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指导初中生作文真情实感表达的策略1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0883793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语文]指导初中生作文真情实感表达的策略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三语文]指导初中生作文真情实感表达的策略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三语文]指导初中生作文真情实感表达的策略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三语文]指导初中生作文真情实感表达的策略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三语文]指导初中生作文真情实感表达的策略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指导初中生作文真情实感表达的策略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语文]指导初中生作文真情实感表达的策略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指导初中生作文真情实感表达的策略 广安区大有乡小学校 伍平安在语文教学中,我在指导学生作文中感受到:要让学生真情实感发自内心深处的表白自己的感受,不仅需要教师的细心教育和引导,更需要教师的指导艺术,笔者在此谈谈指导初中生作文真情实感表达的策略。一、了解学生不达真情的原因 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作文中出现的种种现象不尽人意,存在着比较普遍的虚假现象,写进作文中的人是虚的,事是假的,观点是强加的,感情是浮泛的,失去了生活的真实性。有些学生在作文中一味地说套话,以为朝着光明的一面去写就是没错的,笔下的人物完整无缺,还有的学生套用“公式”,内容失真,废话连篇,毫无真情。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

2、点:1、学生难以体验到生活中的“真、善、美”。有一句话说得好: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确实,多数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深,生活阅历不够丰富,他们难以全面、客观地看待事物,就更难以发现隐藏在事物身上的点滴之美。看不到事物身上的美,自然就难以激起他们追求美的感情。2、观察生活不细。现在多数学生不论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做事都比较粗心,甚至很多时候只图敷衍了事,很少想过去把一件事做到尽善尽美。正因如此,他们观察、看待生活中的一切就不那么仔细,也就难以唤起他们对人和事的真情,作文时自然表达不出真情。3、个别学生“智商”较高,“情商”较低。受社会上一些低俗之气的影响,不少成绩较差、品性较差

3、的学生,形成了一些错误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他们认为当今社会,认真读书的是傻子,只有抓紧当前的青春时光,吃好、玩好才是“聪明、能干”的。甚至还有部分学生不思进取,成天混日子,打架混社会,他们认为这样才是“操”的好。这样的学生,谈何“情商”,更谈不上他们在作文中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了。二、让学生懂得抒写真挚情感的好处语文教学活动并不是一个“纯认识的过程”,而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交织发展、互为作用的实践过程,也是教与学同时并存的一个互动过程。教学中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勤于动手,那么学生写作时就有活生生的人物“原型”,并

4、从中产生真情实感。然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反应,对教学效果的高低优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休金娜所言:“学生的认识活动不应当是枯燥的,毫无热情的和纯理性的,因为认识不仅是对现实的反映,而且也是对现实的态度。这些态度中包含着个性的情感表现,内心感受以及带有深刻个性的意向。”他告诉我们,学生在对客观现实认识反映的同时,应该伴随着富有个性色彩的情感指向,写作也不例外。我们要使学生的作文成为情感交流的窗口,教学中就必须善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就必须依据一定的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并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的高度,走向成熟的人的情感。我们引导到

5、学生扎根于现实的土壤、植根于人民之中,让他们用“慧眼”去识“事务”,以此来触发自己的激情。热情地歌颂真善美,无情地鞭鞑假丑恶。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感情,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最求。”语文教学的最终归宿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学生应些什么样的文章呢?笔者认为:应让学生写出富有个性色彩的情真意切的文章。鲁迅先生说:“创作须情感、至少急得发点热”。语文教师应在激发和培养学生真情实感上多下功夫,否则,学生的作文就是缺“真”少“实”,使文章失去鲜活的生命力。一篇美文佳作,无不闪现着强烈的个性色彩,无不显示着诱人的情感魅力。如茅盾的白杨礼赞,热情歌颂了北方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杨朔的荔枝蜜,作

6、者对象蜜蜂一样为子孙后代酿造的蜜的劳动人民的赞美和歌颂是不言而喻的。朱自清的背影,道出了父爱的伟大,更不泛情感魅力。名家巨著无不显示着撼人心魄的力量和积极向上的情感。如曹雪芹的红楼梦、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相反,一篇既无情感又无新意的文章是寡然无味的。1、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情商。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这样才能为自己赢得更大的生存空间。要做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必须要有丰富的情感,这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情商”,这是交往的基础。从学生作文时就多进行这方面的培养,潜移默化,天长日久,学生的“情商”自然就会慢慢提高,这对学生今后尽快融入社会是大有益处的。2、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

