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遂事故事件报告管理规定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080810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未遂事故事件报告管理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未遂事故事件报告管理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未遂事故事件报告管理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未遂事故事件报告管理规定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未遂事故事件报告管理规定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未遂事故事件报告管理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遂事故事件报告管理规定(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未遂事故管理和事件报告管理规定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为了准确报告、记录和统计各类人员未遂事件,形成对事件原因和预防措施的经验分享,建立公司未遂事件数据库,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当人员伤害事件达到公司事故管理制度规定的事故级别,应严格按该制度相关要求进行上报和调查处理。第三条 事件的报告、记录和统计分析工作必须坚持及时、准确的原则,我公司对事件的报告、安全经验分享实行奖励政策。第四条 本规定适用于某宝发能源科技股份某的各部门、车间。第二章 事件的定义第五条 人员伤害事件是指员工在工作时发生伤害的情况。按轻重程度划分为:损工事件、限工事件、医疗事件、急救箱事件。损工事件:因工作受伤,导致下一工作日

2、无法工作的情况(下一工作日适逢节假日、计划性休息或休假时,应按休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能否正常工作为准)。限工事件:因工作受伤,导致下一工作日只能做其部分工作,或不能工作一个完整班次的情况。医疗事件:需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治疗的伤害事件,并且不影响下一班次的工作。急救(箱)事件:仅需一般性处理,不需其他医疗治理的情况。三、未遂事故、事件的分级第六条未遂事故的定义为:凡因操作不当,维护不周、设备管道在制作、安装过程中存在固有缺陷等各种原因,已构成事故发生条件,足以酿成事故,幸亏及时发现,得到挽救,侥幸未造成严重后果者,称为未遂事故。第七条未遂事故的处理原则,构成未遂事故的条件,必须按事故进行处理,建立

3、未遂事故记录档案,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组织有关人员认真进行事故分析。查清原因,定出防X措施。第八条发生未遂事故的条件时,一般按一下顺序制定防X措施,消除:采用有效办法消除事故条件;预防:通过设备、操作等方面的措施,预防事故条件的发生;减弱:在无法消除的情况下,采用减少危害的措施。第九条按照未遂事故、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将未遂事故、事件划分为重大、较大、一般三级,进行分级管理。第十条凡重点部位、重大危险源,关键设备等存在缺陷,如泄漏,运转设备有异常响声,振动超出设定值,转化合成汽包液位急剧下降且原因不明、重要参数严重偏离工艺指标等属于重大未遂事故事件。第十一条重大未遂事故、事件由公司管理控制

4、,如发生重大安全事件将直接威胁安全生产,岗位应立即向调度汇报,紧急情况有权先停车后报告。当班调度收到情况报告后。应立即命令停机、停车、停产。并将情况向公司领导汇报。第十二条凡可燃气体,压力管道发生泄漏,设备基础下沉、重要的自调装置失灵,联锁失灵,或因操作不当、气体成分变化引起的超温超压等属于较大未遂事故、事件。第十三条较大未遂事故、事件由部门、车间、车间管理控制。接到岗位的事件报告,主管部门、车间的主要负责人应迅速组织人力物力对事件进行处理,采用倒机运行、隔离切断、盲板抽堵、带压密封堵漏等措施消除泄漏,调整指标、恢复正常工况。如不能达到目的,则组织装置停产处理。第十四条凡低压蒸汽系统、水系统、

5、冷凝液管线、非易燃易爆介质的低压设备、管线,设计有备机的小型运转设备,发生的泄漏,运行异常、排放导淋堵塞等情况属于一般未遂事故、事件。第十五条一般未遂事故、事件由车间管理,属于设备问题的填写检修联单,由维修工负责处理,可以倒机处理的先倒机,然后将有问题的设备经工艺处理后交出检修。暂时无法彻底处理的应采取措施防止事件进一步扩大,在事件点挂牌警示,并将情况如实填写在安全事件台账上。待装置停车一并进行处理。第十六条凡因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或操作不当发生的未遂事故、事件,除按规定采取措施外,应对造成事件的责任人和责任单位进行处罚。未遂事故、事件的报告整改第十七条发现人发现未遂事故、事件后,要以口头或书面

6、的形式报告上报值班长、工段长、生产调度、车间。第十八条发现人可直接向安环部、生产部、设备部、工艺部、调度室、生产副总、安环副总、直至总经理进行反映。第十九条接收人接到未遂事故、事件报告后,立即对未遂事故、事件进行核实,能整改的要立即安排整改,不能整改的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防止未遂事故、事件进一步扩大化,并立即逐级汇报。第二十条各单位设立未遂事故、事件台账,对职工发现的未遂事故、事件进行记录。对于发现未遂事故、事件产生的奖励,每月的25日前将奖励汇总,列入到安全投入中。第二十一条事故本身没有截然界线,未遂事故、事件分级管理控制的目的就是防止人身伤害和其他各类事故的发生,所以我们在从事各项工作的过

7、程中、要事先多设想一些危险,把一切、所有未遂事故、事件都当做已经发生的事故来控制、来管理、来考核。这是防止事故真正发生的最有效办法。未遂事故、事件上报激励激励标准第二十二条对于发现一般未遂事故、事件,单位可酌情给予10-50元的奖励。第二十三条对于发现较大未遂事故、事件,根据事故、事件的大小给予50-200元的奖励。第二十四条根据发现的重大未遂事故、事件可能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大小给予200-500元的奖励,隐患重大的可给予重奖。第二十五条明知道本岗位存在未遂事故、事件但未及时报告而由此发生的事故要对责任人严肃处理。奖励程序第二十六条接收单位对所接收的一般未遂事故、事件进行逐一评审,经核实后进行通

