物的描绘表现他的心曲,借助水和风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之情。五、1.CC项,“却笑人间举子忙”中的“笑”并无“嘲笑”之意,而是想象中试后轻松愉快的心情,是一种轻松的笑。2.参考答案:“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是虚写,想象仲秋时节廓之参加秋试的情景、此次秋试的结果以及下一年参加会试(春闱)的结果,写出了词人对

14、廓之的信心和良好祝愿。“鹏北海,凤朝阳”是虚写,写出廓之像鲲鹏从北海展翅翱翔到南海,又像凤凰飞向东升的太阳。以虚喻实,充满对廓之的鼓励。“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完全是虚写,想象廓之连中两试后轻松愉快的心情,表达了对廓之的美好祝福。解析: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虚写,一般描写想象、回忆、梦中的情景是虚写;然后结合本词内容具体分析,本词主要描写了想象之景,想象廓之以后参加考试、蟾宫折桂、青云直上的情景;最后根据题干要求,举出三例具体分析。六、1.CC项,“任字的使用也流露出不能自主决定命运的无奈”分析不当,应是“任”字的使用展现了诗人旷达的精神面貌。2.参考答案:尾联运用以景结情(融情于景、以景写情)的手法,用“今古骚人乃如许”收束前三联的万千感慨,但又不具体点明,只用“乃如许”三字概括;而尾联后一句也不解说这如许的感受究竟为何,而是宕开一笔,以眼前的苍茫暮色和耳畔的澎湃江潮收束全诗,拓展诗歌意境,给读者回味、思考的空间,使情感表达含蓄蕴藉,产生“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解析:本诗尾联诗人以“今古骚人乃如许”句,来强调古今诗人的共同感受;这感受如何,却不直说,以景语来表达,也就是以景作结,说“暮潮声卷入苍茫”,通过江潮澎湃,诗人独立山上,眼观这苍茫景色,来含蓄地表达内心世界,把意境无限地展拓,让读者自己去回味、思考,正所谓“文已尽而意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