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教学案语文版必修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0836524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教学案语文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教学案语文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教学案语文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教学案语文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教学案语文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教学案语文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教学案语文版必修(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13课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本课话题淡泊名利一、从课本中积累“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销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幹、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主人公处身于烦恼之流,却能在污浊与痛苦中获得生命的灵魂升华。他身处穷厄而不苟于世,洁身自守,以一颗纯洁无染的素心,消解烦恼,摆脱了羁绊,滚滚红尘中永葆淡泊名利之情操。二、从历史中积累掬一捧月色,凝成暗夜的菊香;引两袖清风,拂醒南山的曙光;穿过东篱的栏栅,他认清斗米中的混浊;背负荷月的草锄,他遗

2、忘沾露后的衣裳;踏着落英缤纷,他寻觅桃源梦境;追着尧舜足迹,他隐匿南山菊影。没了罗绮华服,他披起霞光织就的布衣更显高贵;没了香车宝马,他踩着泪光延伸的路途更觉舒畅。他曾在满朝文武钩心斗角的风口浪尖,舞着一曲对名利地位的淡泊,以坚守的步伐,踏出清高的旋律,遗万世以芬芳。他曾在世俗纷乱歌舞升平的纸醉金迷里,舞着一曲对荣华享乐的淡泊,以轻蔑的步伐,踏出桀骜的旋律,遗万世以芬芳。陶渊明,用人生舞一曲淡泊,在进退间遗万世芬芳。三、从名言中积累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2少欲则心静,心静则事简。薛宣3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

3、渊明5不以誉喜,不以毁怒。海瑞一、作者简介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王禹偁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北宋诗人、散文家。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不久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作品:代表作村行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唐河店妪传,著有小畜集小畜外集五代史阙文。二、背景回放本文写在王禹偁第二次贬官期间。公元997年,刚即位的宋真宗把王禹偁

4、召回京师,从而结束了他的第一次贬谪生涯。但是,王禹偁依旧直言敢谏,不畏权贵,与宰相张齐贤、李沆产生了深刻矛盾。时隔一年,正当千家万户送旧迎新、京城内外爆竹声声的大年三十,王禹偁再一次“拜受”了贬官诏令。第二年暮春三月,他怀着无限怅恨离开开封。公元999年的中秋佳节,身在湖北黄州的王禹偁,眼望着溶溶月色,禁不住千思万虑涌上心头,奋笔写下了此文,表达了他遭贬之后恬淡自适的生活态度和庄重自持的思想情操。三、相关知识记记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叙事、写景、状物的成分居多,而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操与抱负,或阐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观点。记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也可以记

5、器物建筑,因此又称“杂记”。在写法上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寓情于事、景、物之中;一类是由事、景、物之中自然生出情理,而常以“卒章显志”的方式表现出来。一、通假字雉堞圮毁,蓁莽荒秽通“榛”二、古今异义1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古义:山光水色今义:江河和山岭,多用来指国家或国家的政权2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古义:志向相同今义:人们惯用的彼此之间的称呼或为共同理想、事业而奋斗的人,特指同一政党的成员3庶斯楼之不朽也古义:不会朽坏、不会倒塌今义:永不磨灭(多用于抽象事物)三、一词多义1素2胜3比4然四、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

6、密雪,有碎玉声在夏天;在冬天2名词作动词(1)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下雨,降下骤雨;下雪,飘着雪花(2)宜鼓琴,琴调虚畅 弹奏(3)宜围棋,子声丁丁然 下围棋(二)形容词的活用形容词作动词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破开(三)动词的活用动词作名词止于贮妓女,藏歌舞擅长歌舞的人五、文言句式(一)判断句1皆竹楼之所助也 (“也”表判断)2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非”表否定判断)3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也”表判断)(二)省略句1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 (“用”后省略“之”)2未知明年又在何处(“明年”后省略主语“吾”)3丁酉,又入西掖 (“又”前省略主语“吾”)(三)被

7、动句自翰林出滁上(无被动标志的被动句,出,被贬到)(四)定语后置句1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在现代汉语中的语序为“因作二间小楼”)2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在现代汉语中的语序为“手执一卷周易”)本文从黄州用竹瓦建屋说起,写登楼远眺,写楼中“六宜”,写谪居情怀,着墨不浓,却情韵淡远,朴实感人。文章把廉价省工的竹楼写得情趣盎然,极力渲染豁达自适的谪居之乐,也隐含了作者宦途失意的情怀。阅读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回答后面的问题。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叙写作者谪居竹楼乐趣的一组是()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焚香默坐,销