7、水平。试想,学生一旦饱含真情地去写真人真事,诉真情,何愁写不出好的文章,还用得着去抓耳挠腮,东拼西凑地去“憋文”吗?3、能够加深自己和亲人、师长、朋友、同学的感情。学生在作文中诉说了自己的真情,他们自然也就意识到了周围的人对自己的关心、帮助、爱护,他们就会以自己的一颗真心去和周围的人交流。长期如此,他们和周围人的感情就会就加深,生活中就多了更多的和谐与美好。三、指导学生抒写真情实感的策略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积累出指导初中学生抒写真情实感的作文的有效策略,具体做法如下:1、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写作态度。重视学生丰富完美、健康向上的情感培养,对学生作文是最重要的。鲁迅说过,人的思想道德决定人的思想感

8、情,这已用不着多家证明的道理。所以,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多角度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的人生态度,使他们成为道德高尚、是非观念清楚、价值取向正确,生活积极向上的人2、激发写作欲望,彰显个性色彩。激发学生写作欲望,调动学生情感因素,使之渗透于自己的习作之中,从而更加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情感态度,使学生在写作中写出富有个性意向的好文章。每个学生都有上进心,进取心和自信心,然而为达到作文有效教学的目的,激发学生写作欲望,让学生想写是最好的方法。在一次全校作文大赛中,我教班级有位学生获奖,当他得到奖励时,高兴之态溢于言表,班上其他同学向他投来异样的目光,回到教室后,我利用学生很羡慕的心态这个机会问:“同

9、学们,你们想不想获奖?当你们看到班上同学领奖时心情怎样?”等许多问题,引起了该班其他同学的注意,似乎也激发了他们的写作欲望。经过片刻的思考,顿时班上同学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仿佛一下子想到了许多;我为了不错失时机,马上布置学生根据今天的颁奖大会的感受作文,谈谈自己的体会。同学们个个拿起笔来把自己的亲身感受如实写下了,并流露出了真情。通过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其爱好,课堂上我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因此学生作文就想写。在这个环节中,我又想法抓住学生及时写作的优势,及时进行表扬,哪怕学生作文中一个词用得好,一个句子写得较丰富,我都没有错过对他们进行表扬和鼓励的机会,从而让学生爱上了作文。3、细心观察生活

10、,积累丰富材料学生丰富多彩的情感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刺激生活,现实生活是学生情感产生的唯一源泉,离开了具体的客观事物和一诱因,他们的情感就无从产生,只能为无源之本、无本之木。因此,要使学生作文拥有丰富多彩的情感魅力,就要学生做生活中的“有情人”,引导他们细心观察和体验生活,指导学生以“自我”为主线,从生活实际出发,有意识地写一些回忆性短文,用感情之液把生活中那份缤纷绚丽的生活生动活泼的形录,带着温馨馥郁的浓土之香冲洗提炼出来,这不仅能带给学生一个“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与自信,而且能使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并积极主动地体验,观察生活,行文中抒发自己的由衷之情。笔者在指导

11、学生作文中曾有过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成效,所该学生作文较好,在各类层次的作文竞赛中多次获奖。这些成绩的取得,须不能全归功于作文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但作文中的情感力量是参赛学生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学生习作奶奶的手中写到:“伟儿”,奶奶说话真响亮,“我又给你买苹果了,”我满不经心地接过苹果,一眼瞥见了奶奶的那双手,哎呀,奶奶那双手真可吓人,粗糙而皲裂。当我的手触到奶奶手的时候,我的手被奶奶的手刺了一下。奶奶的手背很瘦,突出了许多青筋,又粗又笨,像是裂开的松树皮,难看极了。我深深知道奶奶一生的酸甜苦辣全都渗透在她那双长满老茧而又粗劣的手上,此情此景,我不禁潸然泪下。文中看出作者通过细心观察,字里行间自

12、然流露出了对奶奶的崇敬与真挚的爱,这种至真至纯的情感流露是真实的,发自肺腑的。显然,这类文章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中心突出,让人过目不忘。笔者认为这样的文章才具有可读性和感染力。4、先说后写,表达真情实感情感是学生作文中不可缺少的因素。现实生活为学生的情感触发和培养提供了可靠的物质条件,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学生情感培养和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学生的情感激荡和培养,可以“以德育德、以情育情、以境育境、以行育行”。使学生情感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使学生的情感积累、知识积累、思想积累有机结合,形成富有鲜明个性和完美内涵的“人”,从而使学生在写作中就有足够的素材,它们来自于现实生活,也反映现实生活,进而达到在作文中真情实感的流露,这样引导学生更好地写出耐人寻味的好文章。5、相互交流,提高表情达意水平现在很多学生作好文以后,很少有学生互相修改的,更别说互相交流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了。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文给别的同学看,请别人给自己一些宝贵的意见或建议,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同时,情感是需要交流的,学生作文在相互交流、修改的过程中,会让他们进一步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并且,这交流本身也是他们表达情感的一个平台,这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他们表情达意的水平,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