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森)第一课导学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0871402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祥森)第一课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孟祥森)第一课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孟祥森)第一课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孟祥森)第一课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孟祥森)第一课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孟祥森)第一课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祥森)第一课导学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向往公平(一)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努力培养合理真切的社会公平感和为维护社会公平做自己的贡献。2、能力目标:对社会稳定需要公平的理解能力。3、知识目标:正确认识公平问题、公平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关系。(二)、学习重点: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三)学习难点:如何看待社会上种种不公平现象。课前预习案自学课本完成以下问题:1、想一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公平的?有哪些现象是不公平的?2、填一填: 青少年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平等参与的机会有: 为了维护社会公平,我们现在能够承担的社会责任有: 怎样才能做到不损害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03、找一找: 公平的含义是什么?

2、 公平对社会的稳定有什么作用? 青少年怎样为维护社会公平做贡献?课堂探究案一、故事激趣:李伟是班里的宣传委员,一次学校组织板报比赛,班主任让李伟负责此事他表示一定完成任务。放学后,他却说自己有事,把工作推给其他同学一走了之。其他同学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板报评比一等奖,李伟因此获得了优秀宣传委员的称号受到表彰。提出问题:你认为李伟受到表彰共平吗?为什么?板书:我们向往公平二、小组同学相互检查预习情况。三、合作探究,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小组间进行比赛)探究一:(对每一个同学的回答,老师注意加以肯定和表扬)1、写出在班级生活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你认为公平或者不公平的事。2、议题1:公平的含义各组分得的

3、题目:一个公平的事例,一个不公平的事例。议题:到底公平是怎样产生的?什么是公平?3、议题2:合作中需要公平提出议题:刚才在小组的讨论中同学们表现的很好,能够积极地完成了任务,也就是说任务的完成离不开每一个同学,现在想一想,你在学习小组中的表现怎样?老师和小组给你评价是什么?你觉得公平吗?以后你又是怎样做的?(也可以结合平时)探究二:公平的作用材料一:温家宝总理在三峡库区视察工作时,帮助重庆市云阳县农民熊徳明追讨工钱的事情发生后,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百日维权”热潮。在重庆,从2003年12月9日至2004年3月11日,共偿付拖欠农民工工资4.84亿元,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在全国,还有许

4、多没有领到早就应该到手的血汗钱,清欠工作还在继续材料二:今年8月1日晚10时许,在某服饰城搞拆除的唐某等4人,与总包工头郭某见面,目的是为了结算一笔5000元的工资尾款。协商期间,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不久,一伙不明身份的人冲了进来,对罗某等人进行砍杀。向郭某追讨工资的唐海平(株洲县人)因4处要害刀伤,在医院抢救两小时后死亡;其余3人,罗某左胸被刀刺伤,造成失血性休克,被送往医院抢救后才保住性命;陈某等两人身体多部位被刀砍伤。另一名协调的中间人王某也被砍伤。1、议一议:材料二这件极不公平的事件,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危害?2、温家宝总理帮助农民工追讨工资对维护社会的稳定有什么重要意义?3、作为社会的

5、一员,我们怎样为维护社会公平做出自己的贡献?四、跟踪训练,迁移应用1、辨析:公平是国家社会的事情,与我们青少年根本没有关系。2、材料1:2006年我国政府在西部农村地区实行“两免一补”政策。2007年我国在中部和东部地区全面实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政策。材料2:国家规定:对外地农民工子女免收借读费。材料3:国家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助学贷款,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1、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你知道我国现阶段教育上还存在着哪些不公平现象?2、谈谈我国在教育公平方面还做了哪些工作?结合实例谈谈这样做的意义。五)请你小结,归航点贝。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课后拓展案我班在班级管理中还存在哪些不

6、公平的行为?这些行为对于班级建设有什么影响?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友情连接:一、社会公平三大原则:1、机会均等原则。2、按贡献(包括劳动价值,生产要素方面的贡献)分配原则。3、补偿原则。二、利益分配公正利益分配公正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既要追求“共同富裕”,又不能搞“平均主义”既要创造人人平等的机会,又要给社会弱势群体一定的社会补偿;既要承认社会差别,又要求差别必须合理。这充分反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同时,又体现了合情与合理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公正精神。三、促进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应解决好的两个问题:1、高度重视公平正义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主义公平放到

7、更加突出的位置上。2、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科学的公平观,切实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的社会危害:2004年8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建设部副部长黄卫指出,当前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建筑市场健康发展和社会经济秩序,而且直接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大事。在回答一名记者的提问时,黄卫特别谈到了清欠工作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他说,建筑行业的农民工有3000多万人,如果拖欠工程款和拖欠工资的面很大,就会直接影响这些人的切身利益。我们已经看到有一些人的利益受到了损害,他们会通过自己的行为来追讨工程款和工资,也出现了一些通过过激行为

