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4单元 18 日食和月食教案3 青岛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0844547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4单元 18 日食和月食教案3 青岛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4单元 18 日食和月食教案3 青岛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年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4单元 18 日食和月食教案3 青岛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年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4单元 18 日食和月食教案3 青岛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年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4单元 18 日食和月食教案3 青岛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4单元 18 日食和月食教案3 青岛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4单元 18 日食和月食教案3 青岛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4单元 18 日食和月食教案3 青岛版目的要求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日食和月食,明白日食和月食的成因。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做日食成因的模拟实验),推理能力(根据日食现象推想日食的成因,根据日食的成因推想月食的成因)。3通过认识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的关系,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天体)是相互联系的、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电灯(瓦数大的)、皮球。2挂图或投影片日偏食、日全食、日全食过程、月食、日食成因示意图、月食成因示意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提问:(1)昼夜现象是怎样形成的?(2)月相变化是怎样形成的?(3)地球、月

2、球、太阳三个天体是怎样相互运动的?2谈话:(1)月球的圆缺变化是在一个月内发生的,可是有时在一个晚上就能看到月球圆缺变化的全过程。你们看过吗?这叫什么现象?(板书“月食”)(2)太阳是否有时也会有圆缺现象?(出示日偏食图)这叫什么现象?(板书“日食”)(3)你见过日食或月食吗?说说当时的情景。3出示日全食过程图,讲解日全食过程,使学生知道日全食要经过“偏食全食偏食复圆”这样一个过程。4谈话:关于日食和月食你有什么问题?5讲述: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日食的成因(1)讲述:我们先来研究日食的成因。(2)谈话:你认为日食可能是怎么回事?日食成因有两种可能:一

3、种是太阳本身在一段时间内变黑了,另一种是太阳的光辉被某种天体挡住了。你认为哪种可能性大?如果是某种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辉,可能是哪个天体?(3)讲述:下面,我们来集中研究一下,到底是哪个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辉。要弄清这个问题,还必须从日食的现象来分析。(4)讨论(出示挂图或投影片日偏食。)日食时,太阳被遮挡的部分边缘是什么样的?(弧形的)这说明什么?(如果学生思考不出,再问“这说明挡光的天体是什么样的?”从而启发学生想到挡光的天体是球形的。)(出示挂图或投影片日全食。)在日食过程中,有时太阳的整个球面都被挡住了,成为黑色,这说明什么?为什么?(如果学生思考不出,再问“这说明挡住太阳光的那个天体,从

4、地球上看有多大?)哪个天体从地球上看有这样大?(从地球上看,只有月球与太阳大小差不多。)出示挂图或投影片日全食过程。)日食时,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从哪边开始,向哪边移动?(总是从西边开始,向东边移动。)这说明什么?(如果学生思考不出,再问“这说明挡光的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运动方向是怎样的?”)哪个天体是这样运动的?(学生只知地球、月球是自西向东运动的。其他行星也是自西向东运动的,但看起来很小,不会挡住太阳。)综合以上分析,你认为可能是哪个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辉?你是怎样想的?(5)讲述: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与日食现象有关系的几个因素都与月球有关系,因此可以推想日食时是月球挡住了太阳的光辉。是不

5、是这样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看一下。(6)学生分组实验:用这盏圆形的电灯当作太阳,用皮球当作月球,以甲同学的头当作地球。甲同学看着太阳,另外一个同学举着“月球”围着“地球”自西向东转动,能看到“月球”的影子吗?让“月球”的影子正好落在甲同学眼睛上,请甲同学说说还能看到“太阳”吗?当“月球”影子离开他的眼睛时,是否重新看到了“太阳”?再做一次,让月球的影子自西向东慢慢掠过甲同学的眼睛,请甲同学说说在这个过程中,他看到“太阳”有什么变化?(会看到“太阳”由圆缺黑缺圆)(这个实验适合分步进行,分步汇报。在小组内,几个同学轮流充当甲,每人都体验一次。如果没有圆形的灯,第步骤可以省略,也可以改用其他方法,

