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训练:溶解度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0872575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7.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训练:溶解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考点训练:溶解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考点训练:溶解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考点训练:溶解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考点训练:溶解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训练:溶解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3讲溶解度考点直击1. 理解溶解度的概念,能利用溶解度比较各物质的 溶解能力大小;2. 能熟练识读溶解度曲线,运用溶解度曲线解决实 际问题。典题例释例1.(09娄底)石图是a、b、曲线。由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在 tC时,a的溶解度等于c的溶解度B. 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C. a的饱和溶液从t2C降温至tiC时变为不饱和溶 液D. 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 纯a解析:在溶解度曲线中,交点表示的意义是“相同 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由高 温降到低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为低温下的饱和 溶液;如果两种易溶混合物,通过降降温结

2、晶的办 法能把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那种物质提纯出来。答案:C考点训练1. (09常州)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不同溶质的 溶液同时蒸发掉10g水,并冷却到TC时,分别析 出2g甲和3g乙物质(均不带结晶水),则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A. TC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B. T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C. T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小于乙D. 将析出晶体后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混合后 (甲、乙不反应),溶液仍饱和2. (09湛江)某同学发现含KNO3和NaCl都接近饱和 的热溶液,在降到室温时不析出NaCl是因为A. NaCl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B. NaCl溶解度比KNO3大C. NaCl

3、溶解度在室温下更大D. NaCl的化学性质不活泼3. (09广州)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冷却或加入硝酸钾固体都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 钾溶液达到饱和B. 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出现白色斑迹,是因为 水分蒸发后盐分结晶析出C. 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根据气体溶解度变化规 律,贮存时要阴凉密封D. 氯化钠在20C时溶解度是36g,则100g的氯化钠 溶液中含有氯化钠36g4.5.6.7.8.(09泉州)下图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在冬天 气温为5。时配制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在夏天气 温为38C时(水的蒸发忽略不计),不可能出现 的情况是 溶 0.20 解 0.15 度 0.10 /g 0.

4、05020406080100 CA.溶液变浑浊B.溶液变为不饱和C.溶液质量变小D.溶质质量分数变小(09茂名)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如右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 使用降温法可使M从饱和的水溶液中析出C. 在50C与60C之间.M在水中的溶解度大致相等D. 在10C时,将30g物质M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质量为130g(09福州)根据图4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 而增大B. tC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 溶解度相同C. 将t2C时的硝酸钾饱和溶 液降温到t1C,有晶体析出D. t? C时,80g硝酸钾溶于 100g水中

5、可制得饱和溶液 (09金华)如图是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 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tC时,A、B、C三种物 质中: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B. P点表示t C时B、C两 oT 七温度花 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相等C. 一定温度时,要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 饱和溶液,可采取增加溶质的方法D. 20C时,给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不 考虑溶剂的蒸发),有晶体析出的是A物质(09烟台)根据石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f溶解皿/甲(A)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乙(B)t C时,甲物质的饱和七广;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工 !-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 L I t温

6、成(.(0将/时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C时都会析出晶体(D)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冷却热!l04050| 1计:37.0K/j:lii619E5.511: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9. (09泰安)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溶sA. 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卜B. tC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I ! I -C. 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D. 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0. (09黔东南)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是一种 (填物质类别)。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

7、, 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2)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实验室常用过滤的方法 除去水中悬浮的杂质,过滤需要用到的仪器和用品 有(填序号)。带铁圈的铁架台酒精灯漏斗玻璃 棒量筒烧杯滤纸利用蒸发原理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仅从 中选择仪器不能完成实验室蒸发食盐水的实验,还 需要的仪器是。11. (09广东)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60 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g。(2)在30C时,10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go(3)欲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晶体,应采取 方法。(4)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范围是go12. (09广东

8、)Na2CO3俗称纯碱,是一种白色粉末, 可以跟CO2和H2O反应生成NaHCO3,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Na2CO3与稀盐酸反应放出CO2,但实验室却不用 这个反应制备CO2,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已知Na2CO3的溶解度比 NaHCO3大,那么在饱和的Na2CO3溶液中连续通 人CO2,可观察到的现象是13. (09六盘水)下列数据是硝酸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02040608013.331.663.911016920C时,向100g水中加人31. 6g硝酸钾,充分溶 解后得到(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0C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硝酸钾,若使硝酸钾完全溶解,可以采用的方法是o

