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0872740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技法指导】借景抒情 , 就是作者把自己内心要表达的某种情感蕴含在对 景物的描写之中 , 借景物来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 其中, 情由景所背负 景为情而浸蘸 ; 情是灵魂 , 景是载体。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写于 1927年 7 月的散文名篇。由 于蒋介石叛变革命 ,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 , 作者“心里是一团乱麻 , 也可以说是一团火”。 作者在文章中描述了一幅清幽美妙的图画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 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 ,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 有袅娜地 开着的 ,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 又如碧天里的星

2、星。微风过处 , 送来缕缕清香 ,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 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 ,像闪电般 ,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 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 , 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 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这“曲曲折折的荷塘 , 密密田田的荷叶 , 星星点点的荷花 , 淡 淡的月色 , 脉脉的荷香” , 都交融着作者那隐隐的、 却又深沉的孤独与 苦闷的心绪 , 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 表现出淡 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当代女作家张洁在挖荠菜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 太阳落山了 , 琥珀色的晚霞渐渐地从天边退去。远处

3、, 庙里的 钟声在薄暮中响起来。羊儿咩咩地叫着 , 由放羊的孩子赶着回圈了 ; 乌鸦也呱呱地叫着回巢。 夜色越来越浓了 , 村落啦, 树林子啦 , 坑洼啦, 沟渠啦 , 好象一下子全都掉进了神秘的沉寂里。这一段描写选取了一些富有特征的景物 , 描画了一幅美丽、 和 平、静穆的晚归图 , 它同“我”当时那种孤独、寂寞、焦急、悲伤 , 有家不敢回的复杂心情完全融注在一起 , 有力的反衬“我” 的悲苦 境遇。古人云: “夺人心者 , 莫先乎情。”刘勰也曾说过 : “登山则情 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作家以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 , 以有情之笔 去描绘景物 , 所写之景自然是充满主观情志。 我们在

4、写作时, 要善于借 景物来抒发感情 , 使景中含情。作文中, 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 , 借助对某种事物的赞美或贬斥 抒发自己的某种心态 , 成为常用技巧之一。这种思想感情寄托于物的 笔法 , 就叫做托物言志。托物言志一般通过象征手法来实现。茅盾在白杨礼赞一文中 , 所“托”之物是白杨树 : 笔直的干 , 笔直的枝 , 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 , 而且紧紧靠 拢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保持倔强挺立,不折不挠它伟岸、正直、朴素 , 不缺乏温和 , 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 ,它是树中的伟 丈夫在这篇文章中 , 白杨树象征了抗日时期我国北方农民 ,并与中 华民族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民族精神相合。巴金的灯也

5、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 灯里写了三 种灯光,都包含着深邃的象征意义故居大门内亮起的昏暗的灯光 ,是旧家庭、旧社会走向没落、 崩溃的象征。爱尔克的灯光 , 象征旧生活的悲剧和希望的破灭。“我 的心灵的灯光” 象征作者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由此, 我们不难看出 , 托物, 不是随便取一物勉强比附就可奏 效。刘勰说 : “比类虽繁 , 以至切为贵。”“至切” ,就是取物与立意 要相合。否则 ,文章就有牵强附会之嫌。总之, 言志抒情是写景状物的灵魂 , 因此, 我们要善于使客观 景物与主观情志交融在一起 ,使山水含情 , 草木有意。【名篇精段】花事最盛的去处数着西山华庭寺。不到寺门 , 远

6、远就闻见一股 细细的清香 , 直渗进人的心肺。这是梅花 , 有红梅、白梅、绿梅 , 还有 朱砂梅, 一树一树的 , 每一树梅花都是一树诗。白玉兰花有点儿残 , 娇 黄的迎春正当时 ,那一片春色啊 , 比起滇池的水来不知还要深多少倍。究其实这还不是最深的春色。且请看那一树 , 齐着华庭寺的廊 檐一般高 , 油光碧绿的树叶中间托出千百朵重瓣的大花 ,那样红艳 , 每 朵花都像一团烧得正旺的火焰。这就是有名的茶花。不见茶花 , 你是 不容易懂得“春深似海”这句话的的妙处的。杨朔茶花赋 于是大自然出现了惊人的奇迹 , 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倔强的 生命。或者就只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 , 春绿秋黄 , 岁岁

7、枯荣。它们 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 , 因为他们寻找不到足以使草叶变得肥厚的 营养, 它们有的只是三两片长长的细瘦的薄叶 , 那细微和叶脉告知你 生存该是多么艰难 ; 更有的 , 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又自己生长根 须, 只为了少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 , 便自去寻找那不易被觉察到的石 缝。这就是生命。如果这是一种本能 ,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 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 , 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扼制。林希石缝间的生命 我喜欢秋天 曾有许多人问过我“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我总 会毫不犹豫地回答 : “我喜欢秋天 !”我喜欢秋天 ,虽然它没有春天生机勃勃之貌 , 没有夏天姹紫嫣 红之

