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毕业论文--采区设计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084180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4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毕业论文--采区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毕业论文--采区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毕业论文--采区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毕业论文--采区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毕业论文--采区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毕业论文--采区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毕业论文--采区设计(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 录第一章 采区地质概况第一节 采区概况第二节 地质情况第二章 采区储量与生产能力第一节 采区储量第二节 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第三章 采取方案设计第一节 采煤方法的选择第二节 采区巷道布置第四章采取生产系统第一节 采区运输系统第二节 采区排水系统第三节 采区供电系统第四节 采取通风防尘系统第五节 采区管路系统第六节 采区照明系统摘 要采煤作业规程是煤矿生产基本法律文件,是进行各项工作的依据。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理论上科学严谨。编写前要进行大量的调查、数据收集整理工作,并且反复论证,改动修正要符合实际。既要考虑到整个矿井的运送、供电、通风能力,也要考虑工作面自身的特点。做到科学、可行、安

2、全。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每一采煤工作面在回采前,必须编写作业规程,由矿技术部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会审,报矿总工程师批准。如果情况发生变化,必须及时修改作业规程或补充安全措施,并报矿总工程师批准。”综采煤工作面由于机械、电器设备多,个头大、功率大、摊子大,质量和安全性要求很高。要编制一套符合实际的综采作业规程,比炮采和普采工作面具有更大的难度和严肃性。它是组织生产的基础,是安全生产、高产高效的保证,是综采工作面各项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应包括下列九项内容:(1)采煤工作面范围内的地质构造:煤层结构、厚度、倾角、硬度、品种、可采储量、水文地质、顶底板岩石性质、结构、层节理、强度及分类。各种气体的含量分

3、析。(2)采煤工艺流程:工作面长度,采高,截深的确定、采煤机型号的选择、液压支架的选择;高压电缆的选择;控制台和乳化液泵站的选择;进回风巷道的布置等。(3)顶板管理方法:工作面顶板支护、初次放顶、回柱方法、端头支护、移架方法等。(4)采煤工作面的风压、风速、通风设施、通风监测等及通风系统图。各种气体的抽排办法。(5)运煤、运料的设备核定及其系统运行图(6)供电设施、电缆、设备负荷及供电系统图。(7)照明设施及其布置等管路系统图。(8)安全技术措施、五大灾害防治避灾路线。(9)劳动组织循环图表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采区采煤系统设计指导书一、 说明书编写内容第一章 采区地质概况第一节 地质情况一、

4、地质条件朱集东井田处于黄淮平原的南部,煤系地层被第三、四系松散层所覆盖。区内地层有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第三系和第四系。1.井田构造:井田位于淮南煤田东北部,淮南复向斜的次级褶皱朱集唐集背斜及尚塘耿村集向斜的东段。其构造形态为一轴向NWW的背、向斜,而7勘查线以东区段呈现为向东倾斜的单斜,25勘查线背斜轴部附近两翼地层倾角2545,其它地区地层倾角平缓,一般为310。全井田共发现断层30条。其中有正断层17条,逆断层13条;落差100m的断层6条。落差50100m的断层1条,3050m的断层12条,1030m的断层11条;查明断层25条,基本查明断层4条,查出断层1条;先期开采地段(

5、六二十一线)经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新发现155条断层(正断层135条,逆断层20条),孤立断点24个。落差50m的断层4条。落差3050m的断层2条,1030m的断层20条,10m的断层129条。区内有岩浆岩侵入,以岩床和岩脉形式产出。本井田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二、水文地质条件本井田矿床工程地质条件为中等类型。本井田含水层(组)由新生界松散砂层孔隙水、下第三系砂岩含水层(段)、二叠系砂岩裂隙水(富水性弱,以静储量为主)和石炭系太原组石灰岩岩溶裂隙水组成。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分述如下:1新生界松散层含、隔水(组)井田内新生界松散层两极厚为150.40m394.30m,平均厚为295.92m,自上而下

