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周亚夫军细柳教案人教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089358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周亚夫军细柳教案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周亚夫军细柳教案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周亚夫军细柳教案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周亚夫军细柳教案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周亚夫军细柳教案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语文资料 精品资料23周亚夫军细柳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言文常用实词。2了解周亚夫是怎样治军的。3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把握主体部分。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读懂句子、理解文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周亚夫忠于职守的精神。1了解司马迁及其作品史记。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重点)3学习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人物的表现手法。(重难点)一、导入新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说明纪律在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公共场所需要纪律,行军打仗需要纪律,学校学习也需要纪律。想当年,岳家军纪律严明,威震八方;戚家军令行禁止,勇退倭寇;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人人称颂。今天,就让我们到

2、课文中认识另一位纪律严明的将军吧!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走近作者,疏通字词1作者及作品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对历史学和文学的极其宝贵的贡献。史记不仅是史学著作的典范,而且是传记文学著作的典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读准字音。祝兹侯(z) 棘门(j) 彀(gu) 弓弩(n) 诏(zho)按辔(pi) 揖(y) 胄(zhu) 曩(nng)目标导学二:合作探究,整体感知提问1:理清

3、课文的内容层次。明确:第一部分为第一自然段。简要交代了边境的紧张形势和刘、徐、周三军的驻地。第二部分为第二自然段。写周亚夫在细柳营严格治军。这部分又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从“上自劳军”到“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写细柳营军容严整,常备不懈。第二层从“先驱曰:天子且至”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写细柳营军纪严明,连天子也不例外。第三层从“至营,将军亚夫”到“成礼而去”,写细柳营军礼严谨,一丝不苟。第三部分为第三自然段。写汉文帝深明大义,赞叹周亚夫治军严谨。提问2:课文为什么要先写文帝到霸上和棘门的情况,后写文帝在细柳营遇到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先写文帝在霸上和棘门遇到的情况,是为写文帝在

4、细柳营遇到的情况做铺垫,两种情况进行对比,更加凸显了细柳营军纪严明,从而也更加突出周亚夫的忠于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更令人敬佩。提问3:文帝所说的“此真将军矣”中的“真”表现在哪些方面?明确:语言描写:“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军中不得驱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叙述:“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上至,又不得入”“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天子为动,改容式车”。周亚夫的下属与皇帝的随从的描写:“先驱曰:天子且至”“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提问4:用自己的话概括周亚夫的性格特点。明确:治军严整,军纪严明,刚正不阿,恪尽职守,不阿谀奉承,不趋

5、炎附势。目标导学三:拓展延伸,写法探究提问5:“君子直言直行,不婉言而取富,不屈行而取位。”这正是对周亚夫精神的充分概括。君子坦荡,有什么说什么,不阿谀奉承别人而取得富贵,不违反做人原则而取得地位。你认为是这样的吗?如果是,假如有一天你也像周亚夫那样,成了国家干部,或者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那又该怎么样发扬周亚夫的“真”将军精神呢?明确:有敬业精神,恪尽职守等。提问6:为了表现周亚夫的性格特征,课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你找出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好在哪里?明确:侧面描写:文帝在前两位将军处遇到的情况;周亚夫军队的军容;汉文帝的赞叹;群臣的惊叹。正面描写:周亚夫的

6、言行举止(笔墨较少)。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使人物性格特征更加形象突出,通过对比衬托更能突出表现周亚夫的“真”将军形象。三、板书设计文帝巡视霸上、棘门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若儿戏耳对比细柳营军士整装,严阵以待两次不得入军中不得驱驰请以军礼见真将军矣可取之处让学生反复地阅读课文,熟悉课文,积累了丰厚的文言语句的感性材料。不仅了解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而且许多字词在理解中也无师自通了。学生一旦能自己领悟出来,也便能成为学习中的“趣”了。不足之处文言文虽然地位很重要,但在教学上总是缺乏“趣”,原因在于它没有活的语境。人们平时说话是不会用它的,因而无从听到;既无从听到,也就谈不上有什么“活”的语境。所以学起来显得枯燥无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