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异常现象及相应对策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0833387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活性污泥异常现象及相应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活性污泥异常现象及相应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活性污泥异常现象及相应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活性污泥异常现象及相应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活性污泥异常现象及相应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活性污泥异常现象及相应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性污泥异常现象及相应对策(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活性污泥异常现象及相应对策活性污泥异常现象相当多, 由于活性污泥不正常之可能因素相当多,茲列举重要之异常现象并逐一步讨论如下,以作为操作控制之參考。区分异常之现象原因对策备注变色变异活性污泥腐敗调节DO,排泥正常活性污泥 為灰褐色褐 色变白發生絲狀菌(1) 污泥呈灰黑 色, BOD 低(2) 淡棕色,不 能沉降或上升,BOD高(1) 污泥老化(2) a污泥未成熟 b水力負荷過高 c設備不正常(1) 增加排泥(2) a增加迴流污泥 b調整或減低c檢查溢流堰整流設 備是否正常,調整之上澄液中有細小顆粒膨化(1) 活性污泥變 白,不調和狀(2) 沉澱、分離 性不良、不壓密(3) SVI 在 200

2、以上(4) 活性污泥由 沉澱池溢出,處 理水水質不良(1) 污泥抽除不足致 絲狀菌異常繁殖(2) 下述原因致絲狀 困異常繁殖a曝氣量不足b MLSS濃度過高或過低c流入水BOD過高 d流入水含有害物質?e pH降低(1) 排泥(2) 探究左列原因擬 訂對策,為提早恢復 正常可採下列措施a投入凝聚劑(硫酸 錳、氯化亞鐵、粘土、 矽藻土等) b添加氯鹽、次氯酸 鈉、矽藻土等 c添加過氧化氫以顯微鏡確認 其原因為(1) 或。若為 原因(2)以 其恢復較遲, 有時甚至需更 換污泥。上浮污泥浮於沉澱 池上面流出(1) 脫氮現象(2) 活性污泥之腐敗(3) 膨化(4) 解體(5) 沉澱池的缺陷(底 部、刮

3、泥機等)(6) 流量變化太大(1) a控制曝氣風量 b增加迴流污泥量、 排泥參照第7項參照第3項參照第6項(5) 沉澱池改造、調整(6) 設置流量調整槽(1) 時pH下 降上浮污泥附 著氣泡(2) 發生於尖 峰流量混濁處理水懸浮物 濃度高,水色混 濁(1)Protozoa 增殖,毒 性物質流入無Protozoa ,主 要為F/M過高(3)過份曝氣(1) 預先處理控制(2) 減少流量或增加 迴流污泥(3) 減少送風量通常為暫時 性,原因去除 即可恢復解體污泥被破壞成 微細的膠羽現 象(1) 過份曝氣a曝氣時間過長過份 氧化之狀態b BOD負荷過低(2) 特定微生物異常(1) 控制曝氣量,增加 流

4、入水量使負荷適 當。(2) 增加迴流污泥量(3) 管制有害物質流(2)之特定微 生物為Amoeba ,小型鞭毛蟲等繁殖(3) 有害物質流入(4) 機械性的破損入(4)減少攪拌強度腐敗污泥發生腐敗, 變黑及不快臭 氣(1) 氧量不足a曝氣量不足b曝氣設備故障或停 電(2) 沉澱池內長期貯 積污泥(3) 曝氣槽、沉澱池之 構造有缺陷(1) 停止污水流入,增 加曝氣依恢復程度調 節流入水量(2) 增加迴流污泥量, 加強排泥(3) 改善構造物停止曝氣在夏 天1天、冬天 2天以上就發 生腐敗發泡曝氣槽顯著發 泡(1) 廢水基質之原因(2) 一般清潔劑多量 流入(1) 提高MLSS濃度操作(2) 添加消泡

5、劑(3) 設置消泡設備異常pHpH下降(1) 進行硝化(2) 混入酸性物質(1) a維持適當MLSS濃度b控制曝氣量(放風、 分批曝氣等)c增加迴流污泥量(2) 管制流入水水質多量固體物流失,但污泥正常正常污泥,但就 BOD負荷言,因 MLSS偏高,致產生老化污泥。詳下表 2 所示。現象原因鑑別對策最終沉澱池:細小膠羽 流出溢流堰。污泥毯深 達1/4水深,水面上呈 現浮渣操作過程中F/M偏低 或BSRT偏長,亦即 固體物濃度太高(1) 污泥停留時間(BSRT )太長或F/M 太低 SV30試 驗:a. 上澄液有固體物而 言混濁b. 沉降快速(2) 沉降污泥濃度增加 且超過正常的臨界值(1)降低

6、 固體物濃 度,增加 活性污泥 的排棄量曝氣池:水面有厚黑色 的泡沫(1) 攝氧率(RR)比正 常值MLSS低負荷過 高(2) 檢驗放流水硝酸鹽 濃度超過100mg/l(2) 是否發生硝化作用(3) 是否有土壤絲菌屬見問 題與對策4降低BSRT 或(3)檢驗曝氣槽泡沫層 中土壤絲菌屬(Nocandia )濃度污泥齡多量固體物流失,污泥不正常超量的泡沫和污泥無法正常沉降,同時固體物濃度過低;詳下表3所示現象原因鑑別對策部份固體物流 失1. 可能由於短 暫性有機物的 超量負荷所引 起2. 可能由於短 暫或意外的超 量排泥所引起1. 檢查固體物濃度和F/M 比, F/M很可能過 高,放流水的BOD和

