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涡阳县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0819038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涡阳县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徽省涡阳县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徽省涡阳县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徽省涡阳县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徽省涡阳县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涡阳县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涡阳县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试题说明:1本卷共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学号和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写在指定位置;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每小题2分,共50分)1.哈佛中国史说,“汉朝把自己装扮成古典文化传统和道德的庇护人,而与汉朝相反,秦始皇曾经尝试毁灭这些文化传统和道德”。秦汉两代截然相反的态度,主要是针对()A法家思想B墨家思想C道家思想D儒家思想2.某校

2、在开展以“先秦诸子百家”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时,小明找到了一些资料并制作成了一个卡片。该卡片内容所涉及的这位思想家可能是()领域表现自然现象大小、多少、高下、远近、重轻、静躁、白黑、寒热、壮老、雌雄、母子、实华、正反、同异社会现象美丑、善恶、强弱、利害、生死、荣辱、愚智、吉凶、兴废、进退、主客、是非、巧拙、公私A. 老子B. 孔子C. 墨子D. 韩非子3.汉武帝派董仲舒弟子吕步舒办理淮南狱案,吕步舒根据春秋断狱,无须奏请朝廷。“既还奏事,上皆是之。”这表明()A儒学统治地位已确立B汉代政治深受儒学影响C汉代社会秩序较混乱D儒家伦理成为日常规范4.故宫天安门外的那对华表上面的蹲兽名“狂”,又名“望

3、君归”,每当君王外出不归,这两只犼就劝诫他回宫。这一设计其实正代表了传统文化力量对于君王言行劝喻式的限制。这与董仲舒的哪一主张相近()A. 君权神授B. 大一统C. 正君心D. 天人感应5.龙被中原先民视作神灵,凤鸟则是楚地的图腾。在屈原的楚辞中出现龙20多次,频率高于凤;离骚文中历述尧舜禹汤、夏桀商纣等华夏人物,无一楚人。这说明()A. 离骚脱离了社会现实B. 诸侯争霸局面的结束C. 此时期南北文化的融合D. 屈原对楚国已经绝望6.“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这描述的中国古代艺术形式是()A. 评书B. 相声C. 戏曲D. 绘画7.有人认为,“篆”代表

4、了远古时期的人们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所以篆字图形犹如天上的星辰;隶书则代表了人开始进入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对大地广袤的思考;而楷书出现的时期就是被认为人类自身开始觉醒的时期。其意在说明( )A中国书法具有天人感应的精神 B字体演变助推了自然科学发展C社会进步推动了人文精神发展 D书法进步须借助对哲学的反思8. 北宋初年振作士风、砥砺名节的代表是范仲淹。他“以天下为己任”,一生三次因谏议而遭贬黜,当时的士大夫认为他一次比一次光荣。据此可知,当时()A鼓励气节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B专制集权不断强化控制舆论C士大夫认同朱熹的“正君心”D儒学复兴运动遭受巨大挫折9.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讲一位老秀之女因其

5、夫病故便欲“寻一条死路,跟着丈夫一处去”。对此,老秀才言:“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留名的事,我难道反阻挡你?”女儿死后,老秀才却心痛不已,“一路看着水色山光,悲悼女儿,凄凄惶惶。”作者此作意在( )A.反映清代社会价值观的改变 B.赞扬老秀之女的道德坚守C.揭露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戕害 D.批判老秀才为名节逼死女儿10.梁启超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为一部“怪书”,它“的确含有民主主义的精神,虽然很幼稚,对于三千年专制政治思想为极大胆的反抗。”黄宗羲思想很幼稚的根本原因是()A. 新经济因素的迟滞与微弱B. 未能跳出传统思想的窠臼C. 缺乏相应的阶级基础D. 未提出未来社会的理想蓝图11.陈旭麓在近

6、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材料中的“一块界碑”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指()A“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B英国通商要求得到满足C中国传统农业向近现代农业转变D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开始12严复的译作天演论既不同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又异于赫胥黎、斯宾塞的人文主义进化学说,而是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生存竞争法则观察和阐释人类行为,并将其直接与国际政治之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相联系。严复此举意在( )A警醒国民变革图强B抨击列强弱肉强食C宣传科

