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欺凌张洪家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0827248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欺凌张洪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网络欺凌张洪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网络欺凌张洪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网络欺凌张洪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网络欺凌张洪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欺凌张洪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网络欺凌:不可忽视的“隐形”校园暴力张凯 张洪家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1年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到2010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人,其中10-19岁年龄段的网民所占比例27.3%,成为2010年中国互联网第二大用户群体,而在这一群体中大部分是青少年。自从网络普及以来,上网成为青少年学生获取信息、网络购物、结交朋友和联络感情的重要工具。但是,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就像有人所说的那样“如果你爱他,就让他去上网,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让他去上网,因为那里是地狱”,网络在给青少年学生带到

2、积极面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在学校校园里不少喜好欺凌弱小的学生开始将现实生活中的攻击和暴力行为逐渐转向虚拟世界,在网络中恐吓、欺凌和谩骂同学,于是网络欺凌现象开始频繁出现于各大网站、报纸和电视等传媒上。但是,网络欺凌这个“看不见的拳头”对于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而言仍然很陌生,因此本文就网络欺凌的内涵、表现形式、危害和预防进行了相关论述,以期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一、网络欺凌的内涵 传统的欺凌指的是任何故意用肢体和语言去伤害、威胁和孤立他人的行为。校园中常见的欺凌行为包括起绰号、谩骂、羞辱、排斥、动粗、以威逼和恐吓进行强迫、胁迫等。但是随着互联网的

3、发展和普及,网络欺凌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攻击方式在校园中“潜伏”,给学生的身心带来巨大的伤害。所谓网络欺凌是指个人或群体利用网络的便捷性,通过电脑或手机等电子媒介,以电子邮件、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对他人所进行的谩骂、嘲讽、侮辱、威胁、骚扰等人身攻击,从而造成受害者精神和心理创伤。网络欺凌的主体多为青少年,校园于是成为了受其影响最为广泛的场所。在一个国际性的研究(Finkelhor,Mitchell,Wolak,2000)中发现6%的610年级使用因特网的青少年报告说他们在过去已经被烦扰,其中33%的来自于瞬间的信息交流方式,32%的发生在聊天室的信息交换中,还有19%的主要通过电子邮件被欺凌1。

4、近些年来,网络欺凌发生的几率更是越来越高,像来自2007年加拿大的一项研究发现,有25%的学生曾是网络欺凌的受害者,15%的学生利用电子通讯手段欺凌过他人2。二、网络欺凌的表现形式与特征根据网络欺凌实施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七类:情绪失控、网络骚扰、网络盯梢、网络诋毁、网络伪装、披露隐私和在线孤立4。具体表现为:向受害者发送带有嘲笑性的或是威胁性的短信,发送恶意邮件,利用Blog等信息传播媒介擅自发布他人敏感的或是私密的信息,包括他人的个人资料、照片或视频等,在他人的网页上发表恶意攻击的或过分暧昧的信息,将他人的信息资料上传到网上,多为对他人非常重要的资料等,冒充他人散播谣言,故意损毁他人形象

5、,将某人排除在某一聊天室或虚拟社区之外,使之孤立,如拉黑等。一项针对高中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网络欺凌行为在学校外的发生率要高于校内的发生率,网络聊天室、手机彩信、手机短信是高中校园内外最易使用的网络欺凌的途径5。三、网络欺凌的特点与危害(1)隐蔽性强。网络欺凌比现实欺凌具有更高的匿名性。先进的电子技术的支持使得网络欺凌几乎可以匿名使用临时的电子邮件账号,用假名在聊天室交流,运用即时通讯软件、手机短信和其他互联网场地来掩盖自己的身份。由于网络自身匿名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很难确定施害者实施网络欺凌时的具体时间、地点,因此对施害者的行为很难去证实。加之受害者对欺凌事件的隐瞒,更使得对欺凌行为的干预变得

6、困难。有研究证实,大约80%的受害者对欺凌行为选择沉默,他们大多害怕举报后面临更大的报复。(2)影响范围广。网络作为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然而网络的共享性同时也对网络欺凌行为的发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网络的无国界性使得网络欺凌行为的影响范围更广。由于网络的这一本身的特点,网络欺凌逐步演变为全球性的现象,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由此,从本世纪初,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等国家的研究者纷纷对本国青少年网络欺凌的状况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和研究。像美国有关法案就将网络欺凌定义为任何人在跨州或跨国交往中的行为。我国学者李醒东也指出,网络的无边界性和无限受众性是造成网络欺凌

