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教学目标制定的几个基本原则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0872576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课教学目标制定的几个基本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体育课教学目标制定的几个基本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体育课教学目标制定的几个基本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体育课教学目标制定的几个基本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体育课教学目标制定的几个基本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课教学目标制定的几个基本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课教学目标制定的几个基本原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育课教学目标制定的几个基本原则 高一体育备课组 摘要:我们应该怎样制订体育教学目标呢?首先,无论是哪个层面的体育教学目标,一般必须遵守“目标在体育教学场景中原则”、“目标包含努力因素原则”、“目标可选择性原则”、“目标依托体育教材”四个基本原则:1目标在体育教学场景中原则:体育教学目标一定是在体育教学场景下实现的,体育教学场景以外的应该不是教学目标既然是教学的目标,那它首先就是在教学中获得的成果,就是教学的指向,如果这个目标不是在体育教学情景下可以获得的,那它应该不是体育教学目标,如果是既可在体育教学情景下也可在其他情景下获得,那它就不一定是体育教学的目标,有可能是其他的目标,如教育的目标、

2、学校体育的目标等等(见表1)因没有教学情景而不能成为目标的例子因没有教学情景而不能成为目标的例子目标中的教学情景例1在陌生的场地进行体育活动和游戏2知道附近的体育场所及其用途分析:这是课标中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目标。因为学校里没有学生陌生的场地,在学校也无法知道附近体育场所的用途,因此这些行为不会在体育的课堂上发生,因此不会成为体育教学的目标在篮球教学比赛中,做到场上奋力拼搏,场下为本队和对手队加油助威,团结友爱,不说风凉话2目标包含努力因素的原则:教学目标中一定具有暗示着学生的努力,不包含努力的行为不是目标所谓目标是要经过努力去达成的东西,是个不能轻易获得的成果,因此,体育教学目标中都一定具

3、有暗示着学生的努力内容,不需要任何努力的行为,不需要任何努力就可以出现的行为不可能是教学的目标,它有可能是一种很自然的行为(见表2)表2因不包含努力的因素而不能成为目标的例子因不包含努力的因素而不能成为目标的例子目标中的努力因素乐于参加各种游戏活动分析:这是课标水平一的运动参与目标。因为几乎所有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都乐于玩游戏,也没有说明是什么游戏,因此电子游戏也在其中,所以任何学生不经努力便可达到。在篮球教学比赛中,做到场上奋力拼搏,场下为本队和对手队加油助威,团结友爱,不说风凉话3目标可选择性原则:教学目标是学生可选择的努力方向的一种,不具有可选择性的必然不成为目标目标,是人选择的达到目的过程

4、中的量标,到达目的不是一个途径,也不是一个量标,好的目标必是多个途径和多个量标中的最合理的一个。但如果不具备这种可选择性,那它就不是目标,而是一种必然的结果,是虚假的目标(见表3)。表3因不具有选择性而不成为目标的例子因不具有选择性而不成为目标的例子目标中的选择性例选择参加有助于获得运动愉快感的体育活动分析:这是课标中心理健康的目标。正常的情况下,学生都会选择参加能获得运动愉快感的体育活动,不会选择不获得愉快感的体育活动的,因而此目标不具选择性,也就不成为目标,只是正常的行为。在篮球教学比赛中,做到场上奋力拼搏(学生可以不拼搏,也可以改为动脑筋),场下为本队和对手队加油(学生可以不为对手加油)

5、助威,团结友爱,不说风凉话(学生可能说风凉话4目标依托体育教材原则:培养的教学目标应依托在某个教材的学习上体育教学的目标,不能等同于教育的目标,不能等同于教学的目标,也不能等同于学校体育的目标,更不能等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目标。而这一区别主要体现就在于体育教学的目标是与体育的教材紧密相连的,是依托在体育教材载体之上的意图和努力方向。完全脱离了体育的教材的目标很难与具体教学环节相联系起来,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怎样去实现,因此是很难成为一个能指导体育教学工作的目标的(见表4)。表4因脱离了体育教材载体而不成为目标的例子因脱离了体育教材载体而不成为目标的例子目标中的体育教材1乐于参加各种游戏活动2自觉地

6、表现出为他人创设良好心理环境的意愿和行为分析:这是课标中的运动参与和心理健康的目标。乐于参加各种游戏活动可以在各个学科的课堂实现、如文字游戏、数字游戏等智力游戏,这个目标是什么目标很不清楚;自觉地表现出为他人创设良好心理环境的意愿和行为就更是如此。在篮球教学比赛中,做到场上奋力拼搏,场下为本队和对手队加油助威,团结友爱,不说风凉话。五、在写体育教学目标时要注意:目标中一般具有“课题”“条件”和“标准”三个要素体育教学的单元和课时目标,特别是运动技术单元和课时的教学要求有具体而清晰体育教学过程,因此也就要求层次更加明确的目标。体育教学目标有着它固定的要素,也就有着其写法的规范。例如,我们在运动技

