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2山地的形成层级演练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0839037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一号】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2山地的形成层级演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名师一号】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2山地的形成层级演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名师一号】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2山地的形成层级演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名师一号】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2山地的形成层级演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名师一号】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2山地的形成层级演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名师一号】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2山地的形成层级演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一号】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2山地的形成层级演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版地理精品资料 2019.4【名师一号】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2山地的形成层级演练 下图是关于地质构造形成的演示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甲、乙地质构造分别是()A褶皱、断层 B断层、褶皱C背斜、断层 D向斜、断层2甲、乙地质构造产生的原因是()A内力作用 B外力作用C内、外力共同作用 D内、外力先后作用12.解析第1题,甲为水平岩层受到挤压发生弯曲变形,属于褶皱;乙是受到压力后发生断裂错位,为断层。第2题,褶皱与断层均是内力作用的结果。答案1.A2.A(2014舟山模拟)读我国某局部地区地层剖面图,分析回答34题。3图示地区出露地表的各岩层的新老关系为()A自西向东由老到新B自东向西

2、由老到新C自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D自A向B由老到新4图中长腰山是()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B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D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34.解析图中显示A处为谷地,依据图中岩层的弯曲特点,判断此处为背斜,出露地表的岩层的新老关系应是由背斜顶部向两侧由老变新。长腰山处为向斜,因槽部坚实不易被侵蚀而形成向斜山,岩层的新老关系为中心新两翼老。答案3.D4.B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答56题。5图中公路沿线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最高点出现在()A甲 B乙C丙 D丁6图中公路规划方案中能反映出山区公路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是()尽可能避开居民点在

3、山谷中应尽量避开陡坡在陡坡段增加“之”字状弯曲尽可能避免跨越河流A BC D56.解析第5题,由图中等高线的分布规律及公路线路走向可知,丙地海拔最高,在500600 m,甲、乙、丁三地均在500 m以下。第6题,图中的公路规划方案,反映出山区公路建设,在山谷中穿过应尽量避开陡坡,在陡坡段采用“之”字状弯曲的办法。答案5.C6.B某地质考察队对下图区域进行地质研究,在K1、K2、K3、K4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在该水平面处K2、K3取得相同的石灰岩,K1、K4取得相同的砂岩,且石灰岩的年代比砂岩老。读图回答78题。7A处属于()A背斜成谷 B背斜成山C向斜成谷 D向斜成山8若在K2处钻30

4、 m到达该水平面则在K4处钻至该水平面最可能的深度是()A35 m B55 mC65 m D75 m78.解析第7题,从等高线的分布看,A处地处河谷地带;从地质钻探的结果看,由A处向左右两侧,岩石年龄分布特点是中部较老,两侧较新,说明此处的地质构造为背斜,综合判断A处属于背斜成谷。第8题,依据等高线的分布状况,可知图示的等高距为10米,K2与K4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差约在10米到30米之间,题中显示K2的钻探深度是30米,要到达该水平面,因此在K4处的钻探深度应是40米到60米之间。答案7.A8.B 1(2013广东文综)下图为某地实景图。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A搬运作用 B风化作用C

5、变质作用 D地壳运动解析从图中岩层的弯曲状况可知,该地实景图所示地质构造为向斜,向斜是由内力作用中的地壳运动形成的,故选项D正确。答案D2(2012山东文综)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判断可推知,甲地层(沉积岩)最先沉积,因内力作用而褶皱变形,形成背斜构造,在外力作用下其表层遭受侵蚀,之后地层下沉,接受沉积形成沉积岩,然后才有岩浆活动,形成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故选项D正确。答案D3(2011广东文综)读“某

6、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A断层、向斜、背斜B断层、背斜、向斜C向斜、断层、背斜 D背斜、向斜、断层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图示信息的判读能力。断层是岩层沿断层面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背斜是岩层向上拱起,向斜是岩层向下弯曲。乙处岩层向上拱起,丙处岩层向下弯曲,则乙处为背斜,丙处为向斜,甲处岩层沿断层面有相对运动,故甲处为断层。答案B(2011江苏地理)某同学骑自行车自甲地向乙地持续行进,进行野外地理考察。该同学利用手持GPS接收机每间隔60秒自动记录一次位置。图1是考察线路地质剖面图,图2是GPS所记录的位置分布图。读图,回答45题。4图1

7、中、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A向斜、背斜和断层 B断层、向斜和背斜C背斜、向斜和断层 D背斜、断层和向斜5与图2相对应的是图1中的()Aa图 Bb图Cc图 Dd图45.解析第4题,判断地质构造要从岩层的弯曲状况、新老关系和连续性等方面着手,若中间老、两翼新则为背斜,若中间新、两翼老则为向斜,若岩层断裂并发生错位则为断层。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处分别为背斜、向斜和断层。第5题,该同学骑自行车行进路程与地形关系密切,由GPS接收机记录的位置分布图得出,从甲地到乙地该同学骑自行车开始速度大,接着一段时间是匀速行进,然后速度由快变慢,可推知开始速度大是下坡、接着匀速是地形平坦、最后由快变慢是地形由缓变陡且是上坡,故为d图。答案4.C5.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