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教学反思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0836520 上传时间:2024-03-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钓鱼》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钓鱼》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钓鱼》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钓鱼》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钓鱼》教学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钓鱼教学反思钓鱼一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回忆了作者在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在父亲的教育下,“我”把鲈鱼放回湖里,并从中获得终身启示的事。说明只要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钓到大鱼放鱼回湖得到启示。最后一部分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对深奥的富含哲理的课文,要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体验。在执教这节课时,我重点抓住了人物心情的变化这条线索,来贯穿整篇课文。重点处理了启示部分,深入浅出地突破了难点。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学生通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便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框架,然后根据主要内容进行质疑。有了疑问学

2、习课文便有了目的和动力。二、品读课文,体会心情。这节课我抓住人物心情的变化,先从钓到鱼后的“得意”,引出作者钓到了一条大鲈鱼,重点处理了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将表现鱼大的句子分析的比较透彻,为后面“我”不想放鱼,以及和父亲的争辩铺垫好了感情基调。抓住“得意”一词,能够提纲挈领,辐射全段,将默读勾画、扣词品读、朗读融为一体。学生读出了感情,读出了味道。在执教本课时,我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在引导学生体会“我”的心理活动时,我鼓励学生在有关的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进而在师生的交流、讨论中完善体验。可以看出,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例如对“可是再也不能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这句话

3、的理解,学生体会到了难受、伤心、委屈等,这些都是很有见解的体验。再引导学生就“我”和“父亲”还会怎样争辩,进行想象续说时,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然后水到渠成地引出父亲要“我”把到手的大鲈鱼放掉,态度那么坚决,是不喜欢这条大鲈鱼吗?他做得对不对?也是抓住主要词句感悟,体会父亲对“我”的严格的道德教育。这里理解透彻了,课文有关启示部分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三、获得启示,明白道理。“我”从钓鱼中得到什么启示?这个问题是本文的重难点。在处理时我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在生活中会遇到哪些诱惑?将难懂的文字深入浅出地变为实际中的事例,学生便有话可说,而且说得精彩,简简单单地解决了难点问题。四、

4、拓展练习,提升情感。为了加深学生对“启示”的理解,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用自己亲身经历的具体的例子,来聊聊自己遇到了哪些诱惑,面对诱惑又是如何抉择的?让学生受到深刻思想道德教育。上完课,我反思自己的教学,发现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在感受儿子的心理变化时,我分析儿子在月光下乞求父亲和依依不舍放鱼的心理活动体会不够深刻,可以让学 生发挥想象思考他可能在心理想什么?会对父亲说些什么?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明白:道德实践起来却很难!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说会遇到的诱惑,学生列举的 事例特别有限,比如说过马路不闯红灯,捡到钱要交。我在心里努力想让他们多说点其他的,可是因为我没有及时引导,如果我说:你想想在将来的生活中,你还可 能遇到其他的诱惑吗?我想答案肯定是丰富的。在以后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好好反思,争取一次比一次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