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光学之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应用(压轴题)物理压轴题全揭秘精品(解析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0829498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光学之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应用(压轴题)物理压轴题全揭秘精品(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光学之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应用(压轴题)物理压轴题全揭秘精品(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光学之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应用(压轴题)物理压轴题全揭秘精品(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光学之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应用(压轴题)物理压轴题全揭秘精品(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光学之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应用(压轴题)物理压轴题全揭秘精品(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光学之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应用(压轴题)物理压轴题全揭秘精品(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光学之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应用(压轴题)物理压轴题全揭秘精品(解析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1.(2014盐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A一定小于l 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答案】A考点:凸透镜焦距的测量2.(2014铁岭)(3分)如图,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摄像机是根据物体放在a点时成像情况制成的B 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b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同C 投影仪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成像情况制成的D 正常使用放大镜与物体放在d点时成像情况相同【答案】ACD【解析】试题分析:物体放

2、在a点,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或摄像机,选项A符合题意;物体在b点时,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而人的眼睛与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像情况相似,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物体放在c点,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选项C符合题意;物体放在d点,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选项D符合题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3.(2014赤峰)在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女航天员王亚平制造了一个小水球,我们看到了她在水球中的“倒影”,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 “倒影”不能成在光屏上C 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D 若王亚平距水球变远,

3、“倒影”会变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王亚平在水球中的“倒影”,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是光通过小水球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选项A错误; “倒影”是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故现象B错误;水球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因此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倒影”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物距大于两倍焦距,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故选项C正确;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小的特点,当王亚平向后远离“水球”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即“倒影”会变小,故选项D错误考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4.(2014本溪)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

4、正确的是( )A 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 投影仪成像利用了这一规律C 向右适当移动凸透镜,光屏上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 向右适当移动蜡烛,光屏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AB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物距u大小正倒虚实像距v应用u2f缩小倒立实像2fvf照相机u=2f等大倒立实像v=2f2fuf放大倒立实像v2f放映机、幻灯机、投影机u=f不成像uu虚像在物体同侧 放大镜如图,物距小于像距,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故AB正确;向右适当移动凸透镜,物距增大,像距变小,像变小,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向右适当移动蜡烛,不可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5、故D错误考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5.(2014娄底)人体,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镜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对比下面对该装置说法错误的是( )A 该摄像镜头相当与凸透镜B 这种镜头可用来矫正近视眼C 这种镜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D 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0cm【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摄像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当U2f时,凸透镜才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距离大于二

6、倍焦距,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0cm;所以故选项ACD正确;近视眼患者将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之前,应利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6.(2014常州)常州河海大学宋迪颖设计的“醒目药瓶”获国际“红点设计概念奖”,该药瓶的瓶盖为凸透镜小明手持瓶盖儿观察要瓶子测面的说明书,调整瓶盖与说明书的距离,看到的情形如图甲、乙、丙所示关于瓶盖与说明书之间的距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图丙最小,图甲最大 B 图甲最小,图丙最大C图丙最小,图乙最大 D 图乙最小,图丙最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

7、虚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图甲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uf,图丙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u2f,因此关于瓶盖与说明书之间的距离,图甲最小,图丙最大。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7.(2014南通)如图所示,凸透镜焦距为f,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同一方向移动距离2f,移动蜡烛的同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始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 ( )A一直变小 B 一直变大 C 先变大后变小 D 先变小后变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图可知,像距大于物距,蜡烛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将蜡烛沿主光轴向同一方向移动距离2f,根据蜡成实像时“物近

8、像远像变大”的特点,物距增大,像距变小,像变小考点: 凸透镜成像特点8.(2014鞍山)关于凸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放大镜,想看到更大的正立的像,应把放大镜靠近被观察物体B使用投影仪,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C摄像头利用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D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视力【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使用放大镜,想看到更大的正立的像,应把放大镜远离被观察物体,A选项说法不准确;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应处于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间,B选项说法不准确;摄像头利用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C选项说法正确,选填C;近视眼对光的会聚能力过强,成

9、像与视网膜前,需佩戴对光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矫正视力,D选项说法不准确。考点:凸透镜成像特点应用9.(2014大庆)下列四幅图中,图文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放大镜是利用凹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B哈哈镜是利用光的反射规律成像的C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D这是矫正近视眼的光路图【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原理制成的,故A错误符合题意;B、哈哈镜是利用光的反射规律,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于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利用凹透镜能

10、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就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光的反射;光的色散;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10.(2014玉林)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先用焦距为l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他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实验,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调节光屏的方法及光屏上像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A光屏靠近透镜移动,像变大 B光屏靠近透镜移动,像变小C.光屏远离透镜移动,像变大 D光屏远离透镜移动,像变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物距为35.0cm,像距为20

11、cm,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后不移动发光体和透镜的距离,此时的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11.(2014绵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5cm,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5cm处,光屏上可承接到烛焰放大、倒立、淸晰的实像,然后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缓慢向凸透镜靠近最终停在距凸透镜20cm处,为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实像,则光屏的移动方向和光屏上所得到像的大小变化分别是()A靠近凸透镜,变大B远离凸透镜,变大C靠近凸透镜,变小D远离凸透镜,变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成实像的过程中,如果将物体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物距减小,像

12、距增大,像变大,所以将蜡烛由25cm处缓慢向凸透镜靠近最终停在距凸透镜20cm处,为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实像,则光屏要远离凸透镜,光屏上所得到像变大了,答案选B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12.(2014常德)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A正确,符合题意;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之外, B错误,不符合题意;C、显微镜的目镜成

13、正立、放大的虚像,C错误,不符合题意;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D错误,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13.(2014包头)如图所示,有一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的位置,它所成像PQ的形状应该是下列图中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圆柱体的右边Q在f和2f之间,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圆柱体的左边P在2f以外,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当uf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右边的像距比左边的像距远,符合要求的只有图B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以及应用14.(2014烟台)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用

14、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都为12cm时,甲、乙、丙三透镜分别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为()Af甲f乙f丙 Bf乙f丙f甲Cf乙f甲f丙 Df丙f乙f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为12cm,即u=12cm时,甲透镜成缩小的实像,说明12cm2f甲,即f甲6cm;乙透镜成放大的虚像,说明12cm12cm;丙成放大的实像,说明2f丙12cmf丙6cm;因此本题答案选B考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15(2013巴中)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置于透镜前30cm处时,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放大清晰的像,现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A无法成像 B呈现正立、放大的像C呈现倒立、放大的像 D呈现倒立、缩小的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知道当物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2倍焦距;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将蜡烛置于透镜前30cm处时,在另一侧的光屏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