7、事件频发的原因之一。(3)危害性大。网络欺凌不像传统欺凌那样公然明显,它是一种冷暴力(cold violence),一种精神虐待,伤害的是青少年的心灵,而心灵一旦遭受伤害是非常不容易消除的。受害者中普遍存在的“沉默文化”更使得问题变得严峻。网络欺凌所导致的危害主要是因为网络的无国界性导致欺凌行为影响范围更广,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导致欺凌现象更为严重,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使得监控欺凌行为变得困难,被欺者对欺凌事实的隐瞒导致对欺凌行为的干预更为困难。轻微的网络欺凌会造成青少年压力重、紧张、自尊心受挫、失败感,严重的欺凌行为则会导致学生退学、接受心理治疗,甚至自杀。(4)行为的普遍性。据统计,我国25岁以下

8、的青少年网民规模已经达到1.07亿,网民规模接近总体网民规模的半数(50.9%)。青少年网络使用的便宜性,特别是发达富裕地区的青少年记忆接触、使用网络电子通讯器材,使得网络欺凌行为的普遍性大大增强。师艳荣指出,电子通讯产品在中小学生中过早普及,校园网泛滥是网络欺凌产生的重要原因7 。美国校园欺凌的研究者研究结果显示,有近10%的青少年有过被欺凌的现象,而超过17%的人声称在他们的网络生涯中至少遭受过一次欺凌8 。香港有关专家也在2009年开展了针对中学生网络欺凌的调查,结果发现,网络欺凌的整体受害率及参与率,分别为30.9%和17.8%,有18.7%的中学生曾受其害。四、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干预策

9、略要充分认识网络欺凌的危害,研究其形成原因。网络欺凌的形成原因很多,有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也和每个人的人格、当时的情境有关联。青少年时期,由于人格发展尚未完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贪玩和好奇的心理以及做事时不考虑后果,使得很多人在成为施害者的同时也成为了受害者。加之青少年此时是非观念尚不牢固,情绪又极易受外界刺激所影响,他们或许有时并无恶意,但却在无意中造成了对他人心灵的伤害。青少年的攻击性人格以及爱愚弄的性格也使得欺凌行为得以发生。1就青少年自身而言,首先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认真对待网络干扰,一旦遇到严重情形,立即报警。第二,妥善保护好自己的联系信息,切不可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告诉陌生人。第三

10、,如果在网上被骚扰,立即结束上网,并马上告诉父母或其他人。第四,当看到有人在互联网上或是通过手机进行骚扰时,立即主动向学校举报。2. 从学校层面看,要制定反对网络欺凌行为的相关规范条款,对青少年进行网络素养教育,提倡“文明上网”。第一,在学校范围内营造一种反对网络欺凌的氛围,开展一些相关的知识讲座,进行安全教育。第二,教育工作人员,特别是班主任通过专业培训学习网络欺凌的相关知识和解决方法,当学生遭遇网络欺凌时,即时给予学生安慰和支持。第三,加强道德思想建设,打造以“尊重、宽容”为荣,“辱骂、欺凌”为耻的良好风尚。 3. 从父母角度方面,家长首先要主动,当孩子遭受欺凌时,及时给予孩子必要的关怀和

11、关心,而不是批评和谩骂。第二,告诉孩子欺凌的各种形式:暴力伤害、言语恐吓、勒索、取消他人等。第三,掌握一定的网络安全知识,告诉孩子不要泄露自己的私人信息,不能上传自己的照片等。第四,经常留意孩子的上网时间、聊天对象、以及孩子的情绪、行为或身体方面是否出现异常情况。4. 社会层面,应当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从制度上杜绝网络欺凌现象的发生。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是世界各国打击网络欺凌的相对有力的一种措施,也是各国政府一直努力的方向。近几年来,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均已经出台了特别针对网络欺凌的相关法规,美国有议员还建议将欺凌行为列为犯罪。对此,我们首先应当对网络欺凌的各种行为、性质做出比较明确的规定,从而当

12、出现侵权事件时,立即追究其法律责任。参考文献:1 David Finkelhor,Kimberly J. Mitchell,Janis Wolak. Online Victimization: A Report on the Nations YouthP. United States:National Ctr for Missing and Exploited Children,2000.2Qing Li.New bottle but old wine:A research of cyberullying in schools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7

13、(23):17771791.3Ilene R. Berson,Michael J. Berson,and John M. Ferron .Emerging risks of violence in the digital age: Lessons for educators from an online study of adolescent girls in the United StatesJ. Journal of School Violence,2002.6Hinduja,S.,Patchin,J.W.(2007).Offline Consequences of Online Victimization:School Violence and Delinquency.Journal of School Violence,6(3):89- 112.8Hinduja,S.;Patchin,J.W.(2009). Bullying beyond the schoolyard:Preventing and responding to cyber- bullying.Thousand Oaks,CA:Corwin Press.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