7、学开启民智D倡导革命救亡图存131898年,落第举人王某见京师大学堂有生活津贴,于是报名参加。不料,有人写对联嘲讽他,“孝悌忠信礼义廉,一二三四五六七”,意为“无耻”、“忘(王)八”。王某懊悔“失节”,竟在京师大学堂开学前夜悬梁自尽。王某的悲剧从侧面反映了( )A传统文化良莠并存B“中体西用”思想盛行C维新变法阻力较大D民主革命即将到来14.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提出:“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生则自由亡。”他旨在提倡 ( )A.民主 B.科学 C.新道德 D.新文学15.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

8、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 )A主张国家至上 B批判封建伦理C反对西方民主 D传播马克思主义16“北方吹来十月的风,警醒我们苦兄弟”与这句话直接相关的是( ) A.五四运动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C.毛泽东思想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7.毛泽东在某著作中论述道:“中国革命分为两个历史阶段,而其第一阶段是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是中国革命的新的历史特点。在五四运动以后,虽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继续参加了革命,但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是属于中国资产阶级,而是属于中国无产阶级了。”该论述出自(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新民主主义

9、论C共产党人发刊词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8.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A开始改革开放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古希腊悲剧的主题,大多是讲灾难降临在英雄人物的头上,这往往是神的旨意。然而,这些英雄并不屈服于命运的摆布而奋起抗争。这主要体现了古希腊()A. 同神与命运作斗争的勇气B. 摆脱了对神和自然的膜拜C. 宽松自由的社会文化氛围D. 戏剧题材深受民众的喜爱20古雅典智者学派普高尔吉亚提出:第一,无物存在;第二,

10、如果有某物存在,人也无法认识它;第三,即使可以认识它,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材料主要说明智者学派()A忽视道德对社会发展的作用B其思想带有浓厚理性色彩C以怀疑的态度向传统提出挑战D力图纠正自己的理论缺陷21在11世纪末和12世纪初, 意大利的北部诸城市都先后成立了公社, 这些公社战胜了封建主发展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他们对商业和手工业采取保护的政策, 并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具有世俗倾向的新文化,材料意在说明()A意大利最早出现文艺复兴的原因B文艺复兴出现在意大利的根本原因C城市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的产生D城市的新发展与新文化的相互作用22.马丁路德曾经说过:“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

11、需要第三者。”下面能够体现马丁路德这一宗教思想的是()A. 人是万物的尺度B. 简化宗教仪式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 信仰即可得救23.卢梭和伏尔泰是同时代的人,两个人的思想争论激烈,甚至互相谩骂为敌,但伏尔泰的伟大在于,他虽然对卢梭的作品深恶痛绝,却又愤怒地谴责要把卢梭作品烧毁的瑞士政府。这一现象主要表明伏尔泰()A与卢梭思想存在根本性分歧B坚守言论自由的民主意识C不赞同卢梭改造社会的方案D谴责瑞士政府以避免革命24.有学者在评价一项科学成就时指出:它使人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一次类似牛顿力学定律出现时所带来的划时代变化。这项成就应该是()A.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B. 达

12、尔文的“生物进化论”C. 普朗克的“量子假说”D. 赫胥黎的“人猿同祖说”25.近代以来,牛顿的力学把天上和地上所有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统一起来,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把电、磁、光的运动统一起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把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联系起来等等。这样的科学事实说明,近代物理学()A. 为三次工业革命提供了科学理论B. 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而进步C. 在发展中呈现出连续性和综合性D. 与希科学实验的成果存在密切联系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材料解析題(26题20分,27题20分,28题10分,满分50分)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所谓民本思想,就是重视、承认民众在

13、社会经济、政治、道德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它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具有深刻的人民性和进步性。回首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史,大凡民本思想独树一帜的时候,就会出现政治开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局面:大凡民本思想偃旗息鼓的时候,便是政治黑暗、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百姓生活如火如荼的时候。民本思想不但没有撼动专制政治,反而加固了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君主要实现对全民的统治,就必须建立严密的等级制。君本民末是实实在在的,民贵君贱则是虚幻缥缈的。 -摘编自徐靖诗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及启示等材料二早期的孙中山对“民”的认识,更多的是同情,是重民、爱民与救民。到辛亥革命时期,则实现了由传统的民本思想向近代民主主义的飞跃。中华民国建立后,他主张“建设一世界上最富强最快乐之国家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者”。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重要主张,并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简要评价。(12分)(2)孙中山民主思想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有很大区别,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民主思想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