8、遣世虑ABC D解析:选C写小楼的构造,写作者的穿戴。2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简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本文从黄冈用竹瓦建屋说起,写登楼远眺,写楼中六宜,写谪居情怀,着墨不浓,情韵淡远,朴实感人。B文章以自家竹楼与齐云、落星、井幹、丽谯等王侯贵族的豪华台阁相比较,表现了对荒淫奢侈生活的鄙视和自己高雅俊洁的人生态度。C篇末由竹工的话引出自己仕途屡遭贬黜的经历和对前途的忧虑,抒发了内心的愤懑和不平。D本文写竹楼实以写人明志,把廉价省工的竹楼写得情趣盎然,文中极力渲染了豁达自适的谪居之乐。解析:选D除表达豁达自适的谪居之乐外,还隐含了宦途失意的情怀。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9、()A作者在文中通过反复渲染和描写,把竹楼诗意化,以表现谪居的乐趣和自己随缘自适的情致。B文中虽含有一般封建士大夫消极落后的思想情调,但主要的是表露了作者对于自己屡遭打击的激愤和不平。C本文用谪居的乐趣,作为对屡遭贬谪的一种“反抗”,抒发了作者内心不满现实的思想情绪。D文章笔调轻快而又含蓄蕴藉,直抒胸臆,多用排比,巧于渲染,意境清幽,富于诗味。解析:选DD项,“直抒胸臆”的说法不恰当,文中作者并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1巧妙的构思全文以竹楼为线索,写新建竹楼之因,写竹楼的视听之美,写竹楼的闲居之乐,写竹楼含风雅文人之韵,写自己对竹楼的祝愿各段紧扣竹楼,由浅入深,由叙到议,由现象到本质,逐层

10、展开,点明题旨。除此明线,还有一条暗线,就是“竹”的影子,这个影子,就是作者“竹”的高洁志向,“竹”的高尚气节。这种构思使全文首尾圆合,言简意赅,立意高远。2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文中写景状物皆有所指,所有景语皆情语。在写景状物之中,作者随缘自适的襟怀、高洁不俗的品质、仕途失意的隐忧、执着诚挚的希冀得以点染,含蓄而深刻。3衬托和反衬文中以黄冈竹楼,比屋皆然,皆因省工省钱,衬托“我”建竹楼另有其乐。又以天下名楼反衬“我”之竹楼,表达作者鸿鹄之志;以达官显贵藏垢纳污之乐,为“我”所不齿,表达作者高洁的志向;最后又以竹楼之易朽,衬托自己的奔走不暇,流露“人不如竹”的感慨。考点对接辨识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阅读

11、文言文,往往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句子,比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疑问句、否定句等,由于它们在句式上各具特色,句法上各有特点,被统称为古文中的特殊句式。而省略句则是其中之一,并且高考中对省略句的考查频率较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何为省略句?一般说来,省略句即指句子中应有的或不可缺少的成分,在一定的条件下未出现以求表达简洁的现象。这种现象尽管古今都有,不过,文言文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省略。如“未知明年又在何处”一句中在“明年”后省略了主语“吾”。(湖南高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魏略曰: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

12、,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

13、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臣松之以为亮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则非亮先诣备,明矣。虽闻见异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以上是裴松之为三国志诸葛亮传所作的一条注文。三国志,中华书局简体字版)题目: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译文: (2)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译文: (3)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译文: 解析:本题涉及对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固定句式和省略句的考查。(1)“旧”,形容词用作名词,旧交;第一个“以”,因为;第二个“以”,把;“诸生”是古今异义词,一般书生。“以诸生意待之”为省略句,省略主语“刘备”。(2)“及”,动词,比得上,后面省略代词“之”,即曹操,需补出;“待”,动词,对待;“得无乎”是固定句式,译为“恐怕吧”。(3)“乖背”,动词,背离;“是”,代词,这;“良”,副词,确实、果然。“然乖背至是”为省略句,省略了“彼此”。参考答案:(1)刘备与诸葛亮不是旧交,又因为他年纪轻,(刘备)把他当作一般书生看待。(2)如今都比不上(曹操),而且将军的部众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