6、例如在黑板上贴一个画的太阳,自己拿着皮球在眼前自右向左慢慢移动,观察“太阳”的形状有什么变化。)(7)讨论:(出示挂图或投影片日食成因示意图。)根据以上研究,参考日食成因示意图,说说日食是怎样形成的?(8)讲解: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的时候,月球的影子就会投在地球上。处在月影里的人,由于被月球挡住了视线,就看不见太阳或只能看见一部分太阳,这就是日食。(9)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空白。(10)提问:日食时是哪个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辉?此时,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地球上所有的人同时都能看到日食吗?(不能)哪个地方的

7、人能看到日食?(只有处在月球影子里的人才能看到日食。)日食为什么总是从太阳的西部开始?为什么过一段时间太阳又复明了?用你自己的话说说,日食是怎样形成的?2指导学生认识月食的成因(1)讲述:下面,我们来研究月食的成因。(2)谈话:你看过月食吗?说说月食时的情景。(3)出示挂图或投影片月全食。(4)讲述:月食要经过“偏食全食偏食复圆”这样一个过程,图中是月全食的情景。(5)讨论:请你根据日食的成因,推想月食是怎么形成的?(6)让学生画出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的相互位置图。(7)出示挂图或投影片月食成因示意图。(8)讲解: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当月球转到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三个天

8、体大致成一条直线时,月球就处在地球的影子里,太阳照在月球上的光被地球挡住了,这时就会发生月食。(9)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空白。(10)提问: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当月球走到什么位置时开始发生月食?(走进地球的影子时。)月食时,是哪个天体挡住了太阳照到月球上的光?用你自己的话说说月食是怎样形成的。3指导学生认识人类对日食和月食的探索讲解:日食和月食现象,自古以来就吸引着人们去研究,我国远在三千年前,就有观测日食的记录,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日食的记录。以前,由于人们不了解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对于日食和月食有各种猜测,其中有不少错误的、迷信的说法;经过多年的探索,

9、人们才认识到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相对运动的结果。现在,人们不仅知道日食、月食的原因,而且已经掌握了日食和月食的规律,能够准确地计算出日食、月食发生的时间和地区。(三)巩固应用1讲述: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日食和月食的成因。2提问:(1)日食是怎样形成的?(2)月食是怎样形成的?3练习:分别画出日食和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的相互位置图。(四)布置作业在墙上贴一个画的太阳,手里拿一个圆形纸片当作月球,做日食实验。研究:当“月球”离眼远近不同时,看到的日食现象是否有什么不同?参考资料1日全食时的景象日全食是自古以来就很使人感兴趣的自然现象。在日食开始时,人们看到太阳圆面的西缘有

10、个黑影逐渐挡住了它,黑影逐渐扩大,太阳变成了月牙形,暗淡的光辉好似黄昏来临一样。接着,太阳全部被遮黑了,日全食发生了。天色突然变黑,犹如夜幕降临,天空中出现了星星,气温迅速下降,鸟雀纷纷归巢,鸡鸭匆忙回窝过了几分钟,太阳的西边缘开始露出一丝亮光,好似清晨来临,同时,鸡鸣雀躁,直到太阳逐渐复明,整个大地再次成为欢腾的世界。2日食和月食的种类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地球和月球的背日方向都有一条长长的影子。影子的主要部分呈圆锥形,叫本影;天体越大,距太阳越远,本影越长。本影的背日方向有另一个圆锥叫伪本影。本影和伪本影的四周是半影。本影得不到太阳的任何光辉。半影得不到太阳的某一部分光辉,而能得到太阳的另一部