8、报表扬,并报企管科给予办理奖励手续。第二十七条对于查出较大以上未遂事故、事件,由公司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评审,根据隐患可能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大小给予相应奖励,全厂通报表扬。第二十八条各单位应积极发动职工查找隐患、提合理化建议并加大奖励力度,由公司安环部对开展发现未遂事故、事件突出的单位进行嘉奖。第二十九条发现的未遂事故、事件在哪个单位,由相关职能部门对其要求进行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验证。本规定自2014年6月1日起执行。附录A人员伤害事件报告调查组成员职务单位专业特长事件发生单位或承包商名称:事件编号:事件调查部门:事件报告时间:受伤员工基本信息某:出生日期:性别:男女住址:联络:聘用日期:工种:

9、从事目前工作年限:事件基本信息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受伤的性质:轻伤重伤受伤部位:救治医院名称:治疗情况简述:医生某:复诊:(是)(否)事件的性质:损工限工医疗急救(箱)目击者:123住址和联络:事件经过描述:事件的原因分析:采取的纠正与预防措施:完成时间:责任人:跟踪验证结果:员工返岗日期:监督人: 时间:审核意见:作业区或上级HSE部门负责人: 时间:事件的附件(参考):1、现场调查材料、图纸、照片2、技术鉴定和试验报告3、物证、人证材料4、直接和间接的损失材料5、事件责任者的自述材料6、医疗部门对受伤人员的诊断书复印件7、发生事件时的工艺条件、操作情况和设计资料未遂事件报告调查组成

10、员职务单位专业特长事件发生单位或承包商名称:事件编号:事件调查部门:事件报告时间:事件当事人或报告人基本信息某:出生日期:性别:男女住址:联络:聘用日期:工种:从事目前工作年限:事件基本信息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目击者:123住址和联络:事件经过描述:事件的原因分析:采取的纠正与预防措施:完成时间:责任人:跟踪验证结果:员工返岗日期:监督人: 时间:审核意见:作业区或上级HSE部门负责人: 时间:事件的附件(参考):1、现场调查材料、图纸、照片2、技术鉴定和试验报告3、物证、人证材料4、直接和间接的损失材料5、事件责任者的自述材料6、发生事件时的工艺条件、操作情况和设计资料附录B事故/事

11、件潜在原因和纠正与预防措施列表原因纠正与预防措施人的因素缺乏工作程序进行安全分析,制定安全工作程序不知道正确的程序提供培训,增加员工获知正确程序的渠道知道程序但未遵守找出未遵守的原因;鼓励员工报告关于程序的问题,如必须修改程序,与员工讨论程序并修改,通知到相关的人员;加强监督因心理或生理原因不能完成工作加强沟通,或必要时按规定调整岗位工作中任务难度大而不能实施重新设定工作任务指标或改变工作程序缺少个人防护装备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不知道需要个人防护装备提供培训知道需要个人防护装备,但不会使用与员工讨论其使用方法,并进行使用练习缺乏应急设施提供必要的应急设施应急设施没有正确地发挥作用建立对应急设

12、施的检查程序;立即修理或更换应急设施不知道如何使用应急设施提供使用应急设施的培训设备和物料质量或条件有缺陷进行检查、维护、修理、更换或者向上级报告;检查质量控制或巡检等工作程序,如有缺陷及时修订设计缺陷改变设计;评审设计管理程序或设备的采购程序;鼓励员工报告设计缺陷或设备的危害未识别出危害提供危害识别培训;加强对施工前危害识别的监督;提供检测条件以检测危害危害性条件未报告与员工讨论危害报告程序,查出原因,鼓励员工报告危害性条件识别了、报告了,但未及时采取措施查明原因;加强监督缺乏设备检查评审设备检维修程序;加强监督检查未能检测出危害评审检查程序,必要时做修改;检查现场人员是否会使用检测设施,必

13、要时进行培训指导;检查检测条件是否满足要求使用不适当的工具或物料提供适当的设备、工具或物料;进行使用代用品中避免危害的培训没有适当的设备、工具或物料提供适当的设备、工具或物料;评审采购程序;预测未来的需求设计时未考虑操作因素改造设备,使之更加适应操作者的能力和局限环境的因素设备或员工的位置缺陷实施工作安全分析;改变位置、方位或设备的放置;改变员工的位置;提供护栏、路障、屏障、警示标志等危险区域评审工作程序;培训员工避免该区域的危害;提供护栏、路障、屏障、警示标志等工作空间不够评审工作场所的需求,必要时改变涉及下述的不安全状态:照明/噪音/空气污染/极端温度/通风/振动/辐射/地面和工作面必要时监测工作条件,将结果与可接受的水平进行比较;进行必要的改变以控制照明、噪声、空气质量、温度、通风、振动和辐射在可接受的X围管理的因素监督人未能发现、阻止或报告危险条件提供培训,改进监督人员在识别和报告危害方面的技能监督人未能发现、阻止或报告违章的现象评审程序;增加监督人员监测频次;加强对监督人员的培训和约束管理人员没有将存在的或可能的危险通知员工加强沟通;评审危害沟通程序,进行必要的修改管理人员没有使员工和监督人对安全负起责任管理人员进行检讨,并对工作场所的每个人,清楚地沟通并确定其安全责任;提供安全培训;采取安全激励措施缺乏对监督人的培训为监督人提供必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