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院新校区施工控制都网技术设计书1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0886065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河水院新校区施工控制都网技术设计书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黄河水院新校区施工控制都网技术设计书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黄河水院新校区施工控制都网技术设计书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黄河水院新校区施工控制都网技术设计书1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黄河水院新校区施工控制都网技术设计书1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河水院新校区施工控制都网技术设计书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河水院新校区施工控制都网技术设计书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施工控制网及施工测量技术设计书批准单位: 申报单位审批意见: 总 工: 2011年 月 日主要设计人:2011年 月 日审批人: 目录一、测区概况二、设计及作业依据三、已有资料情况四、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五、各等级控制点埋石、密度六、基础控制测量七、图根控制测量八、保证质量主要措施和要求九、成果资料的整理与上交为提高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大三学生综合运用测量知识、测量仪器、测量规范的能力,在本学期安排本实习,主要内容有:测区踏勘、施工控制网的布设与施测等实习任务。一、测区概况本工程区位于开封市东京大道西段黄河水院西校区,地处东经11428,北纬3448。 北望

2、果园,南至东京大道,西有河南大学公寓楼,东与建筑群相依,面积约9333;工程区为平原地区,高程为74m左右,通视条件良好。本测区内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2025。九月平均气温2628。地势平坦,便于测量作业。道路交综复杂,并且有众多的建筑物,并且有大片的水域,因此在布设控制网时应避开建筑物和水域,给测量工作带来不便。二、设计及作业依据1GJJ899城市测量规范2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3CJJ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三、已有资料情况3.1 黄河水院新校区1:1000地形图;3.2 黄河水院新校区控制点成果表;3.3 黄河水院新校区控制点点之记。3.4 黄河水院新校区

3、规划图四、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1平面坐标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3基本等高距,1:500地形图为0.5m, 1:2000地形图为1m。五、各等级控制点埋石、密度1在地面埋设一般普通标石(标石由甲方提供),四等点应做40cm40cm,厚10cm的护面;并在基坑内浇铸混凝土。在建筑物楼顶埋设的标石,规格按城市测量规范执行。2四等点编号前冠以,如01、02。一级点以测区为单位全区统一编号,在点号前冠,如001、002。3埋石点的密度,四等点在测区内大致均匀布设30个点,。一级点的布设(包括四等点)平均每1幅图(按1:500分幅)不少于一点;1:20

4、00区域一幅上不少于5点。在城镇和较大的建筑区内应增加埋石点的密度,在居民地附近至少保证有一对点,对点之间应通视。4选点要求 点位应选在稳固、易于设站和扩展,通视良好、能长久保存的地方。GPS观测点位应满足GPS信号接收的需要,视场内不应有高度角大于15的成片障碍物,点位应远离高压线和大功率无线发射源。六、基础控制测量 根据测区内原有的控制点情况,本次测图的控制网布设,首级网采用GPS控制网,再在GPS网的基础上,进行图根导线的布设。高程控制测量尽量利用平面控制网的点位,高程控制网采用联测5个GPS点高程和光电测距三角测量的方法联合实施。首级网点位的高程中误差达到四等水准的精度要求。图根点的点

5、位精度达到图根水准精度的要求。1平面控制测量GPS测量平面控制点采用GPS施测,起算点的连测不应少于3个点。一级点也可以用测距导线施测。四等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相对中误差不得大于5cm。一级点最弱点中误差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5cm。 GPS作业时采用静态模式观测。主要技术要求如下:GPS网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平均距离(Km)a(mm) b(110-6)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四等 2 10 101/45000一级 1 10101/20000注:当边长小于200米时,边长中误差应小于20mm。相邻点最小距离应为平均距离的1/21/3,相邻点最大距离应为平均距离的23倍。GPS闭合环或附合路线边数

6、的规定:等 级 四等 一级 二级闭合环或附合路线边数 10 10 10GPS各等级观测作业的基本要求有效观测卫星数数据采样间隔卫星高度角平均重复设站数时间长度41060151.645min 各等级的点位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值应小于6。观测时应量取仪器高两次,并记录于观测手簿中,两次读数差不大于3mm,取平均值作最后结果。每个点观测均要求用手簿进行记录,记录内容为:点名、点号、观测者、天气、日期、时间、天线高、时段、接收机编号,并将特殊情况记录在备注栏。原始记录应字迹清楚、整齐,不得涂改。基线解算采用随机软件进行解算。数据处理应满足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其中相关要求。光电测距导线等级附