11、分光辉。伪本影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半影,它只能得到太阳边缘的光辉,得不到太阳中心部位的光辉。由于月球远远小于地球,因此,任何时候,月球本影只能笼罩地球表面一个很小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整个太阳被遮掩了,这就是日全食。如果当月球距太阳较近,本影不够长,以致同地面接触的不是月球的本影,而是月球的伪本影。在伪本影笼罩的范围内看到的太阳只有中部被遮掩,四周依然光明,这叫做日环食。在日全食或日环食地带的四周,还有一个被月球的半影笼罩的环形地带,在那里看到的太阳,只有一部分被遮掩,呈现残缺的样子,这叫做日偏食。由于地球的本影又宽又长,在月球轨道处,地球本影的宽度约为月球直径的2.7倍,因此月食只有全食和偏食,而

12、没有环食。月球进入地球半影时,肉眼一般觉察不到月球明显变暗,因此月偏食天文台一般不预告。3日食和月食的过程日全食和月全食的全部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偏食、全食、偏食。划分这三个阶段的是四个食相,即初亏、食既、生光和复圆。初亏是偏食的开始,食既是全食的开始,生光是全食的结束,复圆是偏食的结束。此外,在日食过程中,总有这样一刹那:月球中心和太阳中心相距最近。同理,在月食过程中,总有这样一刹那:月球中心和地球本影轴心相距最近。这叫做食甚。4日月食发生的规律日食一定发生在朔(农历初一),月食一定发生在望(农历十五或十六)。由于月球绕地球运转的轨道平面(白道面)和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轨道平面(黄道面)不是

13、重合在一起,而是有一个约59的交角,因此不会每个月都发生日食或月食。只有当朔(新月)或望(满月)出现在黄道和白道的交点附近时,才会发生日食或月食。人们通过长期观测日食或月食,发现了日食或月食的发生有一个规律,按日(或18年11日左右)的周期重新出现。这个周期叫做沙罗周期,是古代巴比伦人所发现.附送:2022年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4单元 19 登上月球教案1 青岛版【教学内容】青岛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登上月球【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中的最后一课,以认识月球的概貌为依托,以信息资料的搜集交流和共享为主要认知手段,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为重点,努力提高学生能够提炼信息加工

14、信息的能力。书中内容展现了学生了解月球探究月球登上月球的科学探索过程,既呵护和保持了学生探究欲望,激发了他们科学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探索未知的能力。【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对月球已经有了大体的了解,知道了月相的成因,通过认识地球、太阳等天体,对于认识月球也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方法迁移和能力储备。【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网上阅读、观察、讨论等认识月球,了解从古至今人类对月球的不断探索及对月球的认识。2、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及空间想象能力。3、在搜集资料中合作,在交流资料中互动,在研究资料中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乐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科学探究中的问题。【教

15、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月球探秘网页、相关文字及图片资料、资料记录表【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归纳总结法【教学过程】一、投石激水,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一轮明月,总会引起无穷遐思,幻想有朝一日能飞上月宫,如今幻想已变为现实,今天就请你做一名月球探险家,登上月球,去探索月球的无穷奥秘,好吗?(板书课题)二、抛砖引玉,提出开放的研究问题1. 马上要登月了(屏幕)你准备带什么去月球呢?(贴:衣服)这些东西该不该带呢?这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关系你的生命呢!让我们用科学知识来解答心中的疑惑吧!关于月球,你想知道什么? 2. 月球蕴藏着无限的奥秘,但一节课时间有限,为了便于同学们了解月球知识,这节课我们主要从月球概貌、探月历程两方面研究(屏幕)请各小组讨论一下你对哪方面最感兴趣,准备用什么方法研究。三、因地制宜,提供开放的探究资料1、瞧!这是什么? 我们了解地球时,地球仪帮助了我们,今天我们探秘月球,为了便于同学们观察,老是呀给每组准备了“月球模型”和月球仪,此外还有一些资料方便同学们查阅。下面请组长来领取相关资料,各组同学在组长的带领下对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研究,并把收获填写到“探月卡”中,时间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