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患儿自身免疫功能的检测分析专题报告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0875069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支原体肺炎患儿自身免疫功能的检测分析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支原体肺炎患儿自身免疫功能的检测分析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支原体肺炎患儿自身免疫功能的检测分析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支原体肺炎患儿自身免疫功能的检测分析专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支原体肺炎患儿自身免疫功能的检测分析专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支原体肺炎患儿自身免疫功能的检测分析专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支原体肺炎患儿自身免疫功能的检测分析专题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支原体肺炎患儿自身免疫功能的检测分析专题报告观察支原体肺炎患儿自身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将278例肺炎患儿分为支原体肺炎组135例、细菌性肺炎组143例,选取同期门诊体检正常小儿124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三组儿童的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补体C3、抗核抗体和循环免疫复合物。结果支原体肺炎组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处于低下状态,主要表现为CD4+T细胞及CD4+CD8+比值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支原体肺炎组体液免疫功能明显异常,主要表现为IgM,IgA,IgE水平升高,C3,C4水平下降,血清免疫复合物、抗核抗体阳性比例较高,与细菌性肺炎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

2、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支原体肺炎组、细菌性肺炎组于病程714d留取外周血标本,正常对照组随机留取外周血标本,用于免疫功能及自身抗体的检测。1.2 检测方法IgG,IgA,IgM,IgE及C3,C4采用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复合物(Cyc1.eimmunecomp1.ex,CIe)采用聚乙二醇沉淀比浊法检测;抗核抗体(Antinuc1.earantibody,ANA)采用抗核抗体金标检测卡检测。1.3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2.0软件,三组间不同因素比较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1.4 1三组患儿细胞免疫功能比较见表1。

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支原体肺炎组CD3+,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及CD56+T细胞比例明显下降(P0.01);与细菌性肺炎组相比,支原体肺炎组CD3+,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亦有所下降(P0.05)表1三组儿童细胞免疫功能比较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P001;与细菌性肺炎组比较,bPO.05o2.2 三组患儿体液免疫结果见表2。表2三组儿童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P0.01;与细菌性肺炎组比较,bPO.O1.o2.3 三组患儿补体及自身抗体结果见表3。表3三组儿童补体及自身抗体水平比较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P0.01;与细菌性肺炎组比较,b

4、PO.O1.o3、讨论MP感染已成为儿童时期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因之一,约占儿童肺炎的10%40%7。MP常侵袭大龄儿童,但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近年来MP感染有发病年龄提前的现象,5岁以内儿童发病率明显上升,而且有局部流行的趋势,部分患儿病情较重,严重威胁儿童的健康8,9。因此,MP感染已成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儿科临床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10。支原体肺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除可引起肺部炎症外,还可以引起肺外多系统严重的并发症,病程迁延且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胁儿童的身心健康6,1.1.oT细胞是参与机体细胞免疫反应,并在免疫应答中起重要调节作用的

5、免疫细胞。正常情况下,T细胞及其亚群的数目在周围组织中相对稳定,机体正常免疫应答过程依赖于各种免疫细胞之间的恒定,从而形成适度的免疫应答,使之既能清除抗原性异物,又不损伤机体自身组织。CD3细胞是成熟T淋巴细胞的特征性标志,反映了T淋巴细胞活化的比例。CD4+细胞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它具有辅助T,B淋巴细胞应答的功能。CD8+细胞大多数是抑制性T淋巴细胞,它对非己抗原诱发的免疫应答具有抑制作用,其功能变化是导致多种免疫异常的重要机制之一。CD56细胞主要是自然杀伤细胞,它具有抗感染、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功能,还参与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本研究显示,支原体肺炎患儿CD3+,CD4+淋巴细

6、胞下降,CD4+CD8+比值及CD56+淋巴细胞下降(P0.01),和文献研究结果一致,说明机体的T淋巴细胞活化功能、免疫应答和防御功能等受到抑制,这可能是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的关键因素12。B淋巴细胞是机体体液免疫的主要细胞,以表达和分泌免疫球蛋白为特征。B淋巴细胞功能亢进是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支原体感染后,支原体可刺激B细胞产生特异性的IgM,IgG抗体,并可引起宿主细胞膜抗原结构的改变,产生自身免疫性抗体,导致病理免疫反应。IgM是人体液免疫中出现最早的抗体,MP感染12周内,体内一般可产生IgM及IgA,而IgG一般在2周后才开始升高12。本研究显示,支原体肺炎组IgM

7、,IgA,IgE水平明显升高(P001),和文献研究结果相似,说明淋巴细胞过度激活、增殖、功能亢进,结合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除肺部损伤外,尚多见全身多系统多器官并发症,提示MP感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密切相关13。本研究中,支原体肺炎组IgG水平与其他两组无明显区别,可能与采集标本的时间有直接关系。MP抗体与人体心、肺、肝、脑、肾和平滑肌组织有部分共同抗原,感染后可产生抗淋巴细胞、肺、心、肝、肾、平滑肌和脑细胞的自身抗体,并形成免疫复合物,这种免疫复合物和自身抗体引起MP感染的多种肺外表现14。本研究发现,支原体肺炎组C3,C4水平下降,而ANA,CIC阳性比例明显升高(P0.01),说明支原体感染后可使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异常,削弱和破坏机体的自身免疫耐受。而已知CIC介导的免疫炎症损伤是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的一个重要机制15。总之,本研究进一步证实支原体肺炎患儿存在多种免疫功能的紊乱,主要表现为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制,体液免疫功能紊乱及自身免疫功能亢进,这可能和支原体肺炎的肺外表现等多系统损伤有关。特别应该重视的是支原体肺炎时可有ANA等自身抗体阳性和补体水平降低,要注意以后是否发生类风湿、多发性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别是那些多系统受累的重症支原体肺炎患者,临床上应该注意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鉴别。【参考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