6、可分为四个含水层(组)和三个隔水层(组),其厚度变化受古地貌形态控制,厚度变化规律是由东向西、从北向南逐渐增厚。局部古地形隆起地段第三隔水层(组)和第四含水层(组)缺失。2基岩含水层(段)(1)下第三系砂砾岩含水层(段)下第三系砂砾岩含水层厚度216.25548.78m,主要分布在井田的北部边界附近,只有4个钻孔揭露,分布范围有限。以紫红色砾岩和各粒级砂岩及砂质泥岩组成,胶结物为泥质及粉砂质。简易水文观测资料表明,泥浆消耗量一般为00.16 m3/h。据邻区抽水资料,q=0.0196 l/s.m,富水性弱,对矿坑充水无直接影响。(2)二叠系砂岩裂隙含水层(段)和隔水层(段)二叠系砂岩裂隙含水层

7、(段):煤系砂岩含水层(段)岩性以中、细砂岩为主,局部为粗砂岩和石英砂岩,分布于煤层、粉砂岩和泥岩之间,岩性厚度变化均较大,除3、5煤顶板上砂岩较稳定外,其余分布均不稳定。依照与主要可采煤层之间的关系和对矿坑充水影响程度的大小,可划分为基岩风化带和13-1、11-2和84-1煤层顶底板3个含水层(段)。基岩风化带的厚度一般为2530m;13-1煤层顶底板砂岩两极厚度2.2525.75m,平均厚度10.70m;11-2煤层顶底板砂岩两极厚度为1.9534.10m,平均厚度为12.87m, 84-1煤层顶底板砂岩两极厚度11.9065.59m,平均厚度39.63m;抽水试验结果均表明富水性弱。二叠

8、系主要隔水层(段):各主要可采煤层顶底板砂岩含水层之间均有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和煤层等隔水岩石分布,阻隔砂岩水之间的水力联系。 (3)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组)太原组第一层灰岩距3煤层底板平均间距32.30m ,天然状态下无水力联系。以开采标高-970m 来计算,水头压力约9.74MPa。已超过3煤层下隔水层(组)岩石的抗压强度。特别是受断层的影响,3煤层与灰岩之间隔水层(组)间距变小或与灰岩对口,有可能对煤系砂岩进行补给和造成灰岩突水,但是由于该井田3煤层分布范围较小,不做开采煤层,所以不会发生煤层底板突水。3断层的富水性及导水性本勘探区煤系内断层带含水性弱,导水性差。但在切割坚硬脆性

9、岩层地段,将会造成围岩裂隙发育,特别是灰岩与煤岩层对口部位是突水的主要诱发因素。3煤底板突水,往往是以抗压强度薄弱的断层带为突破口进入矿坑,一般由渗水现象逐渐增大到股流涌出。综上所述:本井田新生界下部含水层、二叠系砂岩裂隙含水层和石炭系太原组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组)对井下开采影响较大。但因新生界下部含水层(组)与可采煤层露头接触很少或不接触,本区在留设防水(砂)煤柱条件下,为间接充水含水层,而3煤层分布范围较小,不做开采煤层,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煤层底板突水。因此开采4-117-1煤层为裂隙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井的正常涌水量为267m3/h,最大涌水量为387m3/h。考虑井筒淋水、

10、井下洒水、防火灌浆等因素,因此矿井的正常涌水量取342m3/h,最大涌水量取462m3/h。太灰岩溶裂隙含水层的突水量为1152m3/h。三、瓦斯 煤层 煤尘13-1煤层:瓦斯含量为0.0515.21m3/t,东一采区平均瓦斯含量为5.69m3/t,西一采区平均瓦斯含量为3.59m3/t。11-2煤层:瓦斯含量为013.50m3/t,东一采区平均瓦斯含量为5.41m3/t,西一采区平均瓦斯含量为3.12m3/t,本矿井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设计。本井田16-2、11-1、8、7-2、6、5-2、5-1、4-2、3煤层为自燃煤层,13-1、11-2、4-1煤层为容易自燃自燃煤层。各可采煤层均有煤尘爆