7、SS增加2. 檢查排棄率並比較固 體物濃度。檢查污泥泵油 送量是否改變1. 見問題對策52. 降低污泥排棄率並使 固體物濃度上升以便控 制,回復正常的操作曝氣槽被一層 厚且白的泡沫 所覆盍,取終 沉澱池表面上 有翻騰的膠羽操作時F/M太咼,就有口 能發生檢視固體物濃度和F/M 比,下列之試驗可顯示 為:(1)SV 30 :T假若都沉降的話,沉降 率太慢污泥無法壓密污泥顏色呈淡棕到白 色之間RR比正常值還高, RAS濃度過低無法提供 處理系統足夠微生物量。 最終沉澱池DO趨近於 零,放流水的SS接近 於MLSS值。降低F/M比(1)降低排棄污泥 依曝氣槽DO適當的增 加空氣量,這約需七天的 時間

8、可達改善效果。由於 固體物增加沉降率可加 快。迴流污泥濃度增加而 RR趨向於正常。SV 30 與RR試驗應每小時做 一次;MLSS和迴流污 泥之SS每八小時一次, 直到情況改善為止,如需 要的話,可噴灑消泡劑。 加消化過後的污泥到曝 氣槽中可增加負荷率。另 增加利用另一最終沉澱 池以增加停留時間。水力超負荷現象原因r鑑別對策污泥正常一MLSS迴流污泥及排棄 污泥值均正常,MLSS溢流入放 流水中大雨降低延時(亦 即曝氣槽停留時 間不足)導致不完 全代謝和最終沉 澱池沉降時間不SV 30、 RR 和 SS 試驗。當處理廠流量 超過設計尖峰流量時 產生超負荷,可檢核 設計數據並比較流量(1)當氣象

9、預報要下 雨時開始增加固體物 濃度,停止或降低排 棄污泥並且增加迴流 污泥足計的讀數假若可行的話,增 加另一個沉澱池或導 入調整槽污泥正常但MLSS溢流出堰外使用二個或二個 以上最終沉澱池 時產生不均勻流 量分佈若有安裝流量計時每 一個最終沉澱池的流 量計都要檢查,並且 檢查迴流污泥流量(1) 計算正確流量(2) 調整最終沉澱池 入口設施構造(3) 調整迴流污泥泵最終沉澱池溢流 堰流量不均勻堰不均勻導致發 生短流情形依實際情況而定需要時應調整溢流堰污泥上升現象原因鑑別對策在最終沉澱池水 面有暗棕色,到黑 色的懸浮腐臭污 泥排除污 泥不足 而產牛 腐臭污 泥污泥沉降停留時間 過長致分解產生 CO

10、 2氣體附著於 污泥上增加RAS,縮短污泥在沉澱池的 停留時間有過量曝氣或脫 硝污泥,略呈淡棕 色之正常污泥,但 有硬塊存在過量曝 氣或脫 硝作用檢查放流水中硝酸 鹽濃度,若超過10mg/l可能發生脫硝作用混合液pH值降 低,需氮量上升表 示有脫硝作用停用T暴氣槽以縮短曝氣延時,降 低硝化作用。或藉增加排棄污泥以 降低MLSS濃度,本法可增加有 機負荷並停止脫硝作用超量有機負荷問題操作不當引起之現象對策(1)流量未改 變,但有機負 荷增加,如處 理廠排入工業 廢水立即增加需要空氣量,迴流污泥 之品質不佳而含有食物和有機 體。微生物之代謝屬早期而無法 利用新食物。增加空氣量與污泥迴流率,降低 排

11、棄率,以維持F/M或增加代 謝的時間:a. 若為完全混合式,則增加曝氣 器數目b. 若為接觸穩定法則以增加接 觸時間及降低穩定步驟:減少負 荷。(2)水力負荷 與有機負荷均 超量縮短時,再加第(1)項的情況可能時增加停留時間,否則增加 總固體物。應考慮水力與程序不 正常對水流水質之影響。(3)含有毒性活有機體急劇而瞬間減少或生物在正確校正控制之前,應先分析物質的工業廢 水間歇排水完全被殺死,或處理廠放流水對 承受水體有害。鑑定工業放流之情況,可用下列 方法校正:a. 稀釋和增長延時以適應廢污: 用在可氧化機負荷狀況b. 當負荷有毒性物時,將廢水予 以繞流C.採用分離另行處理之方法d.加強既有規

12、定之管制防止再 發生(4)整體有機 負荷由某一型 態改變為另一 型態且為高濃 度負荷無法提供足夠的微生物代謝食物 或產生其他不適應的微生物。改變為污泥再曝氣式或接觸穩定 法,以便配合新基質和負荷率。膨化現象處理對策(1)膨化現象初期可由 30分鐘沉降試驗及顯微鏡觀察確認。(2)膨化現象之處置對策(3) 膨化現象有效控制後, 處理水質可恢復往常水準;亦可由30分鐘沉降 試驗及顯微鏡觀察確認。活性污泥膨化之處置對策上,基本上可分為暫時性、較長時間性及永久性等三種,以下分別說明之:A. 暫時性之處置對策(A )添加化學氧化劑(B)添加無機性之混凝劑(C )增大污泥迴流量及廢棄污泥量B. 較長時之處置對策(A )調節供給氧氣量(B)供給必須之營養劑(C)調整系統之食微比C. 永久性之處置對策(A )曝氣池採用栓塞流(plug flow )型)曝氣系統(B)在系統中加入缺氧段( an oxic zones )( C )採用多段分隔式( multi-stage and multi-compartmen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