7、合导线长度平均边长测距中误差测角中误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一级3.6km300m15mm51/14000光电测距导线技术要求: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等级半测回归零差DJ2一测回内2c较差测 距中误差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测 距测回数测角测回数DJ2方位角闭合差一级81315mm922注:表中n测站数。当附合导线长度短于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附合导线的边数不能超过12条。光电测距应满足城市测量规范2.4的要求。2高程控制测量四等点以四等水准精度连测,一级点以五等水准精度连测。四等水准测量可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代替四等水准测量,也可二者交替进行。四等水准

8、网中最弱点的高程中误差相对于起算点不得大于20mm。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差附(闭)合水准路线长 (Km)路线闭合差(mm)偶然中误差M全中误差MW5mm10mm15注:L为附(闭)合路线长度,以公里为单位。四等水准观测技术要求:视距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积差红黑面读数差红黑面所测高差之差视线高度80m5m10m3.0mm5.0mm三丝能读数四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双面标尺,直读距离,观测顺序为后后前前。四等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高程导线边长的测定,应采用不低于级精度的测距仪往返各观测一测回,其边长不大于1Km,测距的各项限差和要求应符合城市测量规范2.

9、4的规定,每站应读取气压、温度。垂直角观测应采用DJ2级经纬仪按中丝法观测三测回,垂直角测回差和指标差均不应大于7。高差测定应采用对向观测,对向观测高差较差不应大于40D (mm)。(D为测距边水平距离Km)。附合路线闭合差限差同四等水准要求,附合路线长度不大于15Km仪器高、觇牌高应在观测前后各量测一次,读至1mm,当较差不大于2mm时取中数。观测成果的记录、整理、检验和计算应满足城市测量规范其中相关的要求。七、图根控制测量图根平面控制测量图根点是直接提供地形图测绘的依据,应在以上各等级控制点基础上加密布设,图根点的密度应以满足测图需要。建筑物密集地区应适当增加,空旷地区可适当减少,但要保证

10、测图需要的控制密度。 图根点主要以光电测距导线布设,其主要技术要求如下:光电测距导线主要技术要求:比例尺导线长度平均边长测 距测回数测角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DJ2DJ61:500900m80m1111/40001:20003000m250m1111/4000 注:表中n测站数。导线长度短于表1/3时,其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0.15m。图根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5cm。图根导线一般应为附合导线,不宜超过二次附合。当遇到较大单位只有一个出入口时,允许采用闭合导线。图根高程控制测量图跟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测图基本等高距的1/10。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等级附(闭)合路线全长

11、附(闭)合路线高程闭合差仪器至标尺距离观测方法五等12Km30Lmm100m中丝单程双面读数至mm图根8Km40Lmm100m中丝单程读数至mm光电测距三角高程导线的技术要求:等级平均边长边数中丝法垂直测回数各测回垂直角及同一方向指标差较差往返测高差之差(m)路线全长线闭合差(m)DJ2DJ6DJ2DJ6五等300m182415250.2S24n500m122415250.2S30n图根121115250.4S40L 注:S为边长,以Km为单位,不够0.1公里的按0.1公里计算;n为边数,L为路线长度Km。八、保证质量主要措施和要求为确保产品质量达到规范、设计书的要求,测区设立项目负责、技术负

12、责、质量负责各一人,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从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抓起统一调配、相互协调、科学管理,严把产品质量关。对参加本测区的全体作业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和业务培训,确保施测工作顺利进展。严格执行测绘仪器送检制度,未经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仪器、设备不得进入测区。认真做好“第一点”、“第一幅”的生产和首检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技术问题,项目负责、技术负责人要经常深入生产第一线及时了解和掌握生产进度和质量状况,对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确保产品质量。坚持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经作业人员自查互校后交设在中(分)队专职检查人员进行过程检查,再向院提交最终检查申请,经院最终检查后,确认成果成图资料齐全、数据准确无误,方可提交甲方验收。九、成果资料的整理与上交9.1建筑施工控制测量成果。9.2黄河水院新校区施工控制网图。9.3外业观测记录。9.4实习小结,实习心得,实习日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