11、炸危险。根据已有测温资料,本井田地温梯度1.73.8/百米,平均为2.83/ hm;-906m水平平均温度41.7,-985m水平平均温度为43.70;属二级高温区。四、采区煤层及顶底板特征本采区13-1煤层为黑色,块状为主,次之为粉末状,沥青光泽,以镜煤和亮煤为主,属光亮型煤。 1.伪顶为泥岩灰黑色,致密、性脆夹薄层粉砂岩,局部呈互层状,水平纹理。2.直接顶为粉砂岩,其灰色致密水平缓波状层理,见大量的植物残片。3.基本顶为细砂岩浅深灰色主要成分为石英、次之是长石及暗色矿物,夹泥质条带,硅质胶结,缓波状层理;4.底板为泥岩深灰色,致密,偶见植物化石,底部夹薄层粉砂。第二章 采区地质概况第一节

12、采区的位置1.煤层的赋存情况本井田共含煤28层,煤层总厚28.58m。其中可采煤层共有13层,分别为3、4-1、4-2、5-1、5-2、6、7-2、8、11-1、11-2、13-1、16-2、17-1煤层,平均总厚为21.58m。13-1、11-2、8、5-1和4-1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平均总厚12.80m。本井田范围内共查明煤炭资源/储量(111b+122b+333)947177kt,矿井工业资源/储量819282kt,设计资源/储量744937kt,设计可采储量462618kt。其中-970m以浅可采储量199819kt,约占矿井设计可采储量的43.2%。2煤层、煤质煤层:本区二叠系山西组

13、、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为含煤地层,揭露厚度649.95799.10m,平均厚730.83m,含煤28层,总厚28.58m,含煤系数为3.91%。其中含3、4-1、4-2、5-1、5-2、6、7-2、8、11-1、11-2、13-1、16-2、17-1等13层为可采煤层,平均可采总厚21.58m,占煤层总厚的75.54%, 13层可采煤层中,稳定煤层1层,总厚度4.00m,占可采煤层的18.50%,较稳定煤层5层,总厚度9.91m,占可采煤层的45.92%。稳定、较稳定煤6层,总厚13.91m,占可采煤层的64.46%。现自下而上对主采煤层分述如下:4-1煤层:位于第二含煤段下部,煤厚05.9

14、5m,平均厚3.13m,可采区一般煤厚34m,煤层结构简单。属大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煤层顶、底板以泥岩为主,少数为砂质泥岩、粉、细砂岩。5-1煤层:位于第二含煤段中下部,煤厚04.07m,平均厚1.36m,可采区一般煤厚1.202.00m,煤层结构简单。属大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煤层顶、底板以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少数为粉、细砂岩。8煤:位于第二含煤段上部,煤厚05.77m,平均厚2.99m,可采区一般煤厚23m,结构简单。属大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煤层顶、底板以泥岩为主,局部为砂质泥岩、粉、细砂岩。11-2煤:位于第三含煤段中部,煤厚02.02m,平均1.32m,可采区一般煤厚11.50m,结构简

15、单。属大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煤层顶、底板以泥岩为主,少数为粉、细砂岩。13-1煤层:位于第四含煤段中部,煤厚0.776.43m,平均厚4.00m,可采区一般煤厚3.404.50m,结构简单。属全区可采的稳定煤层。煤层顶、底板以泥岩为主,少数为砂质泥岩、粉、细砂岩。煤质:本区各可采煤层以中低变质的气煤为主,1/3焦煤次之。各煤层为中灰、中高高挥发分、特低低硫、特低低磷、特低氯、一级含砷煤;较高软化温度灰和较高流动温度灰、结渣、结污指数均为低等;中高热值、强粘结性、中等结焦性富油高油煤(13-1煤层为高油煤);可选性为易选极难选,以极难选煤为主。其洗精煤是较为理想的炼焦配煤,洗中煤或原煤可作为动力用煤。第二节 采区与地表的关系采区距地表-925米,地表主要为平原、部分洼地。地物有农田、部分为村庄,公路。无重要铁路、建筑物和河流。井下开采对地面的情况影响主要为塌陷,造成耕地损失,部分农户房屋受损。第三节 采区的基本情况本工作面是一次采全高综采工作面。工作面走向长2700m,倾斜长240m,平均采煤厚度4.00m,此工作面南为1311工作面采空区,东为1319工作面,西为1315工作面。地面标高为843-857,井下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