9、如图所示,小烧杯中盛放的是上述中所得硝酸钾溶液,若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 大烧杯中的水中,不断搅拌,则小烧 杯中一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的是(填字母)。A. 冰 B .氢氧化钠 C.硝酸按D.干冰 E.生石灰通 操作可将上述中析出硝酸钾晶体与硝酸钾溶液分离。(2)等质量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40C降到10C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3)若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此时对应的温度范围在之间;(4)右图中能表示KCl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b”) 15.(09常州)(9分)以下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实施的从硝酸钾、氯化钠、氯化 钾的混合物(其中氯化钠和 氯化钾的质量和小于总质 量的3%)中分离出硝酸钾 的实验步

10、骤:(三种物质的 溶解度曲线见右图)I .用托盘天平称得样品的总质量为87.5g;II .配制成80C左右的饱和溶液;III. 将热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20C )后进行过滤,并用少量水洗涤23次;IV. 取出过滤器中的固体,干燥后分装。请回答以下问题:(1)用天平称取87.5g样品时,砝码应放在天平的_ 盘;(2)某同学发现,无论将称量物还是砝码放置于托盘中时,天平均不发生偏转,原因是A. 天平未放置于水平桌面上B. 天平没有调零C. 托盘下的垫圈未取下D. 游码未归零(3)将这些样品制成80C左右的热饱和溶液,约需水(填序号);A. 12.5mL B. 50 mL C. 100 mL D.

11、112.5mL(4)该实验中,玻璃棒除了用于搅拌和引流外,还用 于;(5)步骤I中,只能用少量水洗涤固体的原因是(6)过滤并洗涤后,氯化钾存在于 中;(7 )如果实验中热饱和溶液未完全冷却至室温就进行过滤将会影响晶体的产量,理由是。16. (09湖州)图1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 C时,分别将20克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加人到盛有NaNO2、NaCl各5.0g于两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 10mL水(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用玻璃棒 充分搅拌后观察。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可行_(填“可 行”或“不可行”)。该小组其他同学又设计出与小明不同的实验方案,并获得成功。你认为该方案可能是 (只填写一种

12、方案并简单叙述)。19. (09肇庆)右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2100克水的两个烧杯中,恰好完全溶解,升温到t2C 时出现图2所示的现象。则t C时烧杯中甲物质溶 液的质量是克。ip17. (09苏州)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完成下列 问题。(1)A点所示溶液为某温度下氯化钠的(选填“饱 和”或“不饱和”)溶液。(2)将B点所示的溶液升高温度到40C(忽略水的蒸发),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将一(选填“变大”或“变小” 或“不变”)。(3)B点代表20 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0g,若将满足B点指标的溶液恒温蒸发10g水,会有 g氯化钠晶体折出。18. (09连云港)NaNO (亚

13、硝酸钠)、NaCl和物质M (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4-1所示,请根 据图像和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请回答:(1)40C时硫酸钠的 溶解度为 g, 此时它比氯化铵的 溶解度 (填:“大”或“小”)。(2)当把氯化铵和硫 酸钠的混合饱和溶 液从50C降到20溶60解度50/g403020 3040506070温度/ C20C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20.(09宜昌)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曲线。(1)30C时,甲的溶解度乙的溶解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要使饱和的甲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只填一种);(3)在20C时,把甲、乙各10g固体分别加入到两个 盛有50g

14、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所得甲溶液为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若将温度都升高到2(1) t2 C时,NaNO、NaCl和M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 顺序是稀盐酸某饱和溶液30C,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10C时,向12%的100g甲溶液中加水60g,可得到甲溶液g,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如图所示,当往试管中加入5mL稀盐酸时,试管 内立刻产生大量气泡,同时放热使烧杯中饱和溶液 变浑浊(不考虑水分蒸发)。请判断:该饱和溶液 中的溶质是NaNO2、NaCl和M中的。(3)分别将NaNO、NaCl和M的饱和溶液从t C降温到t1c时,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 顺序是。(4)NaNO有毒,其外观和咸味与食盐很相似,因此要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