8、景,也没有冬天银妆素裹之纯 , 但我仍对它情有独钟。 如果说绿是春天的使者 , 红是夏天的色彩 , 白是冬天的打扮 , 那么黄便属于秋天。在送走夏姑娘的同时 , 秋婆婆迈着她那矫健的步 伐向我们走来 ,她的到来 , 使万物脱下了旧衣 ,换上新装。树儿们都脱 下了绿衣裳。 换上了秋婆婆精心缝制的新衣。 花儿都收敛起绽开的笑 容, 鸟儿也都成群结队地飞向南方另一个更加温暖的世界。似乎 一切都显出几分无奈 , 几分孤独 , 几分凄美。过往行人也来去匆匆 , 无 暇观赏两旁风景。这也许是秋天不能受到大众欢迎的原因吧。但让我们把目光从这些令人倍感哀伤的景色中移开 , 移向那 金灿灿的田野。田里的庄稼经过

9、几个月的培养 ,现在已经成熟了 , 这给 人们带来了无可比拟的喜悦。 辛勤工作许久的农民们带着满面的笑容 走向金色的田野 , 收获他们劳动的果实。他们在金色的大海中干得热 火朝天 , 一时间, 春天的生机勃勃 , 夏天的活泼热情 , 秋天的丰收喜悦 全来到了这广阔的田间。 一阵秋风吹过 , “大海”泛起层层浪 , 夹杂着 人们清脆欣慰的笑声。 看着此情此景 , 还有多少人会不喜欢上秋天呢 ? 有时会有一场小雨 , 秋雨小小的柔柔的扑打在人们的脸上 , 凉 凉的。这时 ,人们忘记了一切不幸 , 尽情接受秋雨的洗礼。我喜欢秋天 ,喜欢那萧条的美 , 喜欢那丰收的喜悦 ,喜欢那绵 绵的小雨喜欢它的所

10、有所有。如果现在有人问我 : “一年四季 , 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我会 毫不犹豫地回答 :“我喜欢秋天 !”尽管它并不很出众。点评面对秋天 ,作者有独特的眼光 : 纵然有几分肃杀,有几分萧条 , 但从秋的成熟中 ,从丰收的喜悦里 , 作者读出了美。 作 者巧妙地把对秋的赞美之情 , 融进了对秋景的描绘之中。 人生如萍一池浮萍 , 青青绿绿 , 其中也有点点水色 , 无风时它像一块布平 铺塘面上 ,没有一丝一毫的皱纹 , 又像一块天然的青绿铜镜浮在池中。 其中也有几支树杈直插过池面 , 萍面略显得有些破痕可 是却不能完全划破 ,这之中更显示出了它的生机。杂草和翠鸟也时不 时地打扰着萍面 , 一

11、漾一漾的 , 鱼波纹是不能不出现的 , 使浮萍更显得 拥挤和紧张。狂风大作 , 起皱折的是浮萍 ; 弯身摆头的是杂草 ; 早已无踪影 的是翠鸟 ,皱折只是一刻 , 风稍微小时 ,萍面又恢复了原状。 尔后, 又是 皱折,浮动不定。有时也有鱼儿的“拜访”。风是魔鬼 ,杂草是细菌 , 然而却破坏不了它。风后, 萍面依然是完整的除了少许的杂物。这, 使我不由地想起了文天祥的诗句“身世浮沉雨打萍”。 是 啊,人生又何尝不像浮萍 , 平静的人生里时刻都有风波 ;而风浪又蕴藏着平静的人生。曲折的人生 , 又何尝不是风中生存的浮萍 , 浮萍是为了生根于 水中, 而人是为了在大千世界中生存。坎坎坷坷 ,漫漫人生

12、 ,对着苍天长叹 ,叹已逝人生 ;对黄河咏赞 , 赞黄河雄姿 ; 对着小草低泣 , 泣小草无人知晓 ; 站在高山上高唱 , 唱高 山的威武;对小河低吟,吟小河的涓涓若人生只有浮萍的平静 , 没有狂风 , 那人生就是一杯淡水无味 可言; 若只有小河的自私 , 那人间处处是冷若冰霜 ; 若只有大山的高傲 , 那人间没有无私的爱自己的人生 , 自己的道路 ,都在自己的脚下 , 由自己掌握。人生 ! 浮萍!点评“平静中有风波 , 风浪中有平静”是在写浮萍 , 更是 在写人生。作者将对人生的感悟寄寓在对浮萍的描绘之中 , 这就是托 物言志。【写写练练】课内作文1. 冬天, 小草藏匿了踪迹。你能用独特的眼光去发现小草吗 ? 请以此为题 , 写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2. 寒冬的风 , 许多人是惧怕的。你能发现她的可敬可爱吗? 请以“寒冬, 风也在唱”为题 , 写一篇写景散文。课外练笔1. 以冬天的某一植物为描写对象 , 写一段 300 字左右的借景 抒情的文字。2. 以冬天的某一植物为描写对象 , 写一段 300 字左右的托物 言志的文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