8、追讨工资的现象。政府高官如此正面阐述农民工工资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这在以前是十分罕见的,既显示了政府正视矛盾和问题的勇气,也表明拖欠农民工工资危及社会稳定的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严重地步。农民工通过“自己的行为”追讨工资(也包括一些包工头和建筑企业负责人通过“自己的行为”追讨工程款),以及一些人通过“过激行为”追讨工资,这样的事例已经屡见不鲜了。农民工虽然大多文化不高,但他们并非法盲,也知道追讨工资应该可以通过正常的渠道,采取合法的手段,但是日渐严酷的环境一再教育他们,要想通过正常渠道、采取合法手段要回自己的血汗钱,天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万般无奈之际,他们有的跑到高层建筑楼顶威胁要跳楼,

9、有的爬到塔吊顶端威胁要自杀,还有极少数人开始选择暴力和恐怖的方式。他们的行为有的属于违法,有的触犯了刑律,自当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冤有头,债有主”,那些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负有责任的单位和个人,无疑也是把他们“逼”上违法犯罪道路的罪人。如果说农民工的“自己的行为”和“过激行为”扰乱了公共秩序,危害了社会稳定,那么,那些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无疑正是破坏社会稳定的始作俑者。为正义高歌(一)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做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2、能力目标能够辨别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3、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知道正义行为是靠正义制度来保障理解并掌握我们怎样做一个富有正

10、义感的人。(二)重点难点:本课的两个知识点课前预习案自学本课,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想一想:自己的身边哪些行为属于正义行为?哪些行为属于非正义行为?(可以上网搜一搜有关资料)2、填一填:实施(),不做()事情,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正义因()而有保障,没有()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真正的()。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判断的标准不是自己情感的好恶,而是看其是否符合()。3、找一找: 什么是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 怎样做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4、记下预习中不明白的问题,上课师生共同解决。课内探究案一、情景导入,激趣感悟观看视频湖北荆州各界群众自发参加救人溺亡的大学生追悼会。提出问题:为什么大学生的行为能够受

11、到全国人民的赞扬?二、检查预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检)。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学生展示搜集到的身边的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并找其中的一件简要说明。2、探究一:2010年7月7日9时许,原重庆市司法局局长文强被执行注射死刑,54年复杂而荒唐的人生到此终结。九年之前,文强是一个想干事,有较强的业务能力的警官,曾主持侦破过1992年震惊全国的重庆警匪枪战案、1994年新中国第一盗案、2000年重庆抢劫运钞车案、2000年“中国第一刑案”张君案等,在公安界是著名的“打黑英雄”。但由于理想信念垮塌,放松思想改造,是居功自傲,是非不分,滥交“朋友”,收钱就帮忙,帮商人赚钱,帮部下升官,帮黑社会藏垢纳污

12、,最终以被指控犯受贿、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强奸四项罪名判处死刑。7月8日在重庆市委门前,有市民拉出“文强死百姓欢重庆安”的横幅。在重庆市检察院门前,有市民再次放起鞭炮以示庆祝。(1)材料中文强的哪些行为是人民赞扬的(正义行为)?哪些行为是人民谴责的(犯罪行为)?说明理由。(2)结合第一课的有关知识谈谈,市民为什么拉出“文强死百姓欢重庆安”的横幅?(3)文强是一名警官,是正义的化身,为什么他会由一名优秀的警官蜕变成一名社会是罪人?4、小品表演:城市的一角,有一位老大爷正从斑马线上过马路,突然一辆疾驰来的小汽车将其撞到,司机停下车看了看,便疾驶而去,周围的群众迅速围了上去。群

13、众议论纷纷,却没人去救助。被撞老大爷微弱的声音:救救我,救救我群众甲:这个司机真不是人,撞人了,还跑了,不负责任。群众乙:这个老人真可怜,谁认识他,快通知他的家人。众人纷纷说不认识。过了一会儿,一辆路过的出租车司机停下车要想救人。群众甲:好心人,千万不要让他的子女赖上你。出租车司机犹豫了片刻,上车走了。这时有人提醒,赶紧打电话报警呀。群众乙便拨电话边说:大家给我作证,与我可没有一点关系。120赶到了,医生检查了一下说:老人不行了,如果及时送往医院的话,还能保住生命。可是周围的群众沉默了学生讨论:1、你是怎样认识小品中的人物的?(可结合你所知道的现实生活中的例子)2、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样去做?

14、3、材料告诉我们如果人们没有正义感,社会将会变得冷酷无情。结合谈谈作为青少年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是什么?五、达标训练,迁移应用战士徐洪刚在旅途中面对4名持刀歹徒,挺身而出,英勇搏斗,制止了歹徒抢劫钱财、侮辱妇女的不法行为。他在全身被扎14刀、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忍着剧痛追赶逃窜的歹徒,直至昏倒在地。1、徐洪刚叔叔的英雄壮举体现了什么情感和精神?2、结合材料说说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3、请列举出你所知道的附富有正义感的人物典型代表3名,就其中一名谈谈他的事迹。课后拓展案搜集一个关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典型事例,结合第一课的知识,进一步总结出公平和正义两者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