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欣赏的审美再创造性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0808373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学欣赏的审美再创造性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论文学欣赏的审美再创造性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文学欣赏的审美再创造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学欣赏的审美再创造性(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文学欣赏的审美再创造性(本文转载于 http:/www.daixielunwen.cc)摘要:文学欣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是实现作品审美效果, 读者审美享受的重要环节。再创造立足于作品创作基础之上,填补 了作品空白,丰富了作品内涵。同时,再创造也受到审美主客体的 制约,并非随心所欲。关键字:文学欣赏审美享受再创造活动文学价值是在文学接受中实现的。阅读和欣赏作为两种接受形 式,一般来说,文学欣赏是积极接受。从而构成审美意象,获取审 美享受的精神活动。人对于事物的接受不是简单的复制和照搬,尤 其是借助文字符号表现事物的文学文本,更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想 象空间,使得人们透过文字,完成文学的再创

2、造。文学欣赏同文学阅读都属于文学接受的范畴,但文学阅读只停留 于对字句的意义和理解上,没有融入自己的生活情感和经验,没有 把自己当作审美主体,亦没有把作品当作审美对象;而文学欣赏则 不孤立地阐释字面意思,要“入乎其内”,结合读者自己的生活经 验,知识积累,社会背景来分析,呈现读者自我的反映,并进行艺 术的再创造甚至重构,也便相应地取得了高于文学阅读的审美效果。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此可见,读者 欣赏文学作品结合了切身人生经验来感受、体验和理解文学作品所 表现的生活,感情和艺术形象,而不可能完全按照作品的文本主题 去接受(资料来自:http:/,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也必定 不一样,填充了作品的主题。薛荣的回家一文,描述了“姐姐”带男朋友回家却不受家人 欢迎的情景。有人认为“姐姐”是个“花瓶”,换了多少男朋友, 就把多少带回家;一些人则认为家人的苛刻和固步自封,对工作在 外的姐姐没有包容心;另一些则冷静客观的分析社会背景:城乡疏 离导致“姐姐”“有家不能回”,使她这样的打工妹成了“流浪 者”。读者对于一个情节做出各种丰富的见解,理解深度的不同, 反映了人生阅历,社会背景理解和知识积累的差异。显然超越了一 篇故事的字面意义,情节造成的空间,激发了读者参与的积极性与 创造性,带来了愉悦的审美享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