7、术教学目标中只写了“学习单手投篮”,就是一个不清晰也不完整的目标,既不具体也无法用它来检验目标是否实现。看到“学习单手投篮”这个目标,我们只能判断学生“是学习了单手投篮”和教师“是教了单手投篮”,换句话说,只要教师教了、学生学了单手投篮,这个目标就算是达成了,但学了几次?学生学会了没有?都没有写进这个目标中,因此说这样的目标是“管教不管会”的、是不完整的、也是不能指导体育教学实践的。那么,什么是体育教学目标的要素呢?美国著名体育教学论专家西登拓朴认为:具有指导性的体育教学目标应该包括“达成什么样的课题”“在什么条件下达成课题”“用什么标准来评价”三个内容,我们可以把这三个内容理解为运动技术教学

8、目标的要素,在制订体育教学目标时要予以考虑,并尽量有所表述。1课题(目标中要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课题是一个要学生学习的动作,其中包含了运动的技术,如“排球的垫球”就是课题。往往,体育教师在制订目标时往往比较容易找到“课题”,这是目标的主要内容,虽然很重要但还不够,还要接着订出这个课题的“条件”和“标准”,这个目标才能变得具体起来。2条件(目标是在什么条件下完成的):条件决定了目标实现的难度。我们的考虑运动技术的目标难度时,可利用目标中条件因素来进行调整,例如同样是排球的垫球,条件变化了目标的难度也变了。如:条件A:自己抛出后将球垫出;条件B:接垫同伴在3米外柔和的抛球;条件C:接垫同伴隔网抛

9、来的球;条件D:接垫同伴隔网发过来的球。3标准(目标实现与否的评价标准):标准也是改变目标难度的一个因素,同样是“接垫同们隔网发过来的球”,就可以通过改变标准来调整目标的难度,如:标准A:垫出的球要达到2.4米的高度,并落到本方场地中;标准B:垫出的球要达到3米的高度并落到本方场地的前半场;标准C:垫出的球要达到4.5米的高度,并落到本场的前左方规定的范围内。根据上述体育教学目标中“课题”、“条件”、“标准”三个要素,我们就可以形成体育教学目标的一个比较明确的范式(见表5)表5体育课堂教学目标有“课题”、“条件”、“标准”三个要素的范例目标课题条件标准手持球、踢球5次中有4次超过27米踢球手持

10、球5次中有4次超过27米与同组同伴一起,找到三种以上快速向后移动的方法寻找快速向后移动方法与同组同伴一起商量找到三种以上不同的方法能在水中睁眼正确数出相隔1米左右同伴伸出的手指睁眼数数潜在水中面对相隔1米左右同伴伸出的手指正确地数出在向前向后跑动中,都能准确地把球传给同伴,不走步跑动中传球向前、向后跑动中正确传给同伴并不走步能够识别图中所有网球场地上的标志和设施,并用网球的术语准确地说出名称识别网球场标志和设施并说出名称图中的标志和设施用网球术语准确地说出所有的名称老师在对全班讲解和示范时,注意听讲,认真观察,不讲话认真听讲和观察,不说话教师讲解和示范时任何时候都做到离墙3.6米的线后站立,做

11、8次连续托球,每次命中墙上3米高处的某个目标朝目标托球站在离墙3.6米的线后,朝墙上3米高的目标托球8次连续托球,并命中目标在游泳池边,做到不跑,不和同学打闹。不跑和不打闹游泳池边坚决做到六、让我们不断研究和练习如何判断教学目标的好与差,练习定出更具体和更有操作性的目标当我们了解了制订体育教学目标的要领和三个基本要素后我们就可以订出较为清晰和完整的目标了,我们可以根据本文上面的建议做一些练习予以理解和巩固。表6是从一些观摩课中找出一些教学目标的例子,它们都不太明确,也在许多方面违反了制订体育教学目标的原则,也没有反映体育教学目标中“课题”、“条件”、“标准”三个因素,对此本文作出了分析并根据这

12、个目标的本意和实际的需要进行了修正,供大家作为练习和研究时参考。表6对不清晰不完整体育教学目标的分析与修改不清晰不完整的体育课堂教学目标例分析对这个课堂教学目标的修改1、运动参与:让学生积极参加合作跑的学习,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具有积极练习跑的态度和行为。2、运动技能:通过学生活动各种合作跑,使100%年学生得到锻炼。3、身体健康:通过学生在合作跑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身体机能得到全面的锻炼,以及让学生学会勇敢顽强和团结上进的合作精神。4、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体会玩的乐趣。5、社会适应: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他人合作完成活动的意识,可以让学生养成团结进取的品质。1、把课堂教学目标机械地按5个领域划分开来有割裂之感;2、目标太多,明显超出课堂教学的承载能力;3、大部分的目标抽象而空泛;4、大部分的目标违反了本文在前面论述的目标原则;5、大部分的目标没有反映“课题”、“条件”、“标准”三个因素通过预备的多种趣味合作跑练习达到以下教学和教育效果:(1)提高学生在“集体合作”复杂条件下的奔跑技能,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2)让学生寻找合作跑技巧并有所进步使学生体验到合作跑的成功与乐趣;(3)提醒学生在练习中注意同伴奔跑的特点和能力,互相照顾、互相